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时间:2022-02-28 07:48:00
导语:剖析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区域政府提供经费,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了解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如何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以实现“互补”、“双赢”的问题,人们应予以充分的讨论。而建立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关系,无论是对深化高教领域的改革,还是对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有学者通过直接引用有关指标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来说明两者的相关性。通过对2002年我国各地区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与人均GDP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787,在0.01显著水平上相关,比1996年有所提高。
同时,根据综合性、可比性、操作性等原则,我们确定了29项指标组成教育经济聚类指标体系,利SPSS10.0统计软件的分层聚类功能,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高等教育经济区,分类结果与经济带、地域分布有很重要关系。高类地区、较高类地区主要属于东部经济带,其中北京、天津、上海的教育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处于明显优势地位。落后类地区基本属于西部经济带。由此可见,按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划分的类别,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东部省区发达、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落后的经济地域分布格局。根据高等教育经济区域分类的高低排列,同样也验证了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1、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高等教育往往也发展较快;而经济落后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的差距,必然会导致依托其发展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三大地带高等教育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的区域发展格局,且与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总体上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这就充分说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地方有了更大的教育自主权,区域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制约更为明显。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对区域社会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提更新更高的要求,进而要求区域社会相应地提高培养规格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激发区域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个人需求,从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增添外部引力。
2、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尤其是高等教育更应该围绕经济建设服务。在这个大环境下,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应该怎样发展,向哪方面发展,都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规模、层次结构、学科种类、本学特色等,高等教育只有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满足广大大学生的求职的需求,跟随时展的潮流。
三、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根据吴玉鸣和李建霞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相关系数达到0.81)。回归分析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区域教育竞争力每增长1%,将导致区域经济竞争力增长0.178%;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Grange因果分析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原因。同时叶茂林和郑晓齐等通过建立严密的中国教育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严格检验后得出l981—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17%,大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30.59%贡献率。徐映梅和叶峰采用线形回归法对11个代表人力资本不同维度的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后得出,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率对GDP的增长率影响最大,且呈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人力资本(主要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1、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日益显示出改造社会的重大作用,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区域高等教育是开发区域智力资源的根本措施。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劳动者体力消耗的比重在逐步下降,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智力因素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现。历史经验证明:不重视区域社会自身的智力开发,单靠外部的物质、技术与人才的输人,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开发区域社会内的智力资源、全面提高区域社会成员的文化技术素质与心理素质,增强区域自身的“造血”功能。科技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开发来实现的。区域高等教育能提高区域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一支科技素质较高的劳动大军是区域科技发展的基础,区域高等教育则承担着培养这样一支劳动大军的重任。区域科技发展更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能在科学上有所发现、发明,在生产上有所创新、变革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能适应于现代化生产和技术要求的管理人员的队伍。要造就这样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必须依赖于区域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与结构的合理调整。
2、创造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
区域高等院校是区域发展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区域高等院校根据市场调研,并利用大批高、精、专人才所创造和开发的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投放市场,能够从最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反区域科技发展可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之一是能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有效的激活力。
3、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高等教育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客观上要求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引起结构性的劳动力大流动,大批劳动者要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然而,这种转移是以区域社会拥有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为前提的。良好的区域高等教育可以向转移者提供必要的文化技术知识,尤其可以提供新的精神动力,鼓励人们敢于开拓、不断进取、向上流动、向外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社会成员的合理流动与职业转移。
4、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门活动,其实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选择、传递与发展人类文化。时代愈发展、文化愈丰富,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愈强。区域高等教育一方面承担着传递和发展社会主文化的任务,同时也具有促进区域文化繁荣的功能。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其一,区域高等教育能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可以较好地满足区域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区域社会成员丰富的精神生活又可以转化为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得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可以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同时也正确地认识和感受人类自身,进而促进人们改变落后的文化习俗,产生高尚的精神需求,发展区域文化事业。其二,区域高等教育能促进区域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区域文化观念是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区域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区域文化观念更新,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社会变革引起的,但区域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文化观念的正向变迁,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区域高等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播,开拓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能够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形成不迷信过去、不满足于现在、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思想观念。其次,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目的性、计划性很强的活动,必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目标,这样就可以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大批热爱家乡和立志献身于家乡建设事业的一代新人。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的大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存在和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发展趋势己是一个毋庸质疑的事实。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偏低,地区差异显著,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人口素质低下,陷入了“贫困陷阱”。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后发型地区实现赶超.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形成自身特色时,都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来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地方经济日益活跃,社会财富不断向地方和个人倾斜,高等教育自身功能的不断变化,单纯依靠中央政府扶持和管理高等学校,己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推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动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上一篇:大学思政见习教师怎样抓好高中政治
- 下一篇:水库移民后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