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透析
时间:2022-04-17 08:32:00
导语: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其具体应用中,因不同的情景和文化而产生不同的言语行为,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在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大文化”语篇多于“小文化”语篇,目标语(英语)文化语篇多于中国文化语篇。因此,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学得途径应该是:在教材中增加“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内容;文化内容应纳入考试范围;补充有关文化内容的阅读材料,观看影片,听专题讲座。
论文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英语教材;跨文化意识;文化学得
文化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是我们借以规范我们的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手段。每当语言用于交流语境中,它就在多方面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过去的英语教材内容更多关注语言形式,而不关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阶段,由教育部在2001年制订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总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特别强调交际能力。正如“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为了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流,我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涉及到许多文化内容以及其中外文化差异,这就必然需要我们的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下是笔者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03、2006、2007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至二册(上、下)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一些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学得途径。
一、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含义
在日常生活和语言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谈到语言与文化的话题。针对“语言”与“文化”这两个概念,许多中外专家早已从不同的角度给它们下了很多定义,在此不必逐一陈述。其中,下面的解释已经成为共识。譬如,语言是什么?语言最基本的含义是一套符号及其与那些被广大公众利用和理解的,与符号相结合的规则。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供人们分享的总的生活方式。文化可以被划分为“大文化”,即“成就文化”(achievementculture)和“小文化”,即“行为文化”(behaviorculture)。前者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指的是教育、历史、地理、法律惯例、文学、艺术、音乐等因素;后者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其内含已经被扩大到指价值、信念、感知。Ⅲ其中“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按上述“大文化”和“小文化”的概念及其范围来划分,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包含“大文化”内容的语篇有:ACITYOFHEROES《英雄的城市》,文章描述了俄国城市圣彼得堡悠久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和历尽沧桑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THESOUNDSOFTHEWORLO~全世界的声音》,文章谈到全世界种类繁多的音乐形式,重点介绍了内含非裔美国人文化、歌词与旋律悲情而忧伤的布鲁斯音乐,还介绍了具有其他音乐风格的爵士乐、摇滚乐、希荷普、说唱乐,以及内含拉丁美洲风情、热情奔放的拉丁音乐;AMERICANCOUNTRYMUSIC《美国乡村音乐》,文章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流行于美国,多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爱情、亲情、友情、价值观等为主题的乡村音乐;NEWZEALAND《新西兰》,LIFEINNEWZEA—LAND~新西兰的生活》两篇文章先后介绍了新西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民族、语言、自然资源等;LAUGHINGMATTER《引人发笑的艺术》,文章介绍了喜剧和美国喜剧演员达斯汀·霍夫曼表演的滑稽戏以及中国的传统艺术相声;THEMEPARKS《主题公园》,,FETORIDE《体验兜风》,两篇文章均主要介绍了集娱乐与学习为一体的中同大陆的中华民族园、中国香港的海洋公园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迪斯尼乐园;MOD—ERNARCHITECTURE《现代建筑》,文章阐述了建筑学关注的是人造生活环境的观点,同时以中国北京的太和殿与天坛、欧洲的大教堂、美国纽约的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北京2008奥林匹克体育场为例,分别介绍了传统建筑、古代建筑、现代建筑的不同构造与风格;ENGLISHPOETRY《英语诗歌》,文章简单介绍了诗歌的特点以及中国诗人杜甫、李白、王维,还着重介绍了英国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约翰·多恩、约翰·弥尔顿、亚历山大·蒲柏、约翰·济慈、威廉·华兹华斯、乔治·戈登·拜伦、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及其作品;THEBRITISHISLES《不列颠群岛》,ENG-LAND,MYEⅣGⅣD《英格兰,我的英格兰》,两篇文章分别描述了不列颠群岛和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城的地理、历史、民族、语言、自然资源等;THEBIRTHOFMODERNPOETRY《现代诗歌的诞生》“,文章把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的自由诗与中国诗人自居易的《悲哉行》进行了对比;IRE—LAND:THEISLANDINTHEWEST《位于西部的岛屿——爱尔兰》,文章描述了爱尔兰的历史、地理、气候、人口、语言、货币及其自然风光;DESTI-NATIONS《旅游目的地》,文章详细介绍了巴西美丽的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奥地利南部的世界级滑雪胜地基茨比厄尔;THEAMERICANsouri4((美国南部》,文章描述了美国南部的苦难史以及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从一个在内战中被大火烧毁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多元文化的、繁荣的商业中心;THEBISONONTHEPLAINSOFAMERICA《美洲平原上的野牛》,文章描述了美洲平原上的生态环境、土著民族和当地濒临灭绝的猎物野牛;ROOTSOFCHI-NESECULTURE~中国文化的根基》。,文章介绍了四川省成都市附近的金沙遗址——古代蜀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包含“小文化”内容的语篇有:TABLE^LNERSATADINNERpaRr'''',1~宴会餐桌礼仪》”,文章介绍了正式的西式宴会的礼貌规矩;THEBIRTHOFAFESTIVAL~一个节日的诞生》”“,文章主要介绍了庆祝非裔美国人文化历史的宽扎节;ALONEINANTARCTICA《独游南极洲》。。,文章以第一人称形式记实性地自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美国老妇人为了庆祝自己的60大寿,独自到南极洲去体验了一次富有挑战和危险的旅行;BODYTALK《肢体语言》,文章介绍了各国的肢体语言因其文化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及意义;HAR—VESTFESrlVALS(丰收的节日》,文章介绍了印度庆祝大自然和丰收的“Onam”节,朝鲜及韩国庆祝丰收和祭拜祖先的“ChuSuk”节,中国庆祝财富和好运以及亲友团聚、共赏明月、品尝月饼的“中秋节”;ANIMALBODYLANGUAGE《动物的肢体语言》,文章介绍了狗、大象、海豚是如何通过它们特殊的肢体语言来给人类和它们自己传递信息的。
三、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关于文化内容存在的问题与教学对策
首先,纵观上述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内容后发现,教材中“大文化”语篇多于“小文化”语篇,目标语(英语)文化语篇多于中国文化语篇。其中具体表现为:1.反映“大文化”的语篇较多,例如历史民族文化、音乐文化、地域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文化、建筑文化、诗歌文化等,而反映“小文化”的语篇较少,例如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信念文化、语言文化等,尤其是有关信念文化的语篇甚少,仅有《独游南极洲》一篇;2.教材缺乏介绍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的语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查阅一些与所学语篇相关的中国文化内容进行对比学习,然后再去体会、欣赏中外文化。因“小文化”语篇较少的因素,教师还可以着重给学生拓展性地讲解一些有关“小文化”方面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课文TABLEMANNERSATADINNERPAPTY《宴会餐桌礼仪》时,笔者让学生用列图表的方式去比较正式的西式宴会与中式宴会或聚会的礼貌规矩:在西方,为某人健康祝酒时,要举杯,但不要碰杯;在中国许多地方的祝酒习俗则是要碰杯,而且还要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但西方人一般只是啜一口等。教学课文THEBIRTH0FAFESTIVAL(一个节日的诞生》时,笔者在给学生讲解代表非裔美国人文化历史的“宽扎节”之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中国节日的文章,课堂上抽查个别学生以口头作文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些自己熟习的节日,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泼水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随后让同学进行提问或讨论,课后,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全班学生各自完成一篇以节日为题的书面作文。针对课文ALONEINANT-ARCTICA((独游南极洲》,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的同时,特别要求学生用心去体会那位老妇人在旅途中面临恶劣的暴风雪气候,还独自一人在帐篷里点燃蜡烛,放声高唱“祝我生日快乐”时的情景,启发学生去赞赏她那种积极而乐观的生活态度。当学生再进一步阅读到老妇人的雪撬出了事故,腿受了重伤,但为了生存她挣扎着从冰雪里站了起来时,学生便会自发地为她那种勇敢而坚强的生活信念肃然起敬。由于这是一篇较深层次地反映美国文化及美国人的信念和价值观的文章,对于学生而言确实不易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对此,笔者给学生拓展性地讲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告诉学生美国民族是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而那些英雄人物的身上大多具备了很多令人尊敬的品质,例如坚强、勇敢、毅力、乐观、进取心等等。文章中那位老妇人的故事正好反映了美国人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特别是:美国人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认为人的力量是无限的,适者生存,寻求表达自我。从而,让学生明白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教学课文BODYTALK((肢体语言》时,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熟知的肢体语言。例如:每当人们把拇指和食指收圆表示OK的手势时,在日本,有人看见对方做这个手势,以为是金钱的意思;在法国,有人看见同样的手势,以为是零的意思;在巴西和德国,这个手势则表示不礼貌的举止;而在中国,这个手势可以表示同意对方的建议或表达某事一切就绪;等等。
其次,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1.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较多了解;2.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会恰当地用中国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如前所述,尤其是当笔者让学生口、笔头表达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泼水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时,很多学生不太清楚这些节日的来历或者某些相关的细节,尤其不知道有关中国人“过年”的民间传说与习俗。譬如:不知道远古时中国民问传说中的“夕”或“年”是一个凶恶的妖怪,它经常出来危害百姓,于是民间的千家万户在每年除夕前后才有了大扫除、放鞭炮、在门上贴红色春联的习俗,以此来表示驱邪消灾,辞旧迎新,烘托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生们更不知道大年初一还有走亲访友的习俗,初二是全家人供奉神明和祖先的日子,而初五(tR叫做“破五”)则是敬财神的日子;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代表中国年的十二生肖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等。另外,大多数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口笔头表达时,不会用中国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所谓“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人英语交流,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国英语主要构成包括音译词,借译词以及独特的句式和语篇。”例如,“幸运花结(goodluckknot)”,“窗花(redpaperdecorationsonthewindows)”,“剪纸(paper—cuts)”,“春联或红对联(redpaperorcouplets)”,“十二生肖(thecycleof12animals:rat,OX,tiger,hareorrabbit,dragon,snake,horse,ram,monkey,rooster,dogandpig)”,“燃放鞭炮(1ightingfirecrackers)”,“焰火(ifre—works)”,“年夜饭(theNewYearSEvesupper)”,“压岁钱(1uckyredenvelopeswithmoneyinside)”,“守/熬夜(stayingupallnight)”,“财神(theGodofwealth)”,“团圆日(atimeforreconciliation)”,“元宵节(TheFestivaloftheLanterns)”,“汤圆(TangYuanorYuanxiao,asweetdumplingmadeofriceflour)”,“傣族泼水节(DaiWater~SprinklingFesti。va1)”,“龙舟赛(dragonraces)”,“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1)”,“粽子(Zongzi,atraditionaldishofriceandfruitwrappedinbambooleaves)”,等等。对此,笔者适时向学生引荐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语篇,并要求学生用笔记本记录一些词句。
四、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学得途径
在我国的语言教学中,英语是作为一门外国语来进行教学。外语及其文化的学得是由我国的外语教学条件所决定的,也即主要通过没有自然语言环境的课堂教学来决定。然而,在目标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摆脱汉语及其文化的影响,况且如果只学习外国文化而忽略中国文化,那么也就无法去谈跨文化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言学习中,要实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学得这一目的,必然需要依靠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需要教材中有充实的中外文化内容。其中,教师的主导应该体现在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内容(包括明显的“大文化”内容和潜在的“小文化”内容)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要善于适时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比较、去欣赏、去接纳,培养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文化中求同存异,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从而养成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一名优秀的语言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比学生更有远见,教授语言不能仅限于教语言本身。一门优质的语言课程,其内容应该远远超越语言课程的内容…。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表现为:课内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课外能够博览群书,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则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一些反映“小文化”内容的语篇,同时再多容纳一些体现中围文化及其中国英语的语篇。笔者通过对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学得途径是:1.教材编写中应增加“小文化”内容,尤其是多一些反映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信念与价值观的语篇;2.教材内容多容纳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的语篇;3.引荐或规定学生补充阅读有关文化内容的语篇;4.把文化内容纳入考试的范围;5.在学校教学设备及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让学生观看一些反映中外文化题材的影片;6.聘请中外专家到学校举办有关中外文化的专题讲座。
总之,浯言与文化密切相关。由符号组合的语言因为有了文化的渗透,才使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一。结合教学实例,对教材中的目标语(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作为教材编撰者还是作为语言教师,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都必须为教学服务。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开辟许多语言与文化的学得途径,以便更好地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的需求。
- 上一篇:小议高职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的运用
- 下一篇:小议文化意识在双语教学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