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实践研究论文4篇
时间:2022-06-16 02:54:59
导语:教师教育实践研究论文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教育实践的价值
教师教育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教师教育离不开实践培训,教育实践的价值不言而喻。本文从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两个方面来说明教育实践对教师教育的价值。
(一)教育实践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率
教育实践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师范生的从业能力和职业人格。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未来教师人格全面生成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它对提高师范毕业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尤其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通过教育实践,师范生积累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机会转化为实践知识,师范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教育实践,有利于提高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增加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砝码,最终将有助于他们成功就业。
(二)教育实践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
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实践有利于其专业化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实践是师范生把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平台,师范生通过实践锻炼,找出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经过不断总结,能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这是他们以后成长为“反思型”教师的基础。其次,师范生在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对教师专业素养内涵、对教师工作尚缺乏真正的了解,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知水平较低,通过教育实践,可以提高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再次,通过教育实践,师范生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这能保证师范生不断自觉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三)教育实践有助于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的需求
在教育实践之前,师范毕业生可能对用人单位没有深入的了解。然而,通过教育实践,师范毕业生可以基本了解中小学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以及教学模式等情况,师范生可以就自己所了解到的中小学校的现实需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早对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弥补自身的短板,发扬自身的长处,尽可能满足中小学校对高素质高能力优秀教师的需要。
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教育实践的相关资料和自身教育实践的经历,本文认为,目前教师教育实践培养中存在下列问题。
(一)教育实践时间短和教育实践模式单一
201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教师〔2011〕6号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其中指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虽然教育部出台了政策,教育实践时间为18周,但“高师院校的普遍做法是一般安排6~10周的教育实践”[1]。我们看看国外的教育实践时间:“英国15周;美国最短:15周,最长:半年;苏联:17~19周;法国:27周;德国:第一阶段:12周;第二阶段:18~24周。”[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时间偏短,正如夸美纽斯所讲“教学是一门艺术”,然而,师范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历,他们怎可能成功地驾驭课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就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改革教育实践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开始出现“分散实践”“顶岗实践”“全程实践”模式等等,但集中实践模式在高师院校还是占主导,这种模式,一般安排师范生在第七或第八学期实践。当时正值考研的紧张准备阶段,虽然不敢怠慢教育实践,也对教育实践充满期待,想把教育实践搞好,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践机会,因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但是,由于考研的压力、平时上课的压力、教育实践的压力,结果导致难得的教育实践流于形式。对于这一问题,看看国外的做法:(1)英国:“伙伴”教育实践模式,重视师范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2)德国:“两阶段”实践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训练为辅;第二阶段以实践训练为中心,辅之以理论培养。(3)法国:连续性教育实践模式,在师范生学习的每个阶段,都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从国外的做法,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也要注重质量,要切实通过教育实践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
(二)教育实践的内容不丰富
就笔者的亲身教育实践经历而言,参加教育实践的内容就是见习和实习。见习就是到所实习的学校听几节课,实习就是上两节课。而真正的“教育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它包括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3]。究其实质,教育实践内容不丰富的根本原因,是教育实践的时间短和采用传统的教育实践模式。正如前面讲述的教育实践经历,教育实践演变成了过场和形式,师范生不可能体验到“货真价实”的教育实践,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收获实质性的专业成长经验。
(三)教育实践基地不稳定
教育实践基地不稳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双方都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管理缺乏统一性、协调性。高师院校临时联系实习学校,实习学校临时安排实习工作。其次,实习经费不足,使得落实实习基地成为棘手的问题。再次,实习人数过多,实习基地的负担加重,给实习学校造成很大的压力。最后,中小学都有升学率考核的压力和功名利禄的竞争,没有教学经验的实习生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4]综合以上原因,实习基地不稳定也不难理解,因为实习生的到来打断了人家学校的原有部署,打断了教师的教学计划,给实习基地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四)教育实践指导老师责任意识不强
实践指导教师包括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践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不强,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师范生个人的原因、高师院校的原因、实习学校的原因。师范生个人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师范生的能力不足,表现为具体教学中出现知识把握不准、解释不清的现象;缺乏教学管理能力,不能很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高师院校分配的指导老师也因为个人的教学、科研工作而疏于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实习学校里的指导教师,他们指导效果的好坏并不与他们的绩效工资挂钩,对他们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他们指导得好坏,全凭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存在着实习学校老师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优化教育实践的对策
(一)改革教育实践模式,延长教育实践时间
教育实践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了改变教育实践时间短、教育实践模式单一的现状,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实践培养模式,转而采用全程实践培养的模式。应当从师范生入学第一学年就开始举办教师职业感受等教育活动,让师范生了解和认识到作为一位职业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特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取向,从思想上,为成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准备。第二学年组织师范生到中小学校去,使师范生熟悉中小学的教育环境,观察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以此丰富师范生的直观经验,增强其直接体验性。第三学年开设实践课程,要求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增强其与中小学课程的联系和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这要求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育的形式进行,通过模拟的教育教学情境,丰富师范生的感性经验。第四学年主要是上岗实践,这是一种对师范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的全面考查和检验。
(二)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
改革传统的教育实践模式,在高师院校采用全程实践培养模式,为丰富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提供前提和基础。本文认为,教育实践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微格教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说课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师范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职业基本技能。二是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如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各种竞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充分发展师范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三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师范生到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地方,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四是研究性教育实践活动,如调查、实验、撰写论文等。师范生通过教育科研的训练,有利于他们形成职业理想;在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中,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对教育理论进行理性思维和批判反思。五是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主要是,师范生到实习学校听课;教育实习,是在前面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师范生独立上讲台,这是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全面检查和考核。
(三)建立稳固的教育实践基地
高等师范院校要想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必须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寻求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形成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同建构的模式,来共同管理教育实践基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高师院校要满足中小学的需要,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满足实习中小学和学生家长对高素质教师的期望,让其尽可能减少在教育实践中对中小学日常教学的冲击。三是经费保障,高师院校要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实践的经费投入,和中小学搞好关系,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设好教育实践基地。
(四)增强教育实践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
本文认为,增强教育实践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相关政策,给教育实践指导老师相应的报偿。如:在职称评定中可以占一定的评价指标或者给予实习指导津贴等。二是对教育实践指导老师进行“上岗”选拔和培训,改变过去每位教师都可当指导老师的局面,选拔那些职业道德素养高和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老师,增强指导老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三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主管部门,应对指导老师日常的工作安排做出调整,要尽量不安排上课任务,使指导老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的工作中来。四是师范生本人,要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听从实践指导老师的辅导和安排,认真做好教育实践工作。职前教师教育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工作母机,其质量高低和培养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本文探讨教育实践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刘如月侯蕾蕾工作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二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
在我国的表现极其特征所谓的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反映,它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念、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①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社会主体即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评价等与价值相关的观念形态,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人类社会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保障国家发展,民族强盛的强有力的支撑和精神依托。在我国,经历过近百年的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并筑成和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特征,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但是,当今中国并不完美,还有不少问题、发展不协调、分配不公平理想信念不稳定等现象仍然很突出……基于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中国共产党从十六届六中全会起,高瞻远瞩地做出了伟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会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它为艺术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大好机遇,因此,全面了解和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博大内涵和特征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它能制约其他处于次要的、非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是社会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渗透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根基。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
(一)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解决了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场、性质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曾经苦难的旧中国给了我们很多警示,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罪恶的强盗的鸦片贸易,将中国人变成东亚病夫,不买西方列强的鸦片,他们就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强行割让土地,让中国人赔偿黄金白银;甚至在日本侵华后占领东北,攻陷北平、天津、在南京大肆屠杀我同胞,天理何在!不就因为我们贫穷衰弱吗?自古弱肉强食,没有国家独立,富强就没有一切。再加上,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自然灾害,十年浩劫等,亲眼目睹和经历改革开放我国从一穷二白逐渐走向了繁荣昌盛的变革,深深知道只有共产党能够统一和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实现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的富强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各阶层、不同群体的共同利益、愿望有机结合起来,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出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二、剖析艺术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状况,全面开展和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艺术院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然而,伴随着艺术类学生的扩招,艺术类高校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信仰缺失,诚信,自由散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缺乏信心等问题。作为培养高级专门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的艺术类高校,同样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任,因此,在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势在必行。艺术类高校中的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是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思想政治问题方面笔者在云南艺术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是,实际收回的900份有效问卷中,在“您认为马列主义是否对当代中国有指导意义”的问题上,“强”的有224份,占24.9%,“较强”的有282份,占31.3%,“一般”的有236份,占26.2%,“说不清”的有158份,占17.6%(如图1)。可以说,当前云南艺术学院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持认可的态度,由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相应的学习理解,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现代化的认可。对涉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在实际收回的898份(缺失2份)有效问卷中,非常赞同的有260份,占28.9%,基本认同的有458份,占50.9%,反对的有24份,占2.7%,说不清的有156份,占17.4%(如图2)。上述数据说明云南艺术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相应的认知理解,并且,赞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主导价值观。另外,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的认同上,学生表现情况差强人意。但是社会上的一些人认为艺术类学生是文化素养“较低”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理解肯定是一无所知的。是不关心社会国家和政治的,是受歧视的。然而指出“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①通过对云南艺术学院调查问卷分析,从中折射出:社会上对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看法同现实中艺术类大学生的表现有很大的偏差。“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②因为以云南艺术学院学生为代表的艺术类高校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表现是值得社会认可的。然而,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宣传者、践行者,一定要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教育研究上,应该用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③,对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在艺术类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实践活动。再者从“您的信仰是”问卷中,显示出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类高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方面还存在问题。在问卷中,“马列主义思想”有154份,占17.1%;,“佛教”的有174份,占19.3%;“基督教”的为28份,占3.1%;“伊斯兰教”的为10份。占1.1%;“无信仰”的为482份,占53.6%;“其他”的有52份,占5.8%(表1)。上述数据表明云南艺术学院学生缺乏信仰,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挑战。邓小平说过“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④一个缺乏信仰的人,在这激烈竞争中是难以成功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此外,关于中国梦的实现态度上,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有困难、不好说,还有一小部分不抱希望。从云南艺术学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类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开展和加强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如果从观念上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形式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①“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②。基于现实情况,在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教育,这不仅关系到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成才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等。第一,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引领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艺术类高校同其他高校一样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文化实力提升的重任,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艺术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不仅仅指改造客观世界,还包括改造主观世界。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使学生理解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升文化素养,能够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引导其自觉完善其科学素养;能够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能够提供价值判断的准绳,使其认识到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等。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艺术类大学生在走向成才的过程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最终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第二,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内化艺术类大学生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纽带的要求。同志说过:“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④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之一,艺术类大学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之一。艺术类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前,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其思想意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在艺术类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整合大学生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消除意识形态的分歧与隔阂,化解思想矛盾,为社会的摩擦和冲突减少了一部分阻力,同时,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向心力,最大限度地促成价值取向的接近,进一步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共识。艺术文化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要力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化艺术类大学生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第三,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如果从观念上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形式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⑤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形势是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依据。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有效应对西方意识渗透的现实需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重视意识形态的渗透,并将其作为进攻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指出:苏美对抗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他们与苏联争夺的根源,如果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打了败仗,他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都将毫无意义。⑥此外,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文化主义、“普世价值”理论等社会思潮在我国兴起,它们对腐蚀人们心灵、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威胁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在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也是对国内多元社会思潮的有效回应。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从苏联剧变历史教训的启示。“苏共之亡,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如不鉴之,将使后人复哀后人也。”⑦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真正拥有的话语权。第四,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是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的要求。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①中国梦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需要中国精神的弘扬,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动员人民广泛参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源泉。其次,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坚定走中国道路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是13亿人民中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之一,因此,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是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四、艺术类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和设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实践不仅关系到个人成才,也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艺术类高校需要探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坚定艺术类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需坚持不懈地灌输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理论成果,它不是在人们思想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这种思想意识同样需要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大众实践,但又不是在大众实践中自发产生,是思想家、理论家对其的概括。在艺术类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必须经过灌输的环节,坚持灌输的原则。达到占领艺术院校学生头脑阵地的目的。第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艺术类高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会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这是对大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党的指导思想、社会理想是我国的基本制度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宣传者、践行者,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干扰。在课余时间里,学校组织带领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现实情况,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使命感等。以此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实践塑造人的锻造力。第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融入到艺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师资队伍的综合政治素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行统一等。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效果。因此,艺术类高校有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纳入到师资队伍建设中,以增强教师人格育人的魅力、为教育实践提供师资保障。第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艺术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放入网络平台中去,充分发挥环境塑造人的作用。环境在人的价值、理念、理想等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熏陶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因此,要打造舆论强势,创新宣传手段和载体,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合力,为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氛围。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它能制约其他处于次要的、非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是社会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渗透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根基.全面开展和加强艺术类高校乃至各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刻不容缓,务必全力以赴之。
本文作者:杜东卉赵丽舒阮超明工作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
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美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与学术型学位获得者的比例为6∶4,尤为重要的是,在美国体育行业看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已经是进入该行业工作的准入证,并且是获得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在英国,体育方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据全英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主导地位。在日本,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也已相当成熟。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学习年限较长(上述三国学制多为1~2年)、学分多、理论课偏多而实践课偏少等特点突出。另一种趋势是在很多学生和导师心目中,专业学位被看作是“小硕士”,自己定位为“短、平、快”的低门槛、低预期、低产出的学位类型。短,即论文篇幅短小;平,即选题平庸;快,即毕业快。这显然与国家开设这一学位类型的初衷相背离,即抹煞了专业学位的应用性特点,又降低了学位培养的质量。
2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2.1生源问题
自开办以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在2009年以前招生以在体育教学领域、运动训练和管理领域、各级运动竞赛管理、体育锻炼管理与指导等4个领域内具有丰富经验且已取得学士学位的人为主,招生考虑到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两方面的问题。培养目标是培养这四领域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但一些院校片面追求扩大培养规模、拓展经济上的创收渠道等功利性,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招生轻培养、重收入轻投入等系列问题。以2006年体育硕士录取的分数为例,满分为500分,当年招生分数线为外语16分,最高分为77分,体育综合最低分为34分,最高分为118分。如此低的分数,实在让人难以对这一研究生教育抱有积极的态度。第二阶段:自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进入全日制就读体系,培养目标不变。但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理论应用过程,因此没有对理论的深入理解成进行探究的能力,甚至在部分学生中体现出没有探索的兴趣。这直接导致培养过程、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2.2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各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组织并没有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殊性为依据,没有充分考虑这样一种新规格的人才培养要求,而是沿袭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或简单修改个别课程。在教学组织中因循经验、因人设课,由此诱发了课程陈旧老套、随意牵强;教学因循惯例、敷衍塞责等系列问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主要有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和选修课三大类,学分要求至少32学分。其中公共课总学分为15学分;核心课程多为理论型、学术性课程,学分在12~15学分之间,仅占最低总学分的37.5%~46.8%;选修课为5学分。尽管自2009年后已开始进行全日制培养,但仍有部分院校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都采用寒暑假集中授课的方式。在短暂的集中学习的时间内,由于公共课所占的学时较多,他们把精力都倾注于此,相对削弱了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新与拓展。
2.3导师遴选问题
因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申请体育硕士培养资格的条件之一是有体育学学科点,并已培养出两届以上学术型体育学硕士,所以,各体育硕士单位已具有先在的学术型研究生导师指导队伍。很多学校以此为方便条件,将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直接移植到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当中。在当前的体育硕士导师队伍中,少有在四个实践领域里具有雄厚的实践性经验的人才,尤其是大型赛事的组织与管理,大多数高校教师对此没有任何经验。导师队伍与学位论文指导的不适应性,导致体育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规格上、层次上、答辩要求上都仿照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的要求,甚至是仅仅把降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的要求看作是专业学位论文的适切性,而对教执委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提到的与教学、训练、赛事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实际紧密结合的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论文选题和论文形式,无一能及,更何谈解决实践领域的实际问题。
3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建议
3.1突出培养目标,加强招生针对性
从表1看出,2008年以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既是面向基础教育,就应以公益性质为主,而不应过多考虑经济创收。无论是从其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还是社会反映,都要紧紧围绕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而不是为扩大规模降低质量。2009年以后,一方面招生政策的明显变化导致生源结构出现较大转折。在专业学位招生名额的政策性扩招的前提下,以及在本科生工作难求的背景下,专业学位允许招收应届毕业生,这使得无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大量涌入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队伍中来,已占每年招生名额的大半。另一方面在招生过程中,报考科学学位的考生如未能被录取,可调剂到专业学位名额中来,而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如未能被录取,却不能调剂到科学学位的名额中去。这些都强化了大众对“体育硕士是小硕士”的认知,导致学生、教师、管理者在心理上就对这一培养类型持放任的态度。
3.2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
根据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既然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应以保证超过50%以上的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为必需。有人以有用为理由主张在课程设置上删减理论课、增设实践课,本文认为这不适合教育规律,教育培养人与社会使用人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其“扬长补短”而不“避短”,所以体育硕士专业更要开足理论课,给学生以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学员需要为依据增设实践课,其实这只能作为课程设置的参照而不能作为依据。学习者的主观体验、主观需求不能也不应该直接就成为专业行为的依据。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立的选修课,可以注重针对性、实用性,采用一些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在满足理论需求的同时,还应做好实践环节的管理工作。根据《纲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中要有一定量的实践课程,但目前很多学校都这部分课时推给学生自己安排,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怎么样,只要最后上交实践证明就可以获得实践成绩。这种放羊式管理显得无法实现《纲要》的预期目标。所以,应聘请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校内外人员做实践导师,通过连续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积累经验,真正做到引领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能力、探求真理。尤其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生源来自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科研基础薄弱,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非常差,因此,建议引进英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方法,把学生的科研方法训练过程、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整合到课程学习之中,将毕业论文撰写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紧紧围绕毕业论文写作需求和程序组织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的检索与综述、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的提出、研究方案的设计、方法的选择、数据收集与整理、写作与发表等。
3.3改进导师遴选,加强论文指导
许多学术型硕士的导师甚至博士的导师并不应该是体育硕士导师的必然人选,也不是唯一人选。那些在4个实践领域中的能力突出的人经过严格的遴选,就能够进入到体育硕士导师队伍中来,将会对体育硕士的选题、实践指导产生巨大作用。在有师资、经费允许的前提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是值得尝试的。唯其如此,才能避免选题困境,才能将具体实在的体育教学、社会体育领域或训练、竞赛管理等现实问题的探索及解决方案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呈现出来,才能提高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才能使这一培养层级健康发展下去。
4结语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早日走出学术型学位培养类型的荫庇。在招生、培养与学位管理工作中,需要创新机制,需要建立新的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设立这一学位类型的初衷。
本文作者:杨绿王羽工作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第四篇
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1.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积极心理学是在对消极心理学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及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以及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通过科学的方法,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和途径。1.2对积极心理学主要划分为主观、个人、群体三个层面:首先,从主观的层面角度分析,主要研究积极方面的人的主观幸福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希望与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充盈,强调人对待过去要满意、现在的感受要幸福、面对未来要乐观;其次,从个人的层面上分析,其主要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含爱、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的技巧、对美的欣赏、坚强、容忍、创造性、灵性、洞察力、天赋与智慧等;现在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了解获得优秀品质的原因,以及它们对每个人成功的影响作用。想要培养个体拥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就必须加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想要找到这条有效途径,使个体具备这样的潜质;最后,从群体的层面上分析,其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建立积极的社会、有效能的学校和健康的家庭系统,并培养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职业道德、乐于帮助别人,有礼貌、宽以待人。1.3积极心理学的价值。积极心理学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和继承,它更强调研究积极的、乐观的方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病治疗方面主要是给予希望、强有力的力量、增强被治疗者的信心,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积极预防和早期干预的研究,它在预防工作中体现的价值是对个体内部系统各项能力的塑造,不是修正缺陷。积极心理学更多的是注重和培养人性中的固有力量,从而使得治疗、咨询、培训、教育和人际交往有效和顺畅。
2、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1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每个学生的发展,既受个人特征的影响,更多的是个人所处的环境影响。校园环境是学生所处的环境中最多的一个,也是能够调节的地方。学校教育中单纯的和学生讲大道理,不如把这些道理和知识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征文、演讲比赛、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它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优点、学会感恩、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学习等。开设心理健康课,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加强心理疾病的预防,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感;必须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灌输到课堂教育中,让所有学生明白什么是积极心理学。2.2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要让学生去掉依赖心理,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同时鼓励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参与、敢于竞争,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坚持民主管理,真正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民主平等关系,在管理中要爱护、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会成功、找到自信、敢于创造,同时与学生交流中要经常换位思考,真正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成长。2.3加强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在学校的宣传墙报中应当将描述人性优点的词语融入其中,这些词语主要是:拼搏、奋进、勇敢、坚强等,这些词语让学生拥有了主人翁意识,也让学生能够接受这些优良的品质。学校的广播站,应播放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正面内容,铃声也应为积极健康的音乐铃声。学生集队时,要求学生呼喊催人奋进的口号,通过言语来增加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对学生要加强赏识教育,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多表扬尽量减少批评;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好心态。
3、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激发个人走向更好状态的一门研究学科,属于彰显现代教育精神方面的心理教育范畴。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寻求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积极意义是为社会和现代教育,提供新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服务社会和人民的窗口。积极型教育实践是从积极人格、创造力的观点培养,并将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融入其中,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让参与其中的人更加健康、幸福、快乐和自信。由于它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很好地诠释以及解决当前许多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矛盾和困惑;所以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实践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作者:冯雷涛工作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 上一篇:会计教育现状分析4篇
- 下一篇:企业管理模式探究思路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