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两课教学的哲学伦理诠释
时间:2022-04-25 03:19:00
导语:小议两课教学的哲学伦理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两课”实践哲学伦理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两课”教学改革走实践战略之路所蕴含的哲学伦理精神,即实践的观点、遵循规律的观点和矛盾时立统一的观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时教育规律的伦理精神的真诚和对教育主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效果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两课”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两课”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大胆走实践战略之路,有益于增强“两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实施了“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方案。
一、走实践战略之路所依据的实践的观点,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人的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如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一原理要求“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社会实践,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因为“两课”教学的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了“两课”教学不可能孤立存在,必须立足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全局,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全面地看问题。正如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而走实践战略之路可以使“两课”教学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作用:
一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通过与社会的联系和社会调查,可以对我国的国情、近年来改革的成果、人民群众的心声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清形势、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尽早地成长成熟起来,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单纯的课堂教学因学时的限制、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的矛盾等等,不能全面地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既延长了教学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又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授课形式更好地服从于授课内容;也使间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和连续的、动态的课外教学达到了结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弥补了教材因时滞所造成的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充实了教学内容,介绍了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感,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沟通了师生感情,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地发现了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耳闻目睹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接触和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体验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甘苦和需要。因而可以学到在有限的书斋中无法学到的知识,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获得全面的检阅,并且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亲身感触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四是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了解情况、获取信息的观察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少了依赖性,发展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开拓创新勇气和创造精神。五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社会实践是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不仅能表现个体的才华,实现个体的归属动机、成就动机,完成有我实现的任务,而且有助于个体人生目标的完成,体现个体的存在及其社会价值,为学生自我实现和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
二、走实践战略之路所遵循的规律的观点.真挚地体现了对教育伦理精神的真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发展起决定的或支配的作用。规律具有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它同事物本身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这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也不顾人们的主观意志如何,规律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这一观点要求“两课”教学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可以接受或者排斥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转化为个体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但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统一过程,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后天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客体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苏联学者列昂节夫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基本参变量:学生与外部世界的广度、学生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层次和学生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构。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这三种参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质。因此,可以说,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辩证地实现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获得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思想政治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接着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协调运动,获得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正是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遵循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规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
三、走实践战略之路所展现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两课”教学对教育主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统一整体,但是它内部又包含着两个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部分、方面和趋势,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正如所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不论外因的作用多大,它只通过内因起作用,确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仍然是内因。这告诉我们“两课”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转化规律。这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外部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中,主体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方面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思想品德认识越深刻,思想品德情感就越有了理性的指导;情感的力量又有助于提高认识和坚定信念,思想品德意志越坚强,思想品德行为就越具有自觉性;而思想品德行为的良好实践,又能加深认识,激励情感、增强信念、锻炼意志,进而促进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是,由于外部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复杂性和主体内在心理因素的复杂性,有时知、情、信、意、行诸思想品德心理要素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并不平衡和相互适应.这就构成了诸因素之间的矛盾,只有在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才能逐步达到发展方向和水平上的平衡和适应,完成由思想政治品德认识行为的转化,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另一方面,是指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这个过程表现为“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接受外部影响~思想矛盾斗争“形成内部道德环境”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中,主体的思想矛盾斗争,成了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只有经过积极的内部思想矛盾斗争,才能导致积极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这说明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
遵循这一规律,要求“两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它事实上包括了对于个人本质上人性层面的关照和对于整个社会民族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吸收和拓展。从人性的角度上讲,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人格,在自身身临其境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得以个性化的张扬;在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精神的需求上,个体适应于社会民族的文化含量则是展现社会整体精神品格的重要前提。这样,对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就应该成为“两课”教学改革中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对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关注和养成。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着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个性化人格品质,使得任何个性在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上都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征,而且往往这种个性化的人格特征又是每一个人评价自身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每一个人自我欣赏的惟一前提,这种自我欣赏的心理对其自信心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证明,空泛的大道理固然无法从心灵上真实地吸引青年学生,即便是充斥着大量事实实例,教育方式也不能够真正让学生们身感同受。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把对青年学生们自身的人性特征的挖掘和体会当作艰苦的工作来做,时刻用理解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青年学生周围的事情,相信他们人性中的优点,理解他们人性中的弱点,真正明确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引导职能,通过社会实践和有的放矢的实践教育,努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对于高校“两课”教学的信任,才能使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主动思考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实践指导主体,真正实现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效,这是解决“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 上一篇:深究史料教学的作用与方法
- 下一篇:透析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