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11 03:18:06

导语:师范学校德育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范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1德育的可教性

当我们同时面对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和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时,我们会指责前者而同情后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德性是人们在后天就能习得的,而先天的自然天赋我们却无能为力。这就说明了我们都是承认德性是后天习得的。[3]然而后天习得又有很多方法,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等,但是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当然是学校教育了。为何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呢?[4]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占据了他们成长的大部分历程,就连家庭教育的时间都无法与之比较,而社会的教化又都是在学生成熟或已形成自我价值观、世界观后进行的,很难在对学生的性格或是德性起多大作用的,所以说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在对学生进行德性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进行的学习也是系统进行的。而家庭教育却是遇事而行,就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才会去思考解决方案而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社会教化则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不同而影响的方面也会不同,也就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道德的教育最好是在学校进行,系统性的教授才会令学生更易接受。学校教育的完整性:学校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行为的训练、养成,加之与同学、同伴的共同进步。学校教育的渐进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学工作者或是专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的,并且学习内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层层递进。从以上学校教育的特点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学校进行教育的优势,所以就确定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在确定了地点之后,我们就应当来审视内容,即德育是否可教?

1.1人的剖析

1.1.1人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并存。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无暇的,他在成人后所具有的知识或是技能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就是说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人与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接受不接受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所达到的效果是不确定的。1.1.2德性的必要性。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对于没有德性的人,我们会指责,因为德性是一个人自身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这也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品质。

1.2道德的性质

1.2.1道德是一种知识体系。道德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人们才能有所实践。如果德育缺失了知识体系、思想根基,那么德育的实践就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效果了。[5]1.2.2道德是需要实践的。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并且还是需要实践的,并且还是不同于普通的技能。道德的知识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然而质疑者会认为不可在中小学开展德育课程,他们主张在其他课程的讲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像这种含糊笼统的方法确实省却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往往一件事情有多少的诱惑力就会有多少的危险性。[6]由此我们证明德育是可教的,并且我们应当继续在中小学开设德育课程。

2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德育队伍,就是像语文课程需要设立语文教研组、数学课程需要设立数学教研组那样,既然我们提出德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高目标,那么德育也应当有自己的队伍,那就是现今学校中存在的政教处、德育处等等。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队伍的建设对于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政教处的设立,它的主要职责本应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现在政教处却偏向对学生纪律的监督,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其存在的必要性。政教处一方面不仅要加强对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引导与培训,另一方面更要配合德育教师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未定型,可塑性、模仿性较强的特点,教师的人格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那因此,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水平,更要关注教师的道德水平。后期加强对在职教师道德教育,同时教师也应进行积极主动自我反思。为保证这些得到切切实实的贯彻与落实,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专业人员就显得这样的必不可少。我们说德育活动存在着真切的意义,却有人主张参加德育活动是浪费时间!他们没有理解“德育”的实质内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德育”的主动建设。所以我们应当开展德育的主题活动,比如“德育月”、“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等等。由此,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现实与理想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只停留在现实,不去追求理想。当前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德育工作”存在的合理性。只要我们对当前“德育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必能实现“教、管、导、育、评”五位一体的科学德育系统。

作者:杨帆筝吴晨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