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奇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论文

时间:2022-12-17 11:14:00

导语:伊里奇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伊里奇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虚拟学校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追本溯源,虚拟学校构建的理念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虚拟学校两种基本模式——校外模式和校内模式的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阐明虚拟学校与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在教育资源、教学时空、教育模式、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

关键词:虚拟学校;学习网络理论;教育形式;英特网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整个世界都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学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因英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与学的作用、功能和重点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尽管学校并没有如伊里奇所希望的被保留,但是他的学习网络的理论却得以延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虚拟学校(virtualschool)的兴起可以说就是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与英特网结合的产物。与学习网络相比,它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教育形式。简单地说,虚拟学校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利用包括智能计算机在内地现代信息技术,模拟传统学校的现实环境与教育过程来开展教育活动的远程教育形式。

目前,一般将虚拟学校概括为两种基本的模式。校外模式着眼于完全不同于传统学校环境的教育服务,它主要为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学校里学习的人提供学习学术性课程的机会;校内模式则基本上是在学校内部提供教育服务。下面通过实例分别对这两种基本模式进行分析职称论文。

一、佛罗里达中学:校外虚拟学校

校外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有时在家有时在校学习的学生,只能够在家里学习的学生,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以及中途辍学者、短期学生,或者希望达到普通教育水平者,等等。到1999年中,在美国已经有19种不同的校外虚拟学校模式,佛罗里达中学(FloridaHighSchool,简称FHS)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所虚拟学校开设至今已经有十年以上的历史,提供了一系列在线虚拟的教育服务。

在佛罗里达州,提供在线教学最初是从两个县所在的各学区开始的。1996年,首先在一个县建立网校(WebSchool),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县也开始着手设计一所综合性的在线高中供多个学区使用。1996年,佛罗里达州教育部认识到了协作的重要性,对合作精神大加鼓励,并且其最初的努力业已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

教育者和行政管理人员一致认为,佛罗里达中学越来越为公众接受,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主要是基于其高质量的课程。而要提供高质量的课程,下列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网校建设队伍,一方面他们需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懂得在线课程和传递网上教学的独特方式。

第二,网上在线课程的设计必须考虑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即时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并同时提供在线指导。

第三,网校的所有发展,包括课程的设置、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等都必须严格地按照公认的统一标准进行。

第四,每门课程的表达方式,包括组织原则、相关的链接等都必须体现出网络的特点,力求达到生动、形象和无穷探究性。

第五,在学习内容和信息获取方式方面,所设计的课程软件包必须满足多种层次能力水平学习者的需要。

二、IBM学习村:校内虚拟学校

IBM学习村就是校内虚拟学校模式的一个实例。它是一个提供模块和数据库的在线平台。它支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并为指导教学、评价方案和相互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校内模式不断演进的例证。通过IBM学习村校内模式,虚拟学校将学校、教师和学生与更广泛的社区资源联系了起来,下面就是一些实例。

1.家庭和学校的交流联系。

南卡罗莱纳州的卡洛特麦克兰伯学区是这种类型的典型。在这个学区里,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传输进行团队作业。这种模式通过学生与来自社区的经核准的指导教师的在线讨论,将课堂延伸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并进一步强调了学习是生活的一个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只在课堂上发生的事件。

2.课程内容附加。

单单依靠英特网的连接并不足以构建一所学校或一个学区,只有英特网资源在与有特定学术目标的教学方法联系在一起时,才真正变得有用。在西维吉尼亚州,校内模式几乎渗透到了课堂内外的方方面面。IBM和西维吉尼亚州的教育部用英特网设计并实施了一些教学活动,让高中学生在达到学术性毕业标准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通过这些网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运用传统核心学科标准的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管理资源、团队协作、客户服务、谈判、资料评价及问题解决等技术。

3.专业发展和教育平等。

校内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具有促进作用。校内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允许世界范围内所有能够担当指导者的教师进入该系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作贡献。同时,技术也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达到专业发展的目标,例如,通过虚拟学校,那些参加“继续发展”网上培训的教师,在教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双语学生方面就积累了较为全面的教学经验;有经验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利用校内模式,根据新教师的首次教学经历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等等。

三、虚拟学校与伊里奇学习网络在构建理念上的一致性

作为一种与传统学校面貌截然不同的新型学校,虚拟学校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而作为一种以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学校”,它的许多特点与伊里奇所构建的学习网络是一致的。

1.教育资源:丰富性和共享性。

虚拟学校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不受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对入学者的国籍、年龄、身份、性别和身体条件没有严格的要求,也不存在种族和肤色的歧视,任何人在此都享有平等的学习权利。在虚拟学校学习还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学习进度,制定课程表,这使得更多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可以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学习者的范围被拓宽到最大,是真正全民全时空的大教育。

2.教学时空:延展化。

现实学校的时间安排通常存有两个弊端,其一是限定了教学时间的总量(每日、每周、每学期、整个学校教育期间皆是如此),其二是教育的低效率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学习网络的提出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限制,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受旧有时间的控制,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时间内任意安排教与学的活动,学生何时上课依个人特征来安排,因而时间的安排将趋于个性化,学生不再有统一的入学时间与毕业时间,不再有固定的修业年限、上下课时间,等等。因此,事实的结果是人的教育的绝对时间得以扩展。

3.教育模式:多样化。

虚拟学校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减少了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象,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实际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可以包括多媒体有声有色的报告,有影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功课可以是网上搜索电子文件、电子书籍。在个人电脑时间,老师有空照顾个人或小组。这样上课的模式,从黑板粉笔的年代一对多的“播音筒”模式,进入信息时代真正个人化一对一,或者多对多的“网络”模式。可以使学习更加人性化,有利于自学。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和程度来学习。

4.教学环境:虚拟化。

虚拟学校之所以为“虚拟”,在于传统学校日常所必需的校舍、教室、图书馆、科研设施等有形的硬件都被由多媒体技术生成的虚拟化的教学环境所替代。在兼具“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特点的虚拟化教学环境中,学习者的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对学习对象的感知,全方位地获取信息,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学习效果,弥补了传统学校课堂刺激单一化和平面化,不能同时满足视觉型学习者和听觉型学习者等不同类型学习者要求的缺陷。

5.教学方式:个别化。

与传统学校采取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化教学方式相反,虚拟学校采取的是一一对应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在传统学校,教师上课时必须同时面对数十名学生,因此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水平,只能搞“一刀切”。而在虚拟学校,每个终端前只有一位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个别、具体的指导,并随时对学生的提问和学习结果作出灵活、准确和迅速的回答与反馈。虚拟学校个别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

通过对虚拟学校的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与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因此,虚拟学校可以看作是学习网络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美]伊里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M].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

[2]傅建明主编.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美]嘉格伦著,万小器等译.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黄筱瀛.论虚拟学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学校的影响[J].教育科学,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