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及意义

时间:2022-06-09 03:38:54

导语: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及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及意义

一、引言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本身安全及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也就是避免让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遭受到各种类型地威胁、破坏与篡改[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武陵山片区也逐渐改变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伴随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呈现。武陵山片区地跨湘、鄂、黔、渝四省市,范围涉及71个县(市、区),总面积约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645万。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回族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片区总人口数的70%[2]。该片区早在2004年,便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提出构建“大武陵经济圈”。2009年,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建设目标提上日程。2010年,新一轮国家战略布署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中再次将其列为全国六个重要区域之一①。2011年,国务院又批复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3],这标志着国家对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其中“加快现代通信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也被提到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上来。随着片区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计算机信息与网络系统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保障各种重要信息资产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资源被非法泄漏、更改和破坏,成为武陵山片区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为深入此题域的研究,本文拟以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为中心,从其存在的困境、发展建言、意义诸多方面加以分析之,以求教学界方家。

二、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滞后的原因

(一)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武陵山片区现有高等职业院校7所,其中湖南吉首市1所(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市1所(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市1所(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恩施市1所(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铜仁市1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黔江区2所(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等[4]。片区内高职院校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信息安全教育起步较晚,对信息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将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系统科学的学校教学计划当中来,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整体较低。笔者在对片区内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实际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仅3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曾经在学校接受过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8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力度不足;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有必要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课题组在湘西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对4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详情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仅28.2%的学生认为目前获取信息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为课堂开展;而认为从学校老师处获得信息安全知识的学生也只有25.1%。可见,职业技术学校对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之低,进而反映了教师没有对这一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教学,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信息安全教育相对缺失。

(二)教学内容的片面性

武陵山片区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对于外界的教育思想反映总体滞后,在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方面没能意识到这是一门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只是在个别课程教材中有简单提及,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网络道德方面的内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有信息安全概念方面的知识,但是它们所占的篇幅并不大,其章节内容见表2。从表2可见,以上诸书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内容甚少,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仅为一章,即第八章《网上文明,遵守网络道德》,《计算机应用基础》(2013版)仅一节,即1.3.1节,而且研究内容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性描述,没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验教学环节相当缺乏,教师在相关课程教学中经常也会忽略或简单带过这部分知识内容,导致了学生无法运用信息安全理论知识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师队伍薄弱

武陵山片区内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从以前的中专、成人进修学校和技校等合并、升格来的,大部分教学任务由原有教师直接顶岗上任,在教学一线教师中,普遍存在着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不熟悉、科研水平较低、实践技能偏差等方面不足,与时展不一致的现象严重,像信息安全这样的新型学科更是缺乏相应专职教师,具体情况见表3。从表3可见,在武陵山片区17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职业院校7所,一位计算机类教师要承担上百人的计算机教学,再加之多为合并院校,教师队伍薄弱可窥豹一斑。如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具备计算机相关专业文凭的教师只有49人,而涉足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教师更是廖廖无几,学院内全日制在籍学生已超过7000余人,这种现状显然无法实现在全院内开展并普及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方面的需求。片区内其他高职院校情况与之类似。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片区内唯一一所国家级示范重点高职院校,其二级学院通信工程学院中虽设有计算机通信专业,据笔者调查,至今仍未开设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课程,专业技能型信息安全教师师资十分紧缺。从上可见,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滞后,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合理的设置信息安全课程,进而加强老师的队伍建设。

三、武陵片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方向

(一)对高职院校学生普及信息安全知识

从上文可见,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滞后,首先得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对此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普及信息安全奠定基础。因此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任务势在必行,片区内高职院校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逐步展开信息安全知识内容的普及教学和素能培养,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大对信息安全相关章节内容的重视程度和考核力度,来促进对学生信息安全基本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任务。因为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这对于信息安全的普及教育来讲是一个非常好地时间切入点。在相关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中,普及内容要明确涉及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能力的培养方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还应该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信息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既要注重增强学生在网络空间的遵法守法意识,也要不断加强学生在虚拟网络交往中自我保护的意识。此外,还得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在校园内积极开设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如开展信息安全法规宣传月活动、利用网络学习小组来自建安全站,经常进行计算机病毒的统计调查等活动,来增加学生获取信息安全知识的途径,扩大学生的教育面,普及信息安全知识。

(二)合理设置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信息安全课程的覆盖范围很广,具有着跨学科特征,在有限地时间当中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将整个信息安全领域全部涵盖到位,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该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在实施对全体学生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特定学科专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教学计划,并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就业市场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接受的相关课程整合,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尽量多听取企业和行业的意见及建议,在市场调查地基础上,就当前社会对于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进行抽样、分析,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同步性,强调专业的取向性、应用的实践性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设置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三)加大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力度

信息安全技术是一门实验性相当强地学科,应该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5],淡化其理论推导的过程,而力求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成果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在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着重加强对实践过程的教学和管理。在实施信息安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比重,以此来提升实践教学的力度。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提问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组织多形式、多目地、多层次地问题,同时安排适当地课堂交流和讨论时间,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还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课程主线,充分利用案例驱动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将信息安全方面的最新领域动态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扩充到教学内容当中去,并布置相应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自觉阅读或上网查找一些信息安全相关文献资料。另外还应该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力度,提升学生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兴趣。为此,首先得尽可能地组建一些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实验室,通过使用虚拟实验系统来完善实验性教学;其次,可以将实验教学过程分解为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搭建一种分层次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最后,尝试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切实加强与市场信息产业部门地合作,为学生创造去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与社会接轨,得到切合工作岗位的实训实习。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如前文言,武陵片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教师队伍落后,然建设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关键是师资。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发展方向,结合片区实际情况,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安全教师队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鼓励现有专业教师多走出去,积极的参加访问学者和访问工程师等培训项目,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加强与高校的学术交流,建立起校内外地人才锻炼、培养基地,可以实行访问工程师等制度,并鼓励教师去计算机企业、软件公司和信息安全相关行业去挂职锻炼,更好地深入到企业中,掌握行业发展地趋势,始终跟随信息安全领域的主流技术,切实提高在职教师地专业视野以及实践教学能力。其二是把行业专家多请进来,通过开设师资培训班,展开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科研管理能力,尽量多培养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师资。此外,还应采取一系列相应政策措施,确保片区内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师资源能够留得住、用得着。比如通过政府和学校切实保证片区高职院校教师的待遇与普通高校相持平,在该片区内设置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教师特殊津贴,设立符合武陵山少数民族片区特征、职业教育特征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以及教师职称(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与考核制度。并在提升职业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魅力的同时,提高职业教育的准入门槛,来吸引更多地优秀大学毕业生,让他们愿意到职业院校工作、任教。另外,还可以实行免学费的“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模式,选择武陵山片区所属的地方高校,如吉首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和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免费的进行定向“双师型”师范生的教育培养,来对片区内高职院校定向定点的输入教育师资资源。

四、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新时期应对严峻信息安全挑战的客观需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网络攻击、非法入侵、挂马等行为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政府、军事、邮电和金融网络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即便已经拥有高性能防火墙靠等安全产品,依然抵挡不住这些黑客对网络和系统的破坏。据统计,几乎每20秒全球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类似于“灰鸽子”的黑色产业链给中国互联网造成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6]。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武陵山片区在信息化基础建设进程中应加大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这是实施区域信息安全建设的基础性前提工作,也是顺应信息时代面临的严峻信息安全挑战的客观需要。

(二)增强片区内高职院校网络道德修养及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对各高校逐年攀升的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数据丢失等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引起地信息安全事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率[7],如没有按照要求来进行有关的安全设置;不遵守相关的规章和制度;违反了规定而共享计算机目录;甚至于不会使用相应信息安全产品等。简而言之,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在信息安全方面意识淡薄造成的。另外,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自由思想文化信息集散处以及社会舆论的放大工具,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来散布谣言、歪理邪说、甚至传播色情信息,学生在遭到各种错误思潮冲击下,难免会造成对一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地迷失。近些年来,在网络曝光下的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都成为了公众所关注地焦点,并进而形成了网络信息的热点,或者进一步升级为社会舆论风暴,这些对于学生的思想暗示影响较大。同时在学生中由于对网络道德认识不足,导致校园内网络犯罪层出不穷,显示出学生网络道德修养的缺失。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各种应用比如计算机、手机上网等也已渗透到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据实地调查了解到区域内大约92.2%的高职学生已使用过网络,只有少数低年级新生暂未接触到网络,但这部分学生在未来一年中接触网络的概率可达到98%以上,与之现状不相适应的是片区内高职院校并没有结合实际来注重信息安全教育,致使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修养严重不足。故全面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对于片区内各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是提升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职业信息安全人才,推进片区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信息化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安全人才短缺就是严峻挑战之一。随着片区信息化进程的提速,片区内信息化人才紧缺的问题更现突出。目前,我国对于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需要量高达30余万人。而当前从事信息安全专业的技术人员仅有3500多人,能够在武陵山民族地区工作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发展的需求。由于人才的缺乏对于信息安全产业的开发、管理、运用乃至于整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都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成为制约片区信息安全技术全面发展和当地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的瓶颈。在片区高职院校内大力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养以技术应用为主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有利于片区内信息安全技术全面发展和当地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信息安全是一个日渐兴起的学科,并逐步发展成为热门专业,在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中要搞好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保证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质量,还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去探讨和思考,最终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专业需求相适应的目的。

作者:符湘萍 段强 向晓华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