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罚的应用
时间:2022-05-06 05:16:00
导语:学校教育罚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对于学校教育中“惩罚”这一教育手段的运用,学校、社会都有很大的争议。本文根据教育实践,力图从尊重学生,促进学生成长这个角度出发,总结学校教育中“惩罚”这一教育手段运用应注意的四个方面:罚之有时(1、及时性;2、适时性: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罚之有度(1、进退有度:忌把话说绝;2、因人而异),罚之有理(1、平等性2、针对性:对事不对人),罚之有情。使教育中的“惩罚”,成为催促学生奋进的一只号角。
关键词:罚之有时;罚之有度;罚之有理;罚之有情
我们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番情景:办公室里,教师“怒发冲冠”,学生“昂首挺胸”……反省自己过去,也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结果是自己劳心劳力,学生无动于衷。我也很困惑,难道在提倡人性化教育的今天,学生只能生活在教师精心维系的蜜罐里?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只能视“罚”为红牌警告、高压线吗?这种“只放糖不放盐”的教育真能培养出能经风雪的“祖国的花朵”吗?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我觉得,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惩罚。
但我们又得区分必要的“惩罚”和一般意义上的“体罚”。我想,烟头烫学生的身体、肆意暴打学生的面颊、随意将犯错误的学生赶出教室等行为是对惩罚的误解。“罚”的意思是清楚的,就是采取一些让教育对象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乃至痛苦的措施,让他产生损失感,失落感,期望他对自己的原有的行为和想法感到痛心、后悔,促使他发生改变的意向。心理学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不可或缺。
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说:“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教育和惩罚,是聪明的辨证法。爱学生要学会科学地爱,理智地爱,做一位有理性的教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是永远学习不完的科学。
那么,怎么样的“惩罚”才能既跳出“体罚”的魔圈又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呢。我在教育实践中觉得,运用“惩罚”这一教育手段,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罚之有时
罚之有时首先应该注意“惩罚”的及时性原则。对学生的违禁行为实施的惩罚越早越好。如果惩罚同学生的错误行为同时进行,则学生的这种违禁行为一开始就同焦虑、恐惧相联。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当这种条件反射一形成,这些行为本身就会导致焦虑或恐惧,从而使得学生为避免焦虑或恐惧就不得不及早终止违禁行为。如摸电源会触电一样,这时的违禁行为与惩罚是同时发生的,学生一开始就受到了惩罚,从而很快终止违禁行为。
我们经常以忙为理由,对学生的错误往往会拖上一段时间,这样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制止并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事实往往是这样的,尽管行为的结果是受到惩罚而体验到痛苦,但如果过程是吸引人的,则这种行为下次继续发生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其次,就是还应该注意“惩罚”的适时性原则。适时性说明白些也就是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心态来处理学生的错误。一般晚放学前不惩罚学生,一天的劳累,使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去思考惩罚的真正意义,往往在别人的误导下,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不能正确对待。周末休息日前不惩罚学生,但可以提醒学生回去思考这个问题,下周拿出个观点来。因为周末应该还给学生好好休息,还有周末学生会接触许多不同层次人,这些人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容易误导学生。还有每天早晨八点之前尽量不批评惩罚学生,因为此时学生尚未进入最佳思考状态,易冲动等。
当然,教师自己在酒后、生气、情绪不稳定时,也不要去惩罚学生,这样,教师容易冲动,“罚重于过”。
二、罚之有度
度,是惩罚教育的重要要素。否则就会改变性质,“惩罚”容易转变成“体罚”。惩罚要在尊重学生尊严的前提下为之,取得学生的理性配合。
“罚之有度”首先应该是进退有度。一般说来,学生犯一些错误大都是无意的。教师在批评甚至处罚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改进余地,要给他们找个“台阶”下,以利于今后改正。教师批评学生时虽然“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也“该歇手时就歇手”。绝不应该采用过度的批评和处罚方式。有些教师因为学生上课讲话就让学生站在办公室里好长一段时间称之为“面壁思过”,其实就是罚之无度,没有把握好处罚的分寸了。
“罚之有度”还应体现在“惩罚”应该因人而异。批评的力度、方式等一定要谨慎,特别注意因人而异。心理学家和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总结出了一些针对不同学生的批评方法。例如:
对属于不可遏制型的胆汁质学生——“冷”处理后回马枪法、逐步推进法等。
对属于活泼型的多血质学生——频繁提醒法、深刻印象轰击法等。
对属于安静型的黏液质学生——耐心说服法、逼上梁山式紧盯法等。
对属于抑制型的抑郁质学生——暗示法、和风细雨式谈话法等。
能否有效地、因人而异地批评学生,往往是教师的成熟度和沟通水准的真正体现。
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惩罚的强度达到刚能唤起所需要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时是最理想的。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一句暗示就可以了。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不守纪律时,老师停顿一下,用眼睛盯着他几秒钟,或者向这位学生提问,往往就可制止学生的违禁行为,而不需要再去训斥一通,这就是一种适度的惩罚策略,体现了惩罚的艺术。
三、罚之有理
“罚之有理”首先应该体现平等性原则。在批评学生时,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对差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往往是“罚重于过”;而对于好学生的错误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是“视而不见”。有时我们会自己安慰自己,我们眼中的好学生,犯错误只是一时糊涂,而那些我们眼中的差生,显然,是“累犯”,“姑息”不得。很显然,这种不平等的态度会导致学生对于惩罚不以为然,批评惩罚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产极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在运用惩罚这种手段时,要一视同仁,没有偏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只有如此,惩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威力。
其次,“罚之有理”还应该体现针对性原则。在惩罚学生时,教师经常犯的毛病就是在发现学生犯错误之后,将他以前犯的错误都翻出来,前后联系,越想越气,结果往往没有掌握好批评的力度,惩罚过度,对学生造成伤害。注意惩罚的针对性,还要尽量避免在自己情绪不好时批评惩罚学生,因为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往往会将在其他地方所受的气发泄到学生身上,结果使学生受到的远远超过他所犯错误应该得到的批评惩罚。
惩罚学生时,特别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地给学生作出榜样: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尊重别人的人格永远是做人的重要准则。教师可以说:“你错了”,“你不对”,“你犯了严重的错误”等等。但是,像“怎么这么笨!”“你的脑子怎么一直不开窍!”“你脑子有病啊?”之类的说法,全都应该列入教师“绝对忌语”之中。
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一般应讲清道理,告诉学生他的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惩罚效果要好。
心理学家帕克等人的研究表明,单独讲清道理比单独使用惩罚更有效,但都不如两者结合使用时的效果好。
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愈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愈强烈。说理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受惩罚者进一步体验到认知上的不协调,从而增大态度转变的心理压力。
比如有些学校每个学期结束之后,都要组织教师检查各班课桌椅等公物的损坏情况,然后在下个学期开学初让损坏公物的同学赔偿。但这样做并不会减少课桌椅等公物的损坏。学校应在学期结束之前,提早组织力量进行检查,让学生亲眼目睹检查过程,及时赔偿,同时各班开展“爱护公物”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道理,营造人人爱护公物的良好氛围,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破坏行为才会有所约束。
四、罚之有情
有人说,爱是最好的老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若是在惩罚学生的过程中,能适当运用情感,那将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院里散步,发现有人不守寺规——翻墙出去游玩,因为墙角有一张椅子。老禅师想了想,把椅子搬开,自己蹲在原处等小和尚回来。不多久,果然有人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落地时,小和尚才发现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顿时目瞪口呆,而老禅师语重心长地说:“夜深了,快点加件袈裟吧。”从此,再也没有人翻墙出去玩了。老禅师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是以一位师傅对徒弟的宽容和爱护感动了小和尚,使他们不再敢违反寺规了。
以前我有个学生小凯从不爱惜书本,乱涂乱画,书面整个儿是“脏乱差”。再看看书角,千层卷万层毛,活像一个小“非洲茅屋”。怎么办?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提议将两个人的书换用,期末换回来,并且相约双方好好爱惜对方的书。到学期结束时,这位学生果然将课本保存的非常完好。试想,如果我只是用说理或者批评的方法,或许也会有效果,但学生内心可能就会留下一些阴影。
无论是古代那位老禅师对徒弟还是我对学生,惩罚中带着深情,我想,不是可以将这称之为“爱的惩罚”吗?
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门艺术。只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时,罚之有度,罚之有理,罚之有情,使用一些充满麻辣味的“爱的惩罚”又有何妨!
参考文献:
[1]《给班主任的100条新建议》孙玉洁主编开明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齐学红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2005年6月第4版
[4]《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 上一篇:小议乡村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 下一篇:小议物理教师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