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网络育人的主动权综述
时间:2022-04-06 08:29:00
导语:掌握网络育人的主动权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网络使德育信息国际化,使德育手段现代化,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但是网络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西方影响、黄色信息等消极因素。全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优势,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信息的管理与监控,运用立法手段保证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网络;机遇与挑战;育人;主动权
一、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于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利弊问题,我们必须用全面的、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来加以科学分析。总的来说,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一样,网络也像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一)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使德育信息国际化。由于网络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学校的“围墙”概念将逐步消失,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德育资源。特别是对于教育者,便捷获取国外德育思想、理论、方法创造了条件。
使德育手段现代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网上学校等功能的广泛应用,给德育手段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
有利于学生现代观念的形成。互联网连通了地球任意一个可以连通的角落。“鼠标一点,世界在你面前展开”。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人们可以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交往,并且,这种交往具有双向平等和非常便捷的特点。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开放意识、效率观念和全球的眼光。
有利于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新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以培养具有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个体,形成健康强大人格为终极目标。在网络社会,学生面对的虽然是一种虚拟世界,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考性,而且此时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无人监督的时空当中,对学生的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要求不是更低而是更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
(二)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西方势力的挑战。网络产生于信息化大国,发展于发达的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积极输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美国的“强权政治”在互联网上正演变为一种“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就语言来说,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不到1%,英文的影响力空前巨大。就内容来说,美国CBS、CNN、ABC等媒体的信息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信息量的100倍。这种由信息内容产生的地域性与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所导致的文化渗透,是当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倾斜的一个主要诱因。
道德价值导向能力的挑战。网络拓宽了人类的交往空间。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社会”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人与人的沟通和交往完全依赖网络,学生面对的不是父母、老师而是屏幕,与之交往的是隐藏在屏幕背后的“不在场”的人,导致人与人道德情感的冷漠。在网络社会,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已很难再用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来衡量和检验了,动摇了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行为准则。
黄色信息的挑战。由于在网络内传播者与观众可双向交流,信息量大,又鱼龙混杂,瑕瑜并存,黄色信息也在网络内泛滥。据美国的一次调查显示,网络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这些材料被查阅过600万次,平均每天可以收到1232个色情信息。学生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对黄惑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堕入“黄海”,后果不堪设想。
二、对策与思考
(一)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
作为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制作各种课件,使德育教育生动活泼;作为学校,可运用校园网络,设立师生联系电子信箱;作为县以上的教育网络,有关部门尽力建立有教育意义的网站,如建立一些适合学生浏览的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网站,让学生在网上消遣就受到教育;可以组织专家抓紧开发学校德育工作软件,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信息资源建设。
(二)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免疫力
面对网络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不让学生上网,不让学生接触的堵的办法是注定要失败的。惟一的选择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一是有针对性地在网下加强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二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强化学生的国家观念,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粉碎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弱化中国的美梦。三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对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三)切实加强对输出信息的管理和监控
可以借鉴国外的互联网管制经验,抵制信息源头,严密监控和检测互联网入口,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和防范;建立“网络警察”,规范网络行为,惩治网络犯罪,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青少年的接触。对此,目前不少国家采用的“过滤技术”,有效地将与色情有关的网站或搜寻关键字自动锁住。同时,加强对公共网吧的管理和对不良现象的打击力度,杜绝公共场所不良信息的传播。
(四)运用立法手段保证网络道德教育
为了根本解决由于网络不良对学生引起的诱惑,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网络法规,用以规范网络行为。由于我国的网络正在发展中,有关网络立法还没有纳入日程。1996年国务院曾发出通知要求对进入互联网络的计算机用户进行登记,以便加强管理。相信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运用法律手段避免网络犯罪行为,为学校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净化网络空间。
- 上一篇:小议中学化学多媒体教学技术
- 下一篇:谈论学生自己审查作文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