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课堂提问意义论文
时间:2022-08-04 08:59:00
导语:任务型教学课堂提问意义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课堂提问是外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课堂师生会话的一种形式。他的过程性和交际性引发了作者对其语用意义的思索。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和语用关联三方面阐述了任务型课堂提问的语用价值,以便使外语教师从课堂提问这一侧面,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价值和理论含义。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语用学合作原则关联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渊源于交际和语用教学思想。他从语用学、语义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论吸取了丰富的理论营养。课堂提问是会话的一种形式,也是任务型教学的一种过程和手段,其本身具有鲜明的语言交际特点。他在外语教学中沿袭运用,反映了自身固有的语用蕴涵,也反映了外语课堂师生对话语用意义的真实存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印证着言语行为理论,遵循着会话的语用合作原则,隐含着会话的动态语用意义,体现着语用关联价值。
一、言语行为理论是任务型教学课堂提问的理论依据
Akmajian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际进行的研究。”从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语言使用和交际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意义和语境是语用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是存在于词语、句子本身的静态意义,而是在一定语境中表现为行为的意义因此,语言的意义见诸于行为之中。“语言即行为、会话即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必然之义。语用学强调“言有所为”的语言观与任务型教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任务型教学倡导“做中学”的外语教学思想。把学习活动本身与语言学习目标融成一体。把个体语言习得、行为发展和生活体验有机结合一起。任务型教学主张: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教育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学习过程是第一性的,而学习内容是第二性的;任务的过程性和.参与者语言活动量与质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自动性的形成。任务型教学强调行为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行为决定语言的意义,意义在语言行为中产生。
课堂问答是师生互动的动因之一课堂提问是引动话题的动力。激活课堂会话是课堂提问内在的规定性。依据.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他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言外行为指的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施行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首先,言内行为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借助于课堂提问的这一方法优化学生话语行为,矫正学生的语音语调,熟悉和掌握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使学生说得标准,讲得得体,学得有效。
通过课堂提问改进学生的言外行为。言外行为是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人的意图。言外行为必须满足一定的恰当条件,他的结果是产生符合某种语言的使用规则的具有一定交际功能的话语。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每说一句话都在实施一种言外行为,每一句话所具有的言外之力体现了说话人说话的意图。意义和言外之力存在着三种可能关系。其中一种关系是句子的意义,他取决于可能具有的言外之力。
通过课堂提问激发、维持和发展学生的言后行为。言后行为是指一旦说话人的意图被听话人理解、领会和接受,便带来相应的后果和变化。课堂提问不仅能改进学生言内行为,而且能坚定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接受教师语言的暗示和鼓励,接受课堂学习情感和学习氛围的感染和影响,克服任务型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复杂度、语码复杂度和交际压力所造成的困难,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建构人格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提问遵循着会话的合作原则
会话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会话,即问与答、听与说,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途径。课堂师生提问与回答不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干的话语组成,成功的课堂对话是师生共同努力与默契合作的结果。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传承文化,造就未来的目的而存在,语言教学也不例外。课堂上师生怀着共同的或相近的目的走在一起,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学与教任务。师生课堂对话在共同的目标下产生,在合作中继续,在双方受益中发展。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把这种原则称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又可以体现为四条准则。他们分别是: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数量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达到会话的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以及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以及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要求说话人说话要贴切。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避免晦涩的词语和歧义,说话要简要和有条理。
课堂提问体现了会话的语用意义。“意义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动态地生成的。利用课堂提问与学生构成语用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对话中准确把握语言意义,逐步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水平。教师在提问中解惑、授业、传道。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培养学生语用意识,练就语言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能力。语言课堂构成的语用合作关系有利于师生发现语言教与学中的问题,也有利于合理地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依据数量准则,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到了极限,有利于听话人推导出话语的上限隐含意义;依据质量准则,课堂语言是真实的,师生间的帮助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依据关联准则,说话人的语言是经济的,意义是贴切的;依据方式准则,师生在教与学中应该学会如何说话,力免歧义,使说得明了,讲得有条理,用得得体。在使用中学习外语,在做事中培养语言能力,使语言习得与做事能力的培养相得益彰。
课堂语用合作关系融洽着师生的情感,培养着合作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演绎着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变化。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媒体,传承文化的载体,也是表达人类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语言学习是经历性和过程性的。通过师生课堂对话,学生学会逐渐地把握语言的意义,完成教师和教材指定的任务,体验语言学习的过程,提炼学习的方法和思想,探索学习心理的发展,接受教师情感的感染和思想的影响,模仿优秀的学习行为。
三、课堂提问体现关联论的交际观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思想、情感、观点等的一类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与境之间相互关联和创造意义的过程。人类交际和认知事物总是遵循着关联原则。“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课堂提问与回答是师生双方交际的一种形式。维系课堂交际是双方活动的关联性—认知关联、逻辑关联和语境关联。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推理交际,是听话人识别说话人意图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依赖于语境的推理过程。推理模式倡导者指出,交际是说话人提供其要表达的意图的证据,听话人依据提供的依据,结合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知识”或共有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意图的过程。不难看出,语言交际过程主要是一个逻辑推理、认知和语境的相互关联和演进的过程。
认知关联是语言课堂任务实施的必然条件。意义学习中的“图式扩张”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有规则的符号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信息资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有对语言系统的认知行为,也有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行为。说语言交际过程既是语际语码的转换过程,也是推理认知的过程。
一般而言,学习可分为认知性学习、运动技能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认知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探求知识的行为,主要表现在知识的积累、意义的获得、知觉的习得和概念的掌握。他常指学习者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运作。在人的知识结构中,他以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形式,表征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可想而知,语言既是认知的基础,又是认知的中介和载体。语言学习与交际促进认知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增强语言学习的意义。认知与言语交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因此,认知关联在语用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逻辑是语言交际意义的规定性。语用逻辑关联支撑着语言交际的全过程。美国哲学家W.V.Quine认为,真理一般依赖于语言和语言之外的事实,科学双重地依赖于语言和经验。真理与科学的陈述直接依赖于逻辑。依托着逻辑,课堂提问和回答才得以持续和发展。借助于逻辑,学生才能逐步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对课堂任务才能保持持续的认知兴趣。课堂提问能保证师生课堂语言交际和语言能力沿着语言逻辑的演化而发展。以达到语言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之目的。
语境关联意味着语言在运用中言语使用者的共知语境孕育交际的意义。语境,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常说的语言环境。只要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就会构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著名心理学家Clark(1977年)把语境分为三种情况:句子中明确陈述的内容;与话语有关的情景;说话者和听话者在句子的使用上达成的默契。语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或抑制对目标词的识别、预期句子成分、消除歧义、约束语义关系、定界搜索范围、易化语言理解和推论新知等。公务员之家:
实践证明,课堂提问这一对话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能产生语用教学效应。由于师生互动建构语境与人的意义关系,语境和互动成为语用教学的前提。课堂提问的互动性意味着教学语境构成、运作、迁移与间接言语行为间的多维意义关系。因此,可促进学生语用意识的产生和语用能力的形成。课堂提问的即时性,直接性,机动性,反馈性以及情感性拓展语言意义空间,丰富任务型语言教与学的内容,激活师生间的语言交际,体现互动与语境的语用亲合力,缩短外语教学与外语运用间的语用差距。
逻辑实用主义认为,科学的概念体系实质上是依据过去经验来预测未来经验的工具。在这一点上关联论与逻辑实用主义的主张有相似之处。关联论指出,在语言交际中,听话人对世界的假设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认知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构成学生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环境。语言理解起重要作用的是认知环境中旧信息和旧知识或旧经验。当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中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相同时,共有的语境或认知环境的重叠便产生了。成功的交际是建立在相互显映的共同认知语境之上。语境关联是语言理解本质所系,也是语言产生的必然条件之一。因此,学生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体验中培养综合语言能力,在实施任务中发展多元智力。
毋庸置疑,课堂提问是任务型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他的沿袭使用蕴含着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他内在的语用价值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不断发展而得以充分体现,他深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和价值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人而得以科学的诊释和展示。
- 上一篇:团支书创先争优发言稿
- 下一篇:村官创先争优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