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资源流失存在的疑问及策略
时间:2022-05-06 10:03:00
导语:农村教育资源流失存在的疑问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农业人口比例大和农村教育滞后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04年笔者参与了厦门大学财政系农村经济调查组,考察了河北和宁夏的农村教育情况,深感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并已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本调查报告拟对目前表征明显的有关农村教育资源流失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作以描述剖析,以期引起更多人士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共同为中国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育投入,多层次办学
一.农村教育资源流失现状
1.农民承担的巨大的教育成本与实际获益差异过大.
当今中国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制度性难题与困境。无论基础亦或高等教育,农民都直接承担着从学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本,教育产业化又让农村大部分资金以教育投资的形式流向城市,而出去的人才因为缺少利益驱动而不愿返回农村服务,农村付出了资金和人才的成本,最终取得“丰收”的却是城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年初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2%,而县乡两级负担的87%基本上都直接来自农民——实际上,农民几乎直接承担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培养成本,1999年6月中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的教育产业化又让农村的教育成本压力雪上加霜。同时在教育系统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城市为中心的制度化过程中,资金以教育投资的形式流向城市,最优秀的智力资源也通过高等教育这条路径走出农村。为了支撑孩子上学,家里的劳力到城里打工赚钱,劳动力资源也流入城市,结果赚回来的钱又会以教育投资的形式返回到城市。这几个循环中,资金、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流向了城市,农村仅仅留下了贫瘠的土地和绝望的炊烟。从整体上说,如果农村教育不能对本地区的经济改善和文化建设起到显著作用,将只能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成为向城市输送人才的基地。而本地急需的各类人才,既得不到培养,还会被不断淘空。这样下去,地方政府怎么会有加大教育投资的动力呢?有志改变家乡面貌的有实力的企业家们,也将缺乏投资家乡教育的动力。
2.现行教育体制使农村成了培养人才的“白干队”
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为农村”培养人才。.一大批“农村贵族”开始涌现.因为从小到大被全家“重点保护”,希望孩子能最终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这些学生基本上不干任何农活,结果是,大学没有考上,在农村自食其力的本领也没学到,种田不会了,其他的谋生技能也没有得到训练。这个制度设计中,农村大学生进城有着充足的利益驱动机制,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制度安排中缺乏利益驱动机制促使进城的大学生回乡为农村经济服务,有去无回的现实正好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相矛盾——这是典型的市场失效,成本与收益不能对称,需求与目标错位,斥贫趋富。而且,正如有些专家指出的是,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新“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些人看到市场经济初期个别暴发户没读几年书,就能挣大钱,认为农村孩子读书不需多,认识几个字,会拨弄计算器算算帐就行了。十几岁的娃娃一年拉扯几头牛、羊、一群鸡鸭鹅,或摆个小地摊、当个小商贩什么的,或进城当个小临时工、打打工等等,便可自己养活自己,而多读一年书呢?少则花几百元,多则要花几千元或上万元。多读一年书就少挣一年钱,大学毕业了又怕他们找不到好工作,还得借钱为他们“找路子”.因此,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的思想束缚了好多的农民,造成小学生毕业率徘徊在90%左右,初中生辍学率上升至30%左右.这样下去,贫血的农村经济总有一天会被拖垮,农民受伤害的心总有一天会疲惫,没有利益驱动的农村教育也总有一天会停止供应免费的午餐。农民不在支持教育不再把钱投入到教育消费中。而且在市场经济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农民们一旦认定教育投资是一项“赔本生意”,坚持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寻找新的出路,那将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致命的威胁。
3.城乡教育的资本转移使农村经济出现倒退现象.
有调查表明,几年来农民收入一直在下滑,每年农村收入要减少4000个亿,其中含有流失的教育资本,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不言而喻,也是农村经济失去活力的一种表现.在中国农村盛传一种奇怪的理论,称之为“经济与教育的反比原理”:据一项调查表明,在一个村子里,努力使自己孩子不断升学的家庭,都负债累累,是村子里最穷的!在一个不太富裕的村镇,一个村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越高,这个村的经济排名也就越靠后;一户人家的孩子书读得越“高”,这户人家的经济状况也就越不济∶教育是农村发展致富的重要条件,但在现实情况中,这个条件似乎被异化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致富的条件,致使农村陷入了“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二难境地,教育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条越挣越紧的铁链。同时农村教育筛选出来的人才进了城,淘汰下来的众多人力资源留在了农村,数量供给充裕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往往伴随着低素质。据统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了农村庞大的低水平剩余劳动力市场.
4.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更加剧了农民的负担。
1999年底出版的《中国青年报》披露了一份关于中国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多所高校2000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这些学生里,28%来自北京,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城镇,18%来自农村,城乡大学生之比是4:1。我国城乡人口之比差不多是2:8,那么,农村人和城市人上大学的机会之比就是1:16,为了上大学,农村孩子要付出比城里孩子更多的努力。所以在农村里就流行着这样的逻辑:为了上大学,就得拼命挤进重点高中,为了挤进重点高中,就要多交更多的钱.这让本已不堪重负的农民雪上加霜.较好的人力资本伴随着教育资金流向城市,在调查中,就有一家的孩子考重点高中只差4分,就要拿两千块的所谓的”赞助费”.家长还在为是否让儿子继续读下去而苦恼.
二.农村教育资源流失的原因:
1.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需要相脱离
我认为,现在农村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即除了不断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外,再没有其他的功能。但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这种以不断升学为目标的农村教育,根本不能与城市匹敌。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农村教育很少体现农村的特点,很难满足农村的特殊要求。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农村中学毕业生普遍欠缺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行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为了农村”培养人才。这样的农村教育,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能真正起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已严重落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亟需改革。因此,让教材适合农村则是重要的,让教育适合农村是更重要的。如果不对农村的教育体制和目标做根本反省并实行重大改革的话,“易懂”的乡土教材,恐怕只会使农村的孩子们离现代化更远。
2.评价机制不合理导致
素质教育的口号尽管喊了多年,广大农村的素质教育也取得不少成果,但始终没有真正摆脱考试这个指挥棒。第三次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来说,老师只喜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得到62.0%的被调查者的认同,这表明以考试为手段搞分为目标的教育状况并未未得到根本转变,农村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唯分论英雄”的旧观念继续执政,“考”的传统做法制约人.许多农村学校虽然存在乡本,校本教材,却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形同虚设.学生在校无法学到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如果无法继续升学的话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务农,所接受教育无法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3.农村教育投入不够,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
国家对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更少。我国初、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比约为80:16:1,而教育经费投入比则与此相反,约为1:3:52。据测算,我国中小学的在校生数占全世界的1/4,而其教育经费却只占全世界相应经费的1/145。在如此少的基础教育总经费中,财政性经费所占的比例(75%左右)又严重低于国际通常的比例(85%以上)。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此外,在原农村教育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取消之后,改革后的农业税却没有规定用于农村教育的相应比例和各级财政如何保证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这也使得农村教育投入失去了保障。同时造成农民负担的加重。
现行的教育收费标准,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已经远远超出了相对贫困的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两年中央推出国家助学贷款计划,但在一些农村落实尚未完全到位。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学费杀人”的现象,都说明了当前农民投资教育成本的确过高。而在高成本教育投资的背后,还存在着较大的教育投资风险。一方面,农村考生一旦成为“落榜者”,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连找对象、娶媳妇都成问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背景下,那些考入大学的农村孩子,一旦无法就业,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不少落榜的孩子回到农村,可谓是“既不想做农活,也做不了农活”。
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是以“乡(镇)统筹和村提留收费”的财政预算拨款为主、以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为辅的投入体制筹集的。所以,我国目前实行的“普九”义务教育实际上并非“义务”,农村学校的学杂费很高,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农民自己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义务”。根据调查,农户供养一个小学生一年需1000元,初中生约1400元,高中3年要交学校1万多元。这些费用是现金消费,并具有强制性、集中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农民家庭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些家庭因负担不起教育费用而致子女辍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农村教育资源流失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1.适应科教兴农需要,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认为,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人在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学校教育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他进一步对学校教育的内容作了界定,认为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和知识;二是继续学习先进技术、知识和做出创造性决策的能力。而后者正是学校教育对经济发展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因此,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途径,是发展“为了农村”的农村教育。
(1)转变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到为国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教学质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观念。才能使农村教育切实由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同时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
(2)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加强落实乡土教材的讲授。根据面向农业和农村的要求,对大多数不以升学为目标的农村青少年的教育,要在完成必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当地乡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可以满足他们就业需要的选修课。
(3)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重视基础性,又要兼顾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手抓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一手抓农业生产教育。要贴近农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引进和强化适应当地需要的职业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普通中、小学办出现代农村特色
普通中、小学办出现代农村教育特色,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流失问题的好办法。
首先是农村高中,其任务是为学生的升学和从业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而重点高中一般则定位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升学预备教育”。在21世纪农村高中办学中,有必要适应现代农村建设的需要办农村(或农业)教育特色学校。农村高中要从自身的地理位置、生源分布的实际出发,坚持恰当的办学、有效目标定位,发展面向三“农”(农业、农民、农村)的农村(或农业)特色教育,在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农村高中发展农村特色教育的定位,诸如把学校办成与三“农”相联系的德育基地、科技实验基地、文明窗口等,又如课程、教材、活动方式的改革,以及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为特色教育创设条件等做法,为农村高中确立了正确的办学方向。有些发达地区高中的先行经验表明,发展农村特色教育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办好一批高质量的农村示范学校的有效措施,是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其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初中和小学,也应有现代农村的教育特色。尤其是21世纪的农村中小学,其特色既要体现“农”字,还要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字。21世纪的农村中小学要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生产结构多样化,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多业发展的格局,社会发展快速走上现代化轨道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小学现代教育的目标,采取两个方面的操作措施:一是强化管理,力图在教学设施、师资建设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体现现代特色;二是强化科技、信息、语言、交往四大教育场境,为培养农村学生现代素质落实基础。农村中、小学只有既体现“农”字特色,又反映现代农村发展要求,才有利于培养出知农、爱农、为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面向全体农民,实行多形式和开放式办学
要解决农村教育资源流失问题,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素质,农村教育的对象就要面向全体农民,而不仅仅是面向少年儿童。而农村教育要面向全体农民,就必须重新构建农村教育体系,开放式发展农村教育。
(1)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教育时间、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克服单一化、集中化等简单化的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讲求实效与高效,使更多的成年人能够参与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中来。
(2)农利教三者密切结合,使农村学校与农村社会、农业科研单位、农户密切联系,使农村教育与现代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农村学校开门办学,如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可以三教同校,允许父女同堂、三代同堂等等;不断充实并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开展多层次(从学前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多方位(如普教、职教、成教以及各种专业方向)、多方式(包括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教学方式)的教育,使农村教育形成“成职普”、“初中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完整的立体网状结构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农村正在和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农村教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如果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教育传统与教育经验基本上是适应小农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的话,那么,当我国农村正在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激剧的变化,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进行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与时代使命.需要我们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坚持不懈的探索。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从更长远的角度,农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规格上要着眼于造就一代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农民,即促进现代化,为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现代化协调发展准备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99103.
[2]郭芳玲.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书育人,2003,(7):1214.
[3]李欣.农村教育投资系统改革刍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5):1215.
[4]李少元,任春荣.21世纪我国农村教育的深化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2(2):59.
[5]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 上一篇:非专业素质与老师专长拓展
- 下一篇:教师个人整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