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培养引领人才途径论文
时间:2022-10-26 04:42:00
导语:高职教育培养引领人才途径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文教学与技术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引领人才进行了阐述,指出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把高等职业院校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
1“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属于第5级(高等教育)B类(职业耖育)教育。5B学制一般为2年--8年,“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行业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有一技之长、能胜任技术应用和智能操作等高技能职业岗位的“银领”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接受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要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就业,而不是升学或毕业后再进行培训、再教育才能胜任工作。
所以,就业教育或“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学校的声誉和生命力,归根结底是要靠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与实力,要靠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后做出的成绩”。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就是要看“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和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就其核心内容而言,就是看毕业生的质量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在当前高校新生录取工作仍实行按分数段、分批次进行的前提下,尽管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各种抱怨学生“基本素质”不够“好”的理由,但人们至少在理念上要端正两点认识:1)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以“社会本位”为基础,兼顾“学生本位”的现代教育价值观。2)每个毕业生都要求达到教育质量标准,但教育目的却不一定,没有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个人并不能说他没达到教育质量标准。
2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部门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以产学合作教育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能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并能更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实现。
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在专业开发、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人才资源共享、毕业生供需、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校企联合办学体制和机制。已建立了涵盖多数专业教学计划、教材规定的实验项目和实训条件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工场),能接纳近80个实验项目训练和100余个实训项目训练。并依托优势专业兴办产业成立了“建筑规划设计院”等6个融教学、实习、实训、技术开发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产业实体。还先后与56个大中型建筑、建材工业企业、房地产经营企业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体系,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推行了“双证”制度,逐步完善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3促进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单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的专业业务素质,而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深刻认识: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英国教育家纽曼)。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综合职业素质是指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专业业务素质则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素质,包括职业精神与态度、职业知识与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技术素质教育的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行为能力;具有自信心、责任感、竞争力、合作情、创新劲等意志品质;能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使他们“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有足够的认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精神的追求有充分的了解;对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新兴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正确敏锐的审辨能力;有一定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修养。”
技术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深化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应够用、适度,以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为目标;教学方法、手段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新技术的运用,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并重来制定考试制度,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来综合地评价学生。考核标准要客观、公正,考核办法要科学、多样,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发现学生的应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该学院在实践中初步构建了突出专业能力、兼顾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量身打造,并明确规定职业道德、专业伦理和节能降耗、善待环境等要求。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提倡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公务员之家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育的作用是培养人,人的素质反映了教育的成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无疑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职业人,更要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新人,关键是能否创立起技术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在职业技能、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体现出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促进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 上一篇:高职院校中对证及对岗施教探讨论文
- 下一篇:师范教育在农村师资培养中的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