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文化学思索
时间:2022-05-06 10:00:00
导语:教育的文化学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主要是在科学主义的片面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困境的背景下,谈教育文化学产生的必要性和它的主要观点,并初步分析了目前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及教育文化学给语文教育带来的一些重要启示。
[关键词]科学主义教育文化学生命
20世纪的一个时期曾是科学主宰一切的时代,因为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主宰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于是人们开始对科学顶礼膜拜,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迅速按照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并最终形成了以科技至上、工具理性等占有性为主导的个人主体思维方式。同样,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也按照科学的体系和方法来建构自己,它和人类的生存手段相联系,偏重技能教育,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和效率,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那么这种教育思维是否正确,或者说能否指引着人类走向理想的彼岸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从人类本身来看,人不仅有物质生存的需要,同时更是“文化的动物”[1]P146“智慧的物种”,人在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追寻自己: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他要关注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人作为人的本质需求。“正是基于这种要求,人才有超生命的需要。”[2]P146也就是说人类不仅有物质需要,在其灵魂深处更需要有精神支撑和归属感,要有其安身立命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这是人生命的底色。一个人只有有了人生信仰和精神追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充实状态,否则就会感到一切都空虚而没有意义,甚至会误入歧途。因此让人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建造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教育的本质任务之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人类也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世界都能满足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感到幸福。但是很显然在科学主义思维模式影响下的教育,虽然能够增强人们征服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但并没有解决人的精神追求问题。单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只能“使教育局限于知识的授受与技能、习惯的训导”,“降低教育的意义与层次,使教育应有的善善教化、人格的陶冶得不到彰显”。[3]P5很显然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生存技能的同时,却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一种片面发展的人。
其次,从科学本身来看,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解放、给社会创造了物质繁荣,但同时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的科学也给人带来了异化和灾难:不绝于耳的战争、自然生态的失衡、人的异化,似乎越是发展,人面临的困惑就越多。可以说人类在无限追求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同时渐渐迷失了自己:灵魂越来越没有了归属感、精神无处寄托,人与人之间共同认可的信念、道德标准,相守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少,只剩下效率、功用、可行性等冷冰冰的科学标尺和相互利用的关系。也就是说目前物质文明的增进与人们的精神愉悦并不成正比,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人们幸福感的全面增长,精神家园的迷失已经成为现代人痛苦的根源。
因此,在对单纯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至上思维所导致的全球性问题面前,人们不得不开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原来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它的发展需要积极价值观的支撑。精神家园的长期失落,已经使整个人类陷入了困境,人与文化的矛盾已经上升到了影响人类前途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人们开始重新追寻被自己忽视了几个世纪的文化精神,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人与文化的问题上,希望以此来解决人们普遍面临的道德、信仰、社会和生态的危机。于是人与文化的问题,开始成为当今哲学研究的主题,应时代的需求,教育文化学也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教育文化学就是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即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教育中的现象。前面提到过,人本身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他不仅需要获得生存技能,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提升和发展。所以教育不应该只和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即生存手段相联系,它的外延其实应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为人的教育。而教育文化学就是用文化抽象与文化整体的意象来看待学校教育,它站在一个较高的视野上,超越具体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透视教育的内存价值,把对教育的考察从“生存手段”转变为“生存本身”,即人的“实存”本身。也就是说它关注的不仅是教育的效率,更是思考教育对人的生存意义,从而把学校教育与整个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将教育看成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教育,教育所显现的意义才能与人的整个生存相关,人的成长、生活和人的生命的意义才能在教育中得到关怀和照亮。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的哲学意义。也就是说教育应显现生活,以人的全部存在为基础,这样的教育才符合人的本质规律,贴近人的真实生命,能够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文化的思维使我们摆脱了传统工具性的教育视野,让我们能够从人的实存状态来理解教育,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教育的本质。
传统的思维方式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但从文化的视野来看,它们却是统一在人的生命整体中的,并且精神是人整体生命的核心,没有精神生命的人,他的整体生命就会瓦解。其实当下教育的误读就在于分割了人的整体生命,由于对科学的盲目迷信而导致了一场文化的危机。因此,我们应该从传统科学主义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在人的文化图景总体性的大环境下另辟蹊径,从多彩的文化世界中为教育寻找新的立足点和内容。也就是说教育应当觉醒,回到生命的意义之中,因为只有追问生命价值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教育的最高目的的核心应该是要教育借助于文化,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使受教育者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体验生命之美,学会把握人生,从而走向成才。”[4]这才是人的教育的深层次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进一步解读语文教育,我们就会发现传统教学的许多弊端,尤其是在对语文学科的定位问题上。语文学科本属于社会人文学科,可以说它具有不同于自然学科的本质和使命,它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可以最终内化为人的素质进而影响人的终生发展。因此,语文教育不应该仅停留在语文技能知识的传授上,它应该尽显语文学科的深刻内蕴,体现人类价值,化育人性,它的任务更多的应是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塑造人的精神家园和灵魂,给人以精神上的支撑。也就是说,语文不仅是知的教育,更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因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定位在启蒙人的智慧和德性,促成人的智慧增长与丰富,促进生命的生长和发展上。但长期以来,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却丢掉了它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日益自然科学化。它放弃了对历史感和人文性的追求,将充盈着人类的主体精神和人性之美的‘作品’,抽干成事实与价值剥离的‘文本’,大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分割语文的灵与肉,演绎出文本拆解的技巧,以证明其知识的含量。这种用科学分析的方法肢解精神产品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对人文精神彻头彻尾的背叛,它使语文教育失去了它原来的模样,丧失了活力。
总之,现在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综合发展的文化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应该努力探索语文教育的最佳途径,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播种人类智慧,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以自己的教学智慧给学生缔造真正的教育生活,使他们发展的更为和谐、全面。
参考文献
[1][2]李小娟.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刁培萼.教育文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刁培萼.关于“人”字的解读与教育真谛的审视——献给智慧型教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
- 上一篇:提高综合素质做好实验教师
- 下一篇:学习委员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