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5篇

时间:2022-06-17 03:07:50

导语: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5篇

第一篇

1.引言

从目前情况来看,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很多人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质量持有不同程度的意见。

2.民办高校的类型

相对于我国的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具有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等主要特点。概括而言,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类型:以学养学型。第二种类型:以产养学型。第三种类型:国有公办型。第四种类型:民办公助型。

3.完善民办高校教育管理的对策

3.1加强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

3.1.1合理开展专业设置工作

在充分考虑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势条件和不足之处的前提下,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的组建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发展生源充足的热门专业,二是面向市场,大力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和本地区的紧缺人才,三是在专业设置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就业形势、办学成本以及民办高校自身特点等因素。

3.1.2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它是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按一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设计而组织起来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衡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的指标来看主要有课程体系的总量、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结构的平衡性、课程类型、专业设置的机动性和发展的灵活性等方面。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2.1科学制定教师引进计划

制定科学的教师引进计划,是合理引进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主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任务相对较少,办学层次主要定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上,因此,在引进教师时,必须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例如可以多引进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这些人才在学历上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在年龄结构的处理上,青年教师的聘用标准应当以是否具有可塑性为依据,招聘应当以优秀硕士生为主体。对于中年教师的聘用,应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以中级职称以上,教学效果较好的高校教师为主体。对于年老教师,应当以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型资深教授为聘任重点。

3.2.2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人才引进之后,需要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聘后管理,从而保证筛选出来的人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积极作出应有的贡献。民办高校通过聘任制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具体而言,民办高校应与教师签定聘用合同,合同中明确其岗位职责、工资和福利待遇以进校后应当承担的工作任务等。为了能够使其更好地履行合同上的职责,在相关教师上岗之前,民办高校应当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

3.2.3构建适宜的教师激励机制

从物质激励层面来看:不少教师进入民办高校就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工资待遇。民办高校应当让能力强、贡献大的教师获得优厚的待遇,对老师实行多劳多得的灵活分配制度。从情感激励层面来看,教师聘任制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同时存在,即容易使教师找不到归属感,主人翁意识淡薄。从环境激励层面来看:环境激励就是创造一种较好的工作氛围,使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3.3加强学生培养工作

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条件是要努力建立高效、精干、稳定、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这同时也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

3.3.1要注重稳定和加强学生工作队伍

从目前来看,尽管民办高校学生在不断增加,但学生工作人员仍然保持稳定或较慢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第一,要坚决清退一些不称职的管理工作者,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专职干部的作用。第三,.还要建立学生辅导员制度,重视和发展一批具有德才兼备的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影响。第四,民办高校的领导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不断改善学生工作者的待遇状况。可实行个人收入与学生工作的实际业绩挂钩,激励他们怀着更加积极的心态开展学生服务。

3.3.2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就业状况、学生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致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不仅是民办高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而且是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3.3.2.1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民办高校要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所。

3.3.2.2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换的关键因素,在于有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因此,民办高校要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的资金投入,通过组建强有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来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

4.结论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沿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结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其中,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和学生培养工作是民办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改善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和学生培养工作这一问题,既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同时也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的对象多为教育本身,学生培养的对象多为学生本人,但上述两个问题事实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也就是说,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培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现于民办高校办学能力之中。

本文作者:何群工作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第二篇

一、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的来源与使用

(一)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的来源

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为有限,主要由民间投资、学费收入和金融机构借款。其中学费收入为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在对全国38所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调查显示,学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100%的学校有14所。

(二)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

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主要项目:人员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课时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主要包括给予学生的奖助学金等;日常公用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用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如会议费、实训费、办公费等;固定资产折旧与修缮方面的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的支出;其他费用,包括支付的融资利息,支付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各种费用;用于处理应急事件、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支出;固定资产购置与基建的支出。主要包括教学、实训、科研、办公设备的采购及房屋建筑物的建设。

二、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萎缩,竞争激烈,实际学费收入降低

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与学生交的学费,可以说生源量决定了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办高校在面向市场进行招生时会想尽一切方法与普通高校及其他民办学校形成竞争,争夺更多的生源。同时公立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由于公办院校有着优越的教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低廉的收费标准使得民办高校在生源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而人口出生率却在逐年下降,生源数量的减少已成必然,导致民办高校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没有生源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就没有了收入,没有了学费的收入基本等同于切断了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的来源,所以一切都无从谈起。而现实中这样的民办高校已经存在。据了解,某省某民办高校的招生人数不足300人,将要被教育主管部门勒令停止招生。另一方面,某些民办高校为了争夺生源,不断增加招生的成本,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学费减免,通过减免降低了学费实际交纳金额,有的还低于公办院校收取的学费标准。还有的民办高校对一些优秀的学生给予了免学费。这些民办院校虽然在账面上有着较多的教育经费收入,但实际收到的金额却很少。

(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资产利用效率低下

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对教育市场现状认识不足,“贪大求全”盲目铺摊子,用于购置土地、扩建校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购进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对教学资源缺乏共享,造成重复建设,造成了教育经费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高校办学条件中的相关指标是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的,也是每年的高校基本情况报表和每次的教育水平评估重点考量的内容之一,决定着学校的招生规模。不达标者还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和警告,已有高校因相关条件不达标受到暂停招生的处罚。因此,很多民办高校为了能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条件评估”,获得更多的招生指标不断加大投资规模,使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基建中去了。而大量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效益,生源的下降,使民办高校招生人数的下降,导致大量的资产被闲置,而高额的折旧和维护费用反而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支出,也形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

当学费收入形成的教育经费的来源无法满足民办高校生存的发展的资金需要时,向金融机构融资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各民办高校普遍采用的筹集教育经费资金的一种形式。据了解,很多民办高校资产负债率超过了50%。然而随着随着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不断增大,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也就越来越困难了,甚至出现了财务部门指定专人“找钱”的情况。银行贷款审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贷款利率采用的基准利率上浮后的利率,银行定期收取一些管理费或咨询费,银行贷款时口头附加些与贷款无关的条件等。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情况。先不谈贷款利息的支出,这一个个要求和条件也让民办高校形成了不必要的教育经费的支出。

三、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建议

(一)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

近两年来,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虽已达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但基本上都是投入公办院校,很好有民办院校能享受这4%中带来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希望各级政府能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经费上的支持,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

(二)加强教育经费捐赠机制的建立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社会力量办学办公室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捐赠收入占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的1.2%。这个数据表明,由捐赠形成的教育经费的收入还有待于开发。除了一些个人和企业缺乏教育经费捐赠意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经费捐赠机制不够健全。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社会要加大捐赠教育经费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人们认识到教育经费捐赠的重要性,建立教育经费捐赠的意识,逐步形成教育经费捐赠的观念。第二方面,各级政府要重视和积极推动教育经费捐赠机制的形成,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对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进行捐赠。第三方面,民办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经费捐赠工作,建立教育经费捐赠制度,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开展捐赠工作。并监督财务部门对捐赠的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

(三)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多元创收

高校汇集着各类高级人才,利用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研,服务社会等方式不但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能增加教育经费。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训人才、提供咨询、通过科研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困难,收取报酬形成教育经费的补充。鼓励老师科研创新,将科研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教育经费的收入。

(四)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预算是民办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民办高校对财务实行统一领导、强化资金管理的有力手段。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的认识到教育经费预算的重要性,完善教育经费预算制度,积极支持预算部门和财务部门做好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编制原则,规范预算编制的程序。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把好预算调整的关,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开支的教育经费情况发生。在预算监督方面,要实行预算公开化,使预算得到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做好教育经费预算评价工作,对教育经费预算执行的情况要做全面的总结和细致的分析,为今后的预算执行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结束语

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教育长远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教育经费是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所以管好教育经费有助于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民办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刘沛工作单位: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概述

1.1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含义

学籍是指我国学生在高考招生政策规定下,经过高考成绩的录取选择后,由各大高校全面核查对学生办理的在校就读注册手续。学籍管理是指各大高校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立足高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制定的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期间实施的在校学习的质量管理制度。我国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包括学生在高校的入学报道、学籍注册、学生信息登记、学生学籍登记、学生学籍变更、学生成绩考核、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习奖惩、学生毕业信息、学生毕业证书注册及颁发等方面。

1.2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优势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深入改革以及各高校的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学籍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对高校学籍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采用信息技术对高校学生的学籍进行登记注册,可以便捷地办理学生学籍工作,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对学生信息进行整理核对,是对传统手工工作的延伸和发展。学籍信息化管理对高校的贡献尤其在于对毕业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的支持,通过学历证书的查询系统可以提供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有效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实施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落实学校服务学生的理念,还有利于降低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的成本,大大提升了高校管理学生学籍的工作效率,提高高校管理学生学籍的工作水平,减少传统管理工作量,降低传统管理工作强度。另外,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对社会也有很大的贡献,学生的用人单位可以方便地查询学生的学籍档案,考察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质量,得到学生真实的评价。

2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策略

2.1健全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籍工作信息化管理,笔者建议健全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机制。因为,只有设立健全的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机制,才能明确高校学籍工作的目标,推进高校学籍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进程。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对学生在读期间资料的保管,还是对学籍档案的编码、整理、备份、归档和入库。只有设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每一环节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有章可循。因此,在健全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时,需要首先确立机制的政策性,立足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体制。另外,还要综合考虑高校主体对工作的实际需求,立足高校、社会、国家的需求,构建适合形势发展的管理机制。

2.2选择适合的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籍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几乎都是由IT行业的企业开发的,但是很多系统软件开发企业对教育行业的特点和教育信息系统的真实需求并不了解,开发出的教育系统管理软件很难适应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各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企业需要结合高校学籍管理人员和高校主管部门的意见,开发真正满足学籍管理工作的软件。各高校在引进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也要选择适合的软件系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在开发的时候,要遵循《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或者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企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高校学籍管理人员进行深度沟通,立足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的应用价值,开发能够满足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系统,或者高校计算机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学籍工作人员合作开发具有高校特色的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以满足不同背景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求。

2.3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高校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聘用要严格把关,摒除传统的人人管学籍的思想,在招聘学籍管理人员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工作人员的学历、管理系统软件的操作能力、工作服务态度等方面;第二,高校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施学籍管理系统操作培训。如邀请高校教务秘书针对学籍制度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针对学籍管理的培训、企业学籍管理系统软件操作培训、其他经验高校的讲座培训等,培训形式可以采取观摩学习、高校调研、集中培训和一对一培训等形式。另外,高校还可以以教研立项课题的形式加大对学籍管理工作的投入,提升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解决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改进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推进学籍管理工作的进程,提高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

总之,为了提升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优化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流程,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效益,需要立足学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尽快建设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促使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推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向高效方向发展,实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和谐发展。

本文作者:李明霞工作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第四篇

一、以人为本师德理念的具体内涵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坚实基础。只有教师德才兼备,方能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把人作为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将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贯穿和渗透于师德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既不能离开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来抓师德建设,也不能脱离师德建设去空谈师德理念。

二、以人为本进行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师的地位和职责决定了师德在高校德育体系中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因此,衡量一个高校的德育状况,首先要看其师德建设状况。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师德标准来说,当今的师德建设应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辩证地继承、借鉴古今中外师德中一切有价值的信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经吸收和创新,总结出推进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1.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对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与学生健康、全面、和谐成长息息相关。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修养具有强烈的凝聚、导向和激励作用,融汇与引导着教育活动的诸要素,并激发其特有的教育潜质,使它们融合成交叉互补的整体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但全面的教育并不是德、智、体、美等教育诸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的运作。它强调的是各育人要素配置恰当合理,并融合成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全身心与全人格得到培育和养成。

2.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发展。在所有教育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建设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高校师德建设

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以人为本,真正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人才和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领域中领先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双重任务,高校教师是实现双重任务的主体。只有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人为本,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榜样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师德修养,用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树师表,弘扬正气。

2.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校风、教风、学风中的丰富的师德内容,有许多是通过具体的职业行为来体现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工作竞争中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等。因此,学校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对教师的引导,强化责任意识、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广大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以完美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促其健康成长。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大学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又是影响教师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出现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这也对高校师德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高等学府是学术圣地,不谈学术,无以办大学;不讲学术标准和操守,则无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办高水平大学。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必须要营造严谨笃学氛围,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坚持学术标准与公正、平等,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

3.建立健全监督体制,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还必须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用切实可行的制度给予保证,使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而言,高校师德建设要建立起教育、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一要加强教育,营造良好风尚。学校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克服形式主义。要充分开展切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推介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努力形成人人重师德、讲师德、守师德的良好风尚。二要强化监督,健全评价机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定期对师德建设进行督查,建立健全民主、公正、透明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考评,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三要依法管理,完善奖惩制度。师德建设必须赏善罚恶,既要表彰先进,发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刺激作用,又要依法办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师德失范现象查处和相关责任人员惩戒。

本文作者:王真工作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五篇

一、思想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观点

(一)宣传坚持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

这次革命的失败启示我们,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蓬勃的革命热情和巨大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只有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二)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共产主义的发展从来不是靠空谈,而是靠实践。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让欧洲的统治阶级不寒而栗。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这一切动荡的幕后主使,并将它喻为“幽灵”。马克思恩格斯发誓要为“幽灵”正名。他们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通过与各国共产主义者进行信件往来,了解情况,指导工人运动。一直处于盲人摸象般的工人们获得了精神武装。群情振奋之下,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了《共产党宣言》,作为党的政治纲领。此时,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这份宣言正好成为工人的思想武器。至此,《宣言》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蓬勃欲出的朝日。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这句话精炼而准确地表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名言。

(三)培养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

对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认识,恩格斯说:“真正导致解放的措施,只有在经济变革促使广大工人群众意识到自身的地位,从而为他们取得政治统治开辟了道路的时候,才有可能。”[2]59也就是说,工人阶级要想解放全人类,必须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这种阶级觉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义不容辞得担任了这一角色,对工人进行理论教育,进而引导他们获得对自身的科学认识。“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306。没有正确的理论教育,无产阶级的斗争只能永远停留于自发的状态,不可能有推翻资产阶级压迫、谋求自身解放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如果通过理论教育,使科学的理论掌握了群众,从而批判的武器就变成了武器的批判。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应该注重在阶级斗争中培养工人的阶级意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他们想方设法在思想上控制无产阶级,模糊工人的阶级意识,以维护其统治。所以,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293。

二、组织建设:指导无产阶级建立

自己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到工人阶级要完成推翻资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所以,他们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和组织上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一)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恩格斯曾经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2]685从内因看,是无产阶级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三大工人运动大规模爆发,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发展,迫切要求建立一个自己的政党,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外因看,历史赋予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使然。三大工人运动之后,各个工会组织和共产主义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出来,被欧洲反动势力视为“幽灵”。“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1]271所以,共产主义势力是到了“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1]271也就是无产阶级有必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第一步,即建立属于自己的政党,在政党的领导下,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二)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从1847年起就坚持这样一个立场,即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自觉的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标志着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得以建立。有了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才得以顺利进行。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作了原则性的阐述。首先,明确声明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285“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306其次,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1]285“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285再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明:共产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组织上升为阶级,提高无产阶级觉悟,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消灭私有制;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最后,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身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努力承担起教育工人群众的重要任务。否则工人阶级就很难自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就不能正确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三)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在实行专政的过程中,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要胜过其他的人民群众,要在掌握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者首先要当好学生,掌握先进的理论思想,然后才能当好先生,把理论教育的工作落实到受教育者中。[3]118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55为了保持政党的先进性,他们还初创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党的组织保证。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在改组正义者同盟的过程中,提出了要用民主的思想代替个人专制,提出同盟章程要求盟员必须“始终力求做到以原则为准绳,而不是以这个人或那个人为准绳”。[4]420强调必须按照民主的原则来组织,而绝不能把无产阶级政党搞成为少数人服务的组织,也不能在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实行个人独裁。这样,无产阶级党的先进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因此,这一表述闪耀着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光辉。

三、政治建设: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一)指导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初,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欧洲革命爆发。马克思恩格斯把目光投向了革命迫在眉睫的德意志。马克思在这个时期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筹办一家日报,二是建立一个全德工人党,推动革命;恩格斯则回故乡筹集办报资金。“当我们着手在德国创办一种大型报纸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决定了我们的旗帜。这个旗帜只能是民主派的旗帜,但这个民主派到处,在各个具体场合,都强调了自己的特殊的无产阶级性质”。[5]19这一刊物就是马克思创立的《新莱茵报》,这是当时唯一能帮助德国和欧洲其他各国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辨别方向的报纸,被列宁称作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最卓越的机关报。恩格斯后来参加了巴登•普法尔茨的武装起义,后来队伍被打散,撤入瑞士,这时各国革命纷纷被镇压,1848年革命彻底失败了。这次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是它不仅锻炼了无产阶级,而且为后来德国、意大利统一埋下了伏笔。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了大量著作,如《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〇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八五〇年三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对1848年革命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

1871年3月18日,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巴黎公社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巴黎公社,在枪炮声中诞生了。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6]55马克思发出大批信件宣传巴黎起义的意义,争取社会各界对巴黎公社的支持。他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巴黎局势的变化和公社的各项活动,一方面,认为公社在选举、组织上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延误了战机;另一方面,对公社颁布的各项有利于人民的利益的措施给予了高度赞扬。然而这次革命最终失败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仅仅存在了72天,但是公社这种历史主动性和富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令人崇敬。巴黎公社失败的第三天,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上宣读了他起草的宣言,这就是著名的《法兰西内战》。他全面总结了巴黎公社的战斗历程和革命经验,充分肯定了巴黎公社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开端。正如恩格斯指出:“人们以为战斗的无产阶级也跟着巴黎公社一起被彻底埋葬了。可是恰恰相反,无产阶级最强有力的发展,是从公社和普法战争的时候开始的。”[2]513虽然革命暂时失败了,但是革命者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并未停止,革命者在革命的锻炼中成长成熟了。

四、学风建设: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的态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方法,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审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风问题的关键,也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上,首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除了喧嚣叫嚷、有害的感情冲动和使事业遭到失败,什么事也干不出来”[7]45同时,理论研究还必须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几乎没有一篇是与现实无关的纯理论的。所以,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也离不开实践,理论一旦脱离了活生生的实际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变的一文不值。所以,要想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结合实践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681这种“发展着的理论”,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上,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认为自己本身是不断发展论者,不会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在实践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1]210恩格斯谈到英国工人运动时,指出要按照英国的方式进行;谈到意大利党的策略时,强调必须因地制宜地决定。所以,在社会各阶级的教育、觉悟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别的情况下,任何决策都要视具体的发展情况而定。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整体性理论的观点

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过经典的论述,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完备而严密”,这种“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8]309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通俗地讲,就是既不把本来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附加到马克思主义上去,也不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从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割裂出去。[4]118马克思曾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9]135这里所说的“艺术的整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我们现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根据是恩格斯在1878年的《反杜林论》中把马克思主义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1913年,列宁写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而且被后人沿用至今:即马克思主义主要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理论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并引领着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为伟大的理想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主体的主动实践行为,其教育实践主体活动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其教育的对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接受教育,启迪思想、感悟真理、内化理念,最后外化为革命的实践,实现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当然,接受教育者行动的最终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王素斐工作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