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学与教改的道路诠释
时间:2022-05-04 08:28:00
导语:小议教学与教改的道路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教育教师边学边教更新认识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当教师,要始终坚持边学边教,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一个不能随时更新知识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学改革,在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要着眼于两者的结合、整合、融合、协调发展。通过实践去“优化”选择,不搞一种固定模式,不搞“一刀切”的做法,提倡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并给学校以较大的自主权、较多的灵活性和个性,以期打破僵局、走出新路。
1边学边教的教学之路
20世纪50年代末,我踏上了中医药教育之路,那正是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初创时期。我在大学学的是生物学,中医药学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需要加快补上中医药学这一课,才能进人教师角色,于是,如饥似渴地学习,边学边教成了我唯一的选择。我积极参加学校为青年教师举办的中医基础学习班,学习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等,并发奋自学中医药经典。当时的院长、著名中医学家李斯炽、著名医经学家吴掉仙等都亲自授课,引领我们进人中医药学这座博大精深的殿堂。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作为全国最早创办的4所中医学院之一,于1959年率先开办了中药学专业,我被分配到中药学系任教。但是,还没有正式走上讲堂,却获得了一个进人大自然课堂的机会,令我终生难忘。1960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首次中药资源普查,随普查队进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那时,环境条件异常艰苦,我们乘车翻过二郎山、折多山抵达甘孜。从甘孜到下面普查点大多不通公路,牧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州政府很关心普查队,给每个队员分配了一匹马。我们白天骑马挎枪翻山越岭开展调查及采集标本,夜晚住宿帐篷或藏胞民舍。我国的中药资源普查就是这样开始的。我运用所学的植物分类学知识辨认中药原植物,第一次看到野生的川贝母、冬虫夏草、大黄、羌活、雪莲花、察等药用动、植物。我深为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所感动,也使我更加真挚地热爱上中药学专业,建立起为之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中药学专业创办时,除了现成的古代本草文献之外,结合现代实际的中药学教材几乎都是空白,需要进行开创性的编写工作。在老一辈中药学专家凌一摆教授的主持下,我们编写出了崭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药学》。那时我刚20岁出头,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独自编写了《药用动物学讲义》,并首次在中医学院开设药用动物学课程。在其后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持边学边教的信念,先后执教过药用动物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学等。而对于药用动物学依然情有独钟,不懈地进行研究积累,于1993年主编出版了《药用动物学》本科教材,1996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优秀教材一等奖。我和我的同事们为中药学专业的开创和发展曾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至今仍然保持着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地位。
如果问我从教40年的体会,我会回答:永远不要以教师自居,要努力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要先当好学生再当先生,要边学边教,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我认为,一个不能随时更新知识的教师,就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自从进人高等中医药教育这条战线,我就像一名只知前进不知后退的战士,从未动摇过,更没有想到过退出这条战线。可以无愧地说,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于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对于中药学的学术发展,我做了力所能及的奉献。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有句名言:“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我亦感悟到,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办好教育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好教师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孜孜以求,自学不厌,诲人不倦。谈到治学,我崇尚一个“严”字,相信“严师出高徒”的格言。学生的一篇论文缺乏新意或文笔欠顺,我会要求学生反复修改,直到合格为止;一个实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会要求学生三番五次地去做,直到做出科学结论。所以,我的研究生们常议论说:“万老师追求完美,不敢马虎。”我也知道凡事不可过分求完美,但严要求、高标准则是做学问必须遵守的原则。在治学中,我还崇尚一个“实”字,即踏实、务实、有实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我所从事的学科是应用学科,要辨认药,要到野外考察,了解药用动、植物形态、生境、品种、栽培、采集、加工等知识,还要动手做实验,应用本草考证、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化学方法与技术去鉴定品种、评价质量,因此踏实、务实的作风是必须具备的品格。几十年来,为了考察四川出产的药材,我带领学生野外实习,几乎踏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出差到中药材的一些产区如云南、贵州、广西、黑龙江等地,也总不忘抽时间到野外去作药材资源调查,采集药材标本,这几乎已经成了我的一种职业习惯。因此,我带出来的学生,都得到了既“严”又“实”的学风锻炼,为他们的成才打下了基础。
2不断求索的教改之路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止境。而对于具有二千多年传统文化、具有独特学术理论体系的中医药学,并且刚刚开创的、才从师承传授教育为主转向正规学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教学改革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国前,虽然也曾试办过高等中医药教育,但那时在当局的压抑下艰难生存,并未留下多少经验遗产。所以,建国后起步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完全是开创性的。
回顾中医药教育40多年的历程,教改就像一条滚滚向前的河流,至少掀起过三次浪潮。从1956年全国首批4所中医学院创办至1966年“”之前,掀起了教改的第一波。那是一次开创性的、初步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定位的教改,带有鲜明的探索色彩。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已经注意到分化、结合和保持特色,其课程设置已经分别达到35门和28门之多,当然,借鉴西医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也是必然的选择。这一波开创性的教改,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第二波教改浪潮的兴起,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20年,这是一次开放式的规模宏大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整个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了活力。这一波教改,使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课程设置、管理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是一次取得丰硕成果的教改。新的一波教改,是在世纪之交兴起的,方兴未艾。这是在新形势下,面对科技现代化、经济市场化、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开展的,是在迎接新的挑战、强烈呼唤做好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的形势下开展的,具有更加深刻的内容和更高的目标。我坚信,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波浪式地推进,它不可能一墩而就、一劳永逸。
我于1983年出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正逢教改进人高潮之际,推进教改成为我的重要任务。在任副校长10多年的过程中,先后卞持进行了高等中医药教育按类招生分段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讨,面向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药类专业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与高等中医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探讨,21世纪初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并贯彻边探讨研究边付诸实践的原则,取得了多项实质性的教改成果,三次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里,我想以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改革为例来透视教改的艰巨性、复杂性。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保证。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如何把握中医与西医、经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议。从课程数量、学时比重、内容选择与整合观察,有人认为是重西医轻中医,重现代轻经典,重基础轻临床,亦有人持相反看法,因此始终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难以达成广泛的共识。更有人发出感慨激论,认为从目前的中医药课程设置来看,已是“中不中,西不西”,或者说“想姓中也姓不了”了,因而忧心忡忡,担心中医药失去特色,走向歧途。这是很现实、很尖锐并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在1986年也曾发表过一篇《论中医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化》的论文,探讨过这个“老大难”问题。当时,我以此为题,在四川省内向48个相关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课程设置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的关系,中医大科(内科)与小科(专科)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并提出了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按照不同人才类型设计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减少重复,通过试验,不搞“一刀切”,减轻学生负担等寻求“优化”的原则。如今近20年过去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优化”的问题依然摆在面前。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使两者结合、整合、融合、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不是个争主次、轻重的问题,因为这是时代的趋势,谁也无法逆转的。在解决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这个问题上,我主张通过试验去“优化”选择,不要搞一种固定模式,不要搞“一刀切”的做法,提倡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并给学校以较大的自主权,较多的灵活性和个性,这样或许能够打破僵局、走出新路。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一切教改都要落实到为学生讲好每一门课和每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掸精竭虑地为学生传授知识,并展现为人师表的人格风范。如果问我走上讲堂的最大体会,我会回答说:“备好课。”备课是教师深化知识、更新知识的过程,绝不可因熟悉而偷懒,因袭照搬,一定要在讲透基础内容的前提下跟踪学科的新进展,不断充实新内容,传递新信息,使学生更加受益。家里的人见我上课期间总是熬夜备课,很不理解,认为有些课都讲过几十遍了,怎么还像上新课一样,说我是讲了一辈子的课,备了一辈子的课。的确,“备好课”是我当教师的一贯信条。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人格的感染,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激发,新颖灵活教学方法的采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我进行过“中医药大学生学习方法现状调查”,并主编了一本《中医学习学》的书,帮助中医药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的学习与成才的关系,认识中医院校教学的特点,掌握中医药大学学习的特点和中医药专业的特点,明确中医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和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内容与要求,遵循正确的学习原则,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吸取古今名医成功的治学经验和成才经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大学学习任务,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中医药专门人才。这本探讨学习方法的书,已成为不少中医药院校师生的参考书,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也是我多年教学经验结晶的一部分。
2003年9月,《教育部关于表彰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的决定》号召:“高等学校广大教师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愿遵循这一号召,继续在教学与教改的道路上奋进,努力做出更多奉献,无愧于“名师”这一崇高的称号。
- 上一篇: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创新改革透析
- 下一篇:小议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