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乡村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时间:2022-05-06 05:15:00
导语:小议乡村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广泛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大面积提高
[关键词]:激发培养动机热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现阶段,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农村学生到学校读书漫无目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糊糊涂涂地打发时光,学习上松松垮垮,敷衍应付,毫无上进心,细究原因就是缺乏明确长远的学习动机。因此,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呢?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一、让学生树立理想,把握学习目标
目标如航灯,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奋勇当先,永不畏缩。我们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在今年上半年中考前夕,很多学生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考不上高中,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一次题为“把握命运、前途光明”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我引导学生朗读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接着,10位同学先后上台讲了:司马迁发愤撰《史记》;闻鸡起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十个小故事,从这些名人身上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迪,明确了“欲成才需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求知欲是对知识的热烈探求,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映。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的重要表现。一般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求知欲。求知欲的基础是对知识的热爱,是对知识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刻理解,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阐述知识的意义与价值,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向学生阐述知识在建设精神文明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可强调、突出知识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职能,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工艺日趋结合,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全面的才能。
三、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成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可以培养、巩固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在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对学生多作肯定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没有比能得到老师的夸奖更能鼓舞人心的了。在我的调查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了这一点。他们说:“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特别畅快,学习劲头就特别足。”这说明了表扬和鼓励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评价要及时。这样,评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评价对学生产生清晰而深刻的印象。第二,评价要恰如其分,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产生权威感和信任感。否则,评价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走向反面。第三,评价要具体化。教师应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应当首先指出其优点,然后再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勉励其改之。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进一步学好的信心,同时产生努力改正不足的愿望。第四,评价要多样化。因为每个学生的优点都不可能一样,他们的进步大小也不可能一样,所以,在评价时应力求避免用单一的、呆板的评语,而应当使用各种生动而贴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具备很多长处,有不少进步,使他们确信他们还能做得更好。
其次,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方法是教育教学材料难易要适当,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跳起来摘的果子比捡起来的好吃”,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跳起来摘果子,就得准备各种各样的“果子”。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摘果子”成功的满足感和“吃果子”的喜悦感。
再次,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方法是因材施教。要做到这点必须懂得区别对待的原则。首先要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一般说来,对学习好的学生应该“苛刻”一点,对他们要“严要求,高标准”,但是不能缺乏鼓励,要鼓励他们冒尖,好上加好。对学习中等的学生应该鼓励和敦促兼而有之。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有特别的耐心和指导。一方面,他们往往自卑感较强,所以要特别关心他们,要照顾好他们的情绪。比如,课堂上要有机会让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问题,而且问题不宜太难。这样他们就容易答对,从而获得成功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积极性。如果对老师的问题答不上来,就不要强迫他回答,可以让他先坐下思考一会再回答,或回答另一个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能帮助他理解问题,并加深他对问题的印象,另一方面,不至于伤害他的自尊心,影响他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不仅要有方法,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
四、适当地组织竞赛,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竞赛正是利用了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而成为激发学生外在动机形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组织得好的竞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登攀等好的思想品德;不仅能够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外在动机,而且能够作为一种鼓励进取、反对懈怠的诱因去调动学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使之活跃和强烈起来。
但是,竞赛只能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辅助性的手段,不能夸大它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等,竞赛的指标不易做到恰当,因而不能企图通过频繁的不断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谋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竞赛的作用和意义,既不能低估,也不能夸大,关键在于如何适当而又妥善地组织竞赛。
怎样有效地发挥竞赛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呢?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对竞赛的认识。要教育学生克服单纯的“竞争”心理,使竞赛成为激励学生集体责任感的一种手段。竞赛后要针对不同类型结果的学生进行集体的和个别的教育,以使学生正确的动机得以强化,错误的动机得以及时纠正。
第二,竞赛的类型和方式要多样,次数要适量。类型可以有文化的,文艺的,体育的,劳动的等;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或活动性的等。次数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过多。要通盘考虑,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都有在竞赛中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都有取胜的可能。
第三,竞赛应体现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要把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纳入到竞赛之中。不仅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的应受到鼓励,那些有了进步的后进者也都应得到表彰。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老师可以否定学生的现在,但绝不可否定他的未来。
在大讲特讲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我们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深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参考文献:
1、《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齐学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给班主任的100条建议〉〉孙玉洁开明出版社
3、《初中生心理辅导》孙义农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上一篇:小议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应善于倾听
- 下一篇:学校教育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