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利用游戏训练交往能力的探究
时间:2022-05-06 05:59:00
导语:低年级利用游戏训练交往能力的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必将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本文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为指导,着重探讨在小学低段利用游戏这一教育的重要手段,让儿童在与小伙伴们的相处中培养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体验轻松愉快的交际乐趣,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相处的社会技能,促进儿童交往能力和社会化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同伴交往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必将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道,并产生牢固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孩子学会交往和合作是多么重要。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等原因而产生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的社会性方面的问题。
小学低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的分阶段具体内容指出“小学低段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同时,《纲要》也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因此,在小学低段,我们可抓住儿童最需要、最独特的一种交往类型——同伴关系,并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让儿童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的探索,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一、积极参与游戏,学会主动交往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与他人发生接触、交往。交往成了儿童的基本需要。而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摘自鲁迅的《风筝》),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游戏对于低段儿童来说,更是他们寻找朋友的精神需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游戏,让儿童积极参与游戏,鼓励儿童主动与同学交往。
【案例1】第一堂课。
(播放课件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作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
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
生:(争着说)我们也来介绍自己!
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师生共同抽取图标)
(教师很快地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
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生:(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5班。
师:真好,又清晰又响亮!(向全班)小朋友们,咱们开始游戏——《找朋友》,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图标的小伙伴,握握手,做自我介绍。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群,五个一组,自由组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较胆小的孩子,提醒不够礼貌的孩子。
这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第一堂课。老师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话题,激发了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在活动中,老师与新学生相识了,并且让学生和其他的同学相互熟悉,消除了紧张心理,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初步学会了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交际能力的锻炼。
二、愉快开展游戏,学会和谐交往
儿童的同伴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需要,是童年情感生活的寄托。儿童通过能反映一定现实生活、参与性与自主性都很强的游戏活动,在“准成人世界”的同伴关系中,学会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学会服从与支配,学会解决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1)遵守规则,建立自觉意识。
低段儿童的游戏目的性、组织性已有所提高,更喜欢合作游戏、规则游戏。在游戏时,我们要给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用什么来玩”等一切随游戏者意愿而定。让他们在平等的关系中,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同伴进行比较,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当然,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一样的道理,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上的。
【案例2】活动课时,凯凯忘记带棋子了。他看到同学桌上有一副棋子,问道:“这是谁的呀?”大家告诉他是菁菁的。
凯凯连忙找菁菁:“菁菁,你的棋子借我玩,行吗?”
“那我就没的玩了。”
“我和你一起玩,好吗?”
“好吧。输了可不许赖。”
“好的。”
游戏中的凯凯显然很有规则意识,他未经允许不擅自拿别人的东西,能用商量的语气来提议,并愿意遵守同伴制定的规则。在游戏中,孩子知道处处要让自己的言行符合游戏的规则,否则会遭到拒绝。当孩子在游戏中以积极的心态学习,主动遵守游戏规则,并逐步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时,那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自觉遵守规则。因为行为自主才具有自觉性,出于内部动机的自我控制使孩子乐意执行规则。维果茨基说过:“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他的实际年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
(2)角色置换,学习理解他人。
美国心理学家Hartup指出:“接近同伴,得到同伴的接受并进行积极的相互影响,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太阳”地位,使得他们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我们可以在游戏中,特别是通过表演游戏,如“乘车购物”“两羊过桥”等让儿童扮演不同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察同伴的真正需求和情感,学习站在不同角度处理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待人接物。歌德说得好:“要求旁人都合我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我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这样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学会为人处事之道。”
【案例3】学会交朋友
1、热身:游戏——“镜中我”。学生两个一组,A做动作,B模仿。
提问A:你看到了什么?——我怎么做,他怎么做。提问B:你做动作时怎么想的?——他怎么做,我怎么做。
2、看图听故事:《镜子里的小花猫》,思考:镜子里的小花猫为何那样凶?讨论:如果你是小花猫,你会怎样说,怎样做?为什么?小结: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3、情境表演:小动物找朋友。(“大灰狼”和“小山羊”分别去找朋友,“大灰狼”没找到朋友,“小山羊”找到了朋友。)
分组讨论:1、为什么“大灰狼”没找到朋友,“小山羊”找到了朋友。)
汇报感悟:像小山羊那样真诚、善良、友好、礼貌,才能交到好朋友。
4、训练: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想一想,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想和新邻居做朋友,该怎么办?
5、总结:要想交到好朋友,就要对别人真诚相待。常常微笑、语言亲切、乐于助人、有礼有节,这样才能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通过上面的游戏,学生发现了受欢迎的行为特征是行为举止得体,喜欢与人合作、帮助他人,同情心强烈等。学生学着去正确认识同伴关系,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适当的服从,在游戏中多考虑小伙伴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或看法,缩小彼此间的距离,提高人际适应性;学会分享和互助,在游戏中与同伴共同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并通过伙伴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协助、服务精神。特别是在竞赛性游戏中千万要避免喊一些“漏油”等口号,正确认识“靠自己拼博”和“为他人喝彩”一样重要。
三、引导评价游戏,学会互动交往。
民主型的教师,能有效地建立起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使教育有效地渗透群体心理之中,学生人际间的关系能正常发展起来。作为教师,要强化自身“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热爱关心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对孩子间的交往要以积极评价为主,因为心理研究表明低段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我们应结合游戏情境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评价其与同伴交往时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学习一些交往技巧,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案例4】洋洋哭了
一组小朋友在玩“木头人”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洋洋玩着玩着,跑出了线外。游戏小组长请他站在边上,呆会儿再玩。于是,洋洋就哭了。小朋友议论纷纷,有的安慰洋洋,有的在劝说小组长。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柯尔伯格提出的角色采择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不妨引导学生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来评一评、议一议:这时的洋洋该怎么办?
小组长又该如何帮助身边的小伙伴?通过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客观的对他人的评价,大家觉得洋洋应该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先听从小组长的安排,然后可以向小组长说明自己愿意遵守规则,请求允许他再参加游戏。对于游戏小组长,大家对他说的是:“如果给予小伙伴一个改错的机会,那会更好地解决发生的问题。老师还可以告诉学生要学会恰当的赞赏,“赞美如阳光”,在游戏中对同伴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你真行!”让赞美在调和人际关系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实践证明,在小学低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通过游戏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可提供孩子练习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人际智能,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只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坚信我们的孩子会健康成长,21世纪会是更加光辉灿烂的“儿童世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2002-9-25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班华.心育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赖志奎,方善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 上一篇:剖析财务会计目标
- 下一篇:青少年明星崇拜的启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