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技术与学生学习形式的变革

时间:2022-05-06 11:16:00

导语:当前教育技术与学生学习形式的变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教育技术与学生学习形式的变革

【内容摘要】:世界各国都把学会学习作为重要教育改革的方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使学习方式产生具大的变革,多媒体计算机具备趣味性、交互性及网络性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方式变革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1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1现代教育技术概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提出有关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这个定义的特点:

1.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2.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3.强调教育技术的研究要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应用只有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它能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

第二个优势是教学信息的超文本方式。

第三个优势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第四个优势是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

第五个优势就是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第六个优势是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1.2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教育技术在教学、生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都应该学习并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去影响和促进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教育技术对学习生活影响具体有:

1、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面对广泛、多元的阅读对象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开放性特点日益突出。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BBS论坛等网络平台,学生的阅读对象就不会局限于教师,不会单一地来自教育内部。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一个作文帖子,老师、同学、家长及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该学生将接收到海量的读者的建议、赞美、批评……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并且领略到写作是有回应的,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启发引导,探索思路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学生的信息应用水平和综合能力,学生不再是学习用电脑,而是用电脑学习,成了真正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地位价值,从而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者。

3、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和重要标志。新世纪的教学必将采用现代教学技术,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学的手段,除了使用传统的信息载体外,主要使用投影、幻灯、录音等常规电教媒体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观念的统帅下,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综合了视听技术与计算机两者的优势,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不仅在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理解掌握词句,训练朗读、背诵和语感,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企及的优势,而且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起了促进作用。语文教材将不再局限于文字印刷品,而是集书本、磁盘、磁带、录像、光盘等于一体的“立体教材”,并进而发展成为集文字、图形、音像于一身的电子教材。现代教学技术、现代教学手段所产生的整体联动效应还将连锁带出并推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等一系列变化。存在决定意识,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物。现代教育技术和动用还将有力地促进教学观从传统教育教学向现代教育教学转化,从而促进教学现代化工程的早日实现。

4、在德育方面,利用多媒体,就可以避免单纯的口头说教,避免枯燥乏味而失去教育的效果。教师和学生进行德育交流的时候,教师应一改传统的说教,可以利用教育技术即多媒体来开展。例如用电脑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或利用计算机创建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说心理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波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那么,怎样转变呢?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爱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自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应该承认,作为学习方式,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第一,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位;第二,他主学习要不断转向自主学习,他主学习是一种过渡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向。对他主学习的这样定位和定向是正确发挥他主学习价值和作用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人性健康发展的保证。遗憾的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他主学习这一方式,从而使学习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并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次课程改革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那么,自主学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呢?我们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以下三方面含义。

第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自主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第二,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除有特殊原因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这是独立学习立论的基本依据。由于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或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需要克服的地方。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对待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

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共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立学习的重要因素。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从不同推度提出来的,相对于接受性学习,它们在适应范围和学习层次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为叙述方便,我们把三种学习统称为发现性学习)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问题性。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是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无从研究。总之,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

第二,过程性。结论和过程是学习和认识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相对而言,接受性学习重结论,发现性学习重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征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发现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语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的。

第三,开放性。开放与封闭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对矛盾。接受性学习是一种封闭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单一化、学习过程程序化、学习评价标准化;发现性学习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发现性学习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发现性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发现性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瞑径,其评价具有开放性。实际上,对于发现性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问题的开放性,要允许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的,而是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的,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也逐步深入到课堂。它不仅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摸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使学习方式产生具大变革。多媒体体计算机具备趣味性、交互性及网络性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觉被动接受知识,视觉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能轻松实现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再现功能,使得知识呈现方式多样化,具有较强的视听冲击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静态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加上鲜艳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直观的图形及和谐的声音使枯燥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使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中,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的卡通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然后创设了一个小白兔因不守时而错过春游的故事情境,深深吸引住学生,从而使学生明白了掌握时间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探究后面的知识。

再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运用多媒体将各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分离出来,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面在体上”这一特性,让学生在乐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过去的教学,大多数学课堂教学摸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是将知识、技能分解,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代替学生思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方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让自主探索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计算机引入数学教学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教师利用教育教学平台,让学生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角色自然而然地演变为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主动获取知识,更有利于让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如在低年级进位加法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探究的对象,提供探索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大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再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直接给出公式让学生去背熟,这样学生只能死记住结果,而失去了探究的机会,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圆锥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在探究中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这一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提供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以往的教学只能局限于“一对全体”这一单一摸式;运用多媒体还可以用“一对一”的人机交互方式补充。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选择自已的学习伙伴相互交流,课堂上信息交互的机会大为增加。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合作除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外,还有网络世界的虚拟合作的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环境和条件,调动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培养知识建构的多种途径,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手段。

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跳不出教材这一狭窄的空间,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课堂上,教师面对着生提出的“始料不及”的问题,常常“应接不暇”或“无言以对”,教师和学生都显得很被动,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上网浏览搜集信息,下载相关内容,并填写信息卡。使小小的世界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连,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资源库提供了针对性的海量素材,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和不可比拟的。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数”前,我让学生收集数据。有的学生通过报刊杂志获得,有的同学通过上网查询。学生对大数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非常轻松。课堂上学生汇报整理过的信息进行交流,这种“课前”查询式的探索,将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开始,经常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主动搜集信息的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学生所受的教育不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大时代性的变革。

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良好技术支持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了具大的变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极大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这不仅是基础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科学发展对未来新型人才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来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指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去寻求所需的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2000.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廖肇银.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J].江西教育.2003(11).

4、谭顶良等.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J].南京师大学报.2004(1).

5、沈超..合作学习?教育新理念与实践(基础篇)[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9

6、《课程改革: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肖川

7、《关于网络教学摸式与常规教学摸式》

8、《探究式教学摸式与现代教育技术》

9、《教育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