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类专业关联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2-07-14 11:58:00
导语:信息管理类专业关联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信息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不可避免地使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为此,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对该类专业的深入思考,针对信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关联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与融合,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关联课程教学实践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使实践课时得到充分的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信息管理类专业;关联课程;教学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信息管理类专业是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相融合的一类专业。目前在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
而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类课程是信息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技术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系统开发问题的能力及毕业设计和社会应用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多年来,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类课程,主要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应用等课程,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在培养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对信息系统开发人才培养要求的越来越高,信息系统开设的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方法等诸多方面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对全国同类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调查分析过程中,发现信息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存在一些问题:①在课程安排的时间顺序上不合理。
大部分的课程安排是先经管类课程后技术类课程,由于经管类课程一般偏文性质居多,主要研究宏观现象,技术类课程主要研究和解决微观的、具体的问题,而人们认识世界往往是从微观到宏观,因此,这种课程安排的顺序与人类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不相符。②实践环节薄弱。缺少必要的实践训练,特别是一些技能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得不到保障,忽略了交叉学科的特点。③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薄弱。
学生虽然学了很多信息技术类课程,但由于缺少相关基础理论的支持,学生难以作到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所学技术。
目前,在信息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尤为不合理的是各门课程自成体系,过分追求自身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这样虽然使学生对本门学科有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但不可避免地使课程之间存在许多交叉重复。
几年来,为适应科技发展,各门课程都在更新知识,增加新内容,但为保证本门课程的完整性又难以放弃一些教学内容。各门课程都希望增加学时,但在教学时数一再减少的今天,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压缩学时与加强各门课程的基础教学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使得各门课程在保持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浓缩讲课内容,在减少习题课和实践课时上下工夫。
这实质上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间的重复,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深入掌握。21世纪的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大批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技术人才,既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要求拓宽基础,以适应多个专业和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信管类专业关联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我们深入调查和研究了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该领域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为指导原则,在课程体系的重构和各课程内容的衔接与更新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完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并重点在教学实践环节上进行重大变革,启动了与之匹配的教学改革项目:信息管理类专业关联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联课程教学是将同一个教学班关联性强的几门课程开设在同一学期,开课的几位教师共同设计一套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学生、教师共享各课程的实践课时,来完成该实践教学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
目前,参与关联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和大型数据库系统4门课程。
1.关联课程教学实践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参与关联课程教学改革的4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减少内容的重复和交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设计理论教学环节时,特别注意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和遗漏。在实践环节设计时,课题组将4门关联课程捆绑在一起,设计、制订了一套统一的关联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并分别在不同的年级进行教学实践。
各课程共享4门课程的实践课时,来完成该教学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关联课程实践教学方案的内容提要及实验设计如表1和表2所示。
说明:78学时均为课内实践学时,其中包含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15个课内实践学时。
2.制订了支持关联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压缩了过深、过窄和过繁的教学内容学时,加强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并在课程安排的顺序上作了适当调整,使其支持关联课程教学改革。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同一个教学班,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和\"大型数据库系统\"4门课程捆绑在一个学期开出。
3.进行系统开发综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通过关联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加大学生MIS系统开发的综合实践,由于关联课程实践课时共享,4四门课共同来完成一个相关的MIS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从而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实践学时。在学生的课程设计实战演练中,无论文档书写的规范性,还是系统开发的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肯定。
三、实践效果与结论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全面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实践表明:
1.关联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参加教学改革的学生们普遍反映,他们不仅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传统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和本领。
2.关联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使实践课时得到充分的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通过实践教学案例,阐明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接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信息系统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4.关联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各相关联课程的教师在授课时更能突出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便于学生对体系课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截至2009年底,我们已经进行了第6轮教学过程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的肯定。并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关联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范围,形成多个关联课程教学课程组,进行关联教学实践。
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和实践,项目成果在信息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明特色,为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上一篇:贯实供电所服务评选先进材料
- 下一篇:贯实优秀民警先进材料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