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校园体育事故产生原因与防控策略论文

时间:2022-10-26 02:15:00

导语:导致校园体育事故产生原因与防控策略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导致校园体育事故产生原因与防控策略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因素防范措施

论文摘要:本丈运用丈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其体的防范措施.以求能对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保障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发展教、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甩。学校体育具有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传播体育文化:促进个性发展: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等功能。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全民健身计划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点,是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在学校体育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取消了如铁饼、标枪、跳马、跳箱、双杠等危险系数较大的体育项目,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分析研究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因素,制定出科学、严谨的防范措施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伤害事故的类别及产生的因素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组织实施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场地、器材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故。

1.伤害事故类别

在学校体育中,由于运动状态的复杂多变,所以发生的伤害事故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一般伤害和重大伤害两种:

(1)一般伤害。指对学生造成损伤程度较低的伤害。如擦伤、裂伤、刺伤、切伤、挫伤、扭伤、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伤害。

(2)重大伤害。指对学生造成损伤程度较高的伤害。如骨折、脑脊髓损伤、开放性出血、脊椎挫伤、内脏出血等伤害。

2.伤害事故产生因素

在学校体育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设计使用因素。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及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第二章第九条明确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场地设计不合理或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过于拥挤。如:场地太硬、凸凹不平;练习器械周边空间不够、环境不符合要求;器材安装固定不牢固,质量低劣或超期服役等。例如:江苏省涟水县南集中学初三学生严某,2004年5月,在南集中学组织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立定跳远中,因场地选择在南集中学教室内水泥地面上,器材是普通地毯,将地毯铺在水泥地面上,造成了考生严某脊髓挫伤伴完全瘫瘫。该县教育局在组织考试过程中因提供的场地、器材未能达到安全要求,致使参考学生遭受重大伤害。

(2)学生自身因素。体育活动是一种对抗性的活动,受伤的可能性比较大。主要有:一是学生体育基础薄弱,平时不注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差;二是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三是有些学生在活动时安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差,在学习一些高难动作时注意力分散等等。因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例如:2004年吉林省延吉市某小学组织滑冰教学,某学生因身体素质差,对滑冰的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不充分,致使该同学脚棵骨扭伤。

(3)教师因素。有些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隐患强调不够;教师业务水平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没有遵守教学原则,教学管理不善或管理不力,“放羊式”教学以及教师的过失行为或失职;没有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予学生及时的保护与帮助。据报道:1998年8月17日下午,某初级中学二年级某班学生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宋某上课时宣布:“为备战秋季运动会,有比赛项目的同学,这节课自由练习,其余同学自由活动。”之后,宋某就回办公室了。其间,学生张某在练习投标枪的过程中,由于动作变形,标枪偏离方向,正好扎在正在练习跳远的学生李某小腿上。这是一起由于教师工作失职,擅自离岗,未在体育课上说明注意事项,又未尽到保护学生的义务而导致学生受伤的案例。

(4)组织管理因素。学校对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够重视,加之参加活动的学生较多,场地比较拥挤,在一些有身体接触、对抗性比较激烈的足球、篮球等项目或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中,缺少精密的组织管理和安全防范。例如:1995年11月17日,某私立学校体育老师同时给两个班级的学生上体育课,安排一个班级学生进行地滚球练习,之后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学生顾某与杨某,在练习过程中发生相撞,致使顾某眼、脸部受伤,损伤达10级伤残程度。

(5)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和其他意外因素。如: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因素;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造成的伤害等。

二、防范措施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阳光行动的前提,学校应把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重点作好以下儿方面工作。

1.进行体育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学校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防患未然。

(1)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并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加强学校体育保健知识和基本安全技能的传授,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体育各项目、场地器材特点、注意事项,掌握保护和帮助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树立“健康第一,安全至上”意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切实开展体育活动。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能全面地掌握体育的相关安全知识,善于预见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一是建立健全体育安全检查制度。二是应建立保障学生安全的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工作责任具体到人。三是要切实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强对学校场地、各种体育器材与设施经常性的管理。要按照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场地、器材是防止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是学校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要做好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测,场地要做到平整无凹凸,对有质量问题的器材要及时发现,及时修理。提高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能,杜绝器材、设施带病使用和超期服役的现象。此外还应当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的场地和时间,避免因场地拥挤而发生的伤害事故。

4.加强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应得到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支持。科学组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活动应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预案、按步骤的进行。特别是体育训练与比赛活动,要作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防范预案,要充分估计哪些环节和因素容易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做到心中有数,并有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学生安全、有序、快乐地参与练习与活动。

5.学校体育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体育是一门集人体科学、运动科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设计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实际以及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教学难度要从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学强度应符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运动量要从小到大,量要适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准备活动要充分,针对不同身体素质、体能水平、心理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精心选择恰当的教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并积极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帮助措施。

6.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健全自我监督制度。要严格实施场地、设备卫生监督,场地、器械和防护用品要定期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对已损坏的场地、器械应及时维修,禁止穿不合适的服装、鞋进行活动。

7.积极参加意外伤害险和校方责任险。投保是规避和转移体育意外伤害风险和损失的有效方法,通过保险建立社会保障来应对意外伤害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也是国际惯例,对于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具有保障作用。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积极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在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分析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各种因素,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他人保护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出科学、及时的防范措施,把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损害程度,保障学校体育正常有序地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