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材素质教育

时间:2022-03-15 09:45:00

导语:高中地理教材素质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地理教材素质教育

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当今的世界,经济技术关系成了国际关系中相对重要的基质。以经济技术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间的主要竞争。国际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和文化领域。近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融入、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加入到直接的生产过程。例如,农业科技从本世纪中叶开始高速发展,世界粮食单产每公顷平均年增长43千克,达到前半个世纪增长速度的31倍,科技贡献率高达73%.总之,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传统工业设备不断得到改造;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生产控制系统和组织系统出现革命性变化。可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科学技术是靠人来掌握的,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对策,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瞄准了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处在迅速推进现代化建设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这方面"缺口"很大,表现在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初在《世界科学报告》中提供的数字,每1000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的比例,日本为4.7人,美国为3.8人,加拿大为2.3人,中国为0.4人),熟练工人数量少(据统计,1984年我国有劳动力4亿人,具有大专水平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0%左右,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多达75%左右)。我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大约2亿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只有从这一阶段为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他们步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基础教育实行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全国中小学校数已有73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92亿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基础教育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一,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对少数人升大学的选拔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第二,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追求分数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的体质下降;一些学生只有应试的能力,而缺乏求知、办事、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建设后备力量,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即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

第一,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既包含德、智、体诸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也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三,素质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开拓精神,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具有全面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实施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为素质教育服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三、高中地理教材素质教育方向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智力、能力的发展,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教材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材的总体框架,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均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在现代意识的培养、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知识深广度的控制,以及教材弹性的体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而要真正做到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将要跨入一个怎样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这决定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社会将如何发展才能趋利避害,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再到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过程。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这说明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单纯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转移到环境和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与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我们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对于即将迈向21世纪的现代社会的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我们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人为中心,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见下面高一地理知识框架结构示意图)。我们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按照这种思路编写教材,用传统的眼光看,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基础教育实行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全国中小学校数已有73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92亿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基础教育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一,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对少数人升大学的选拔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第二,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追求分数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的体质下降;一些学生只有应试的能力,而缺乏求知、办事、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建设后备力量,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即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

第一,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既包含德、智、体诸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也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三,素质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开拓精神,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具有全面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实施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为素质教育服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三、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智力、能力的发展,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教材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材的总体框架,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均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在现代意识的培养、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知识深广度的控制,以及教材弹性的体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而要真正做到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将要跨入一个怎样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这决定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社会将如何发展才能趋利避害,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再到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过程。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这说明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单纯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转移到环境和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与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我们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对于即将迈向21世纪的现代社会的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我们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人为中心,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见下面高一地理知识框架结构示意图)。我们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按照这种思路编写教材,用传统的眼光看,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不仅要给予学生现代的观念,还要给予学生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它是应用性或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但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教材的理论性较强,而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要改变这种状况,教材中知识的取向应该是思想观念价值、应用价值和能力价值都比较高的内容。

1.反映当代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与过去高中地理教材相同章节相比,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而取材的角度更多地转向阐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引用了大量的实际例子。"海洋环境"这一单元,在以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新教材中除了讲述海洋的基本特征外,更多的篇幅是讲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海洋空间的拓展,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陆地环境"这一单元,综合了以前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地学知识,并给予新的思路,即不从地学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而是主要讲述陆地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单元,更是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单元。教材在介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工业区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采取剖析典型事例的方法,努力把每一个农业类型或工业区的内容落在实处,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农业类型是怎样运作的,各工业区有什么特点。我们认为,教材注意与实际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地理本身的实用性也才能够显示出来。

2.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乡长、厂长,也可能是个体劳动者。本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合适?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交通线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教材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在讲农业区位时,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要考虑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府决策等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讲工业区位时,说明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动力(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有没有便利的运输条件等等;在讲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时,则从分析我国南昆铁路和上海港的区位入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点区位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三)降低知识难度,拓宽知识的广度,增强教材的弹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出发点。

1.降低难度,拓宽广度。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文化各方面差异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深度有所降低。比如,"宇宙环境"这一单元,我们删减了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恒星、行星等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转偏向力作了简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原理。这样,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使教学顺利进行。当然,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一些新知识不断涌现。教材适当吸收了一部分知识,比如宇宙开发、海洋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使学生能够摸到时代的脉搏,具有广阔的视野。

2.增加教材的弹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发展,相反,我们要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我们在教材中安排了一些阅读材料,并设计了"自学园地",包括三个"板块":第一块是"阅读篇",通过阅读选编的文章,让学生体会一些道理;第二块是"技能篇",通过介绍一些地理技能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一些方法;第三块是"练习篇",通过做单元综合练习,分别对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材通过加强现代观念、密切联系实际、着力培养能力、适当调整知识的深广度等方法,来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材改革说明,建立起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材体系是完全可能的。这种教材面向全体学生,选择的内容反映现代观念,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使学生乐于学习。

当然,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还有不少值得探讨,这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加以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