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文学的传承与教育

时间:2022-11-11 05:14:00

导语:浅析古代文学的传承与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古代文学的传承与教育

何谓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对于个体人来说,人文素质的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个体的有意修养,亦需要外界的有意灌输,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无论是个体的有意修养,还是外界的有意灌输,都应该重视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明元素的利用。以下仅从三种元素作以辨析:

其一,爱国主义元素

爱国主义是人类对于生养自己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和崇敬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砥砺,无数次的激发,无数次的升腾,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是一条跃然纸上显而易见的主线,读来常会令读者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如屈原的《离骚》中满篇报国志,一腔效国情,其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名句更是入木般的描摹。这句话的意义是:只要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符合道德规范,即使多次献出生命也不会后悔。这种愿意为国家发展强盛、为了追求人间正义不惜献身的观念,正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境界的生动体现,也常常对后人的爱国主义情愫产生着熏陶和共鸣的作用,激励着后人以这种境界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自勉。如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之际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就曾曾引用这一名句,来表示要做好今后三年工作的决心,足见这一名句对表达爱国之志方面的分量。

又如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国耻未雪,何由成名”,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胜枚举的篇章和佳句,深刻的表达着古时无数仁人志士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读来仿佛如擂响的进军战鼓,字句铿锵,召唤和强化着读者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滋生和激荡着读者的报国情愫、赤子之心。

其二,扬善抑恶元素

扬善抑恶属于道德范畴的元素。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扬善抑恶的优秀道德品质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有着对向善、修善、行善、赏善道德品质内涵的阐释,有着对自身追求真、善、美品质的描摹,有着对他人优秀道德品质的褒扬,亦有着对假、恶、丑的朝政、世风、人情的无情鞭挞,可谓是善恶意识分明,扬善抑恶立场坚定,寓扬善抑恶道德教化于笔墨之中。

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素负盛誉,那么,仅以唐诗、宋词、为例,来看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自身优秀道德品质的精准描摹,对他人优秀道德品质的热情褒扬,对不讲道德的人和事的无情鞭挞。

在李白《赠汪伦》一诗中这样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中,可感受到诗人对友人重友情的赞美;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可看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诗句,从中感受到诗人洁身自爱的操守与蔑视世俗,反抗贪官污吏的叛逆精神。

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欣赏中,感受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体现出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从“三吏”之《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之《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句中,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爱心,敢于揭露社会矛盾,抨击社会黑暗,具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扬善品质。

品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会让有大善于国家和民族豪壮之情油然而生,从中体会出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这已经很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会启迪着读者对大善品质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扬善抑恶元素可谓是包含了社会政治生活和人的日常生活中所能涉猎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勤劳、勇敢、宽容等美德都有言表,实在为我们今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其三,刻苦研学元素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论语》中对学习的蕴义有着这样的论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知识的积累需要刻苦研学的精神作保障,孔子亦有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写实的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有一个刻苦研学、学有所成的人物形象。

如: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其中的故事内容为: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睡觉时。就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再如,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能够用来陶冶国人高尚人文素质的内容信手可以拈来,为此,应该在国人中提倡养成阅览古代文学作品的习惯,特别应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的素质教育中,重视对传统文明素质的培养教育,善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择取有益资料,收到古为今用的效果,正如教育家孔子所阐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道理。同时,得以使灿烂的古代文明能够为当今的大学生传承和光大,得以源远流长的滋养中华民族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