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9 05:56:00

导语:教学艺术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学艺术分析论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创设真实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开始。在教学小学第一册艺术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课题一:生活中的声音时。我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水、米、沙子以及学校里的钟(停电时打铃的钟)、铁锹等生活中常见到的物品都摆在桌子上。顿时,同学们迫不及待的问:“老师,今天拿这些东西干什么?”我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拿起手中的筷子依次敲了起来,这时,一(3)班的李小虎站起来说:“我知道今天肯定上《奇妙的声音》这课”。我说:“对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声音。首先,每个同学找一找自己周围会有些什么声音?”这时,你看有的同学用铅笔敲盆子,有的同学拍自己的手,只见孙佳旺同学把耳朵轻轻放在桌子上,闭上眼睛用手指在桌子上不停的弹着,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我轻轻问:“你听到了什么?”他说:“马在跑,真好听!”我立刻对全班学生说:“马上组合成四人小组的形式,像孙佳旺同学这样去做,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老师我们听到了有许多马在奔跑。”“老师我也听到了,我好像已经骑在马背上了,跟着马飞驰。”大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同学们沉浸在体会、发现与创造的幸福当中。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随时随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控好教材,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机智灵活地开发教育资源,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天课间,我在操场上与学生一起活动,一〈2〉班的陈瑞同学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天空中那朵云多像我今天早上吃的棉花糖。”我顺着他小手指的方向看去,“呀!真美!”他又问:“老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这时,我灵机一动说:“画云。”同学们高兴的跳了起来。

铃声响后,我先把同学们带到室外,大家坐在翠绿的草坪上,闻着沁人心脾的泥土气息,呼吸着清新地空气,抬头望着天空中那些时而奔跑,时而对你微笑,时而对你撅起小嘴的云。这时,一阵微风吹过,鲜艳的红领巾飘拂在他们前胸,美丽的衣裳映衬着可爱的脸颊。同学们就像小鸟一样,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小嘴巴快速的上下翕动着。有的同学说:“你看它像棉花糖。”还有的同学说:“它像娃娃的脸,多可爱。”还有的同学说:“它像我的脚丫。”杨婷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快看那朵云,多像我家养的那只小白兔。”芮雪又凑过来说:“快看多像小床,我真想睡在上面,和太阳、星星、月亮为伴……整个校园里充满了他们喜悦的笑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乃是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任何知识乃至情感因素的获得必须以情感的体验为前提。皮亚杰认为,“认识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情感的认知是冰冷的、机械的、纯理性的,是为了某种功利不得不学的死知识,而情感的体验也绝不是无目地的体验,在情感的体验中必定会有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文化的认识。”学生参与生活、表现生活,是体验、也是认知和学习。艺术课程强调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我赶快引导学生拿出图画本和美丽的七彩笔,同学们一边说笑着,一边画空中奇妙的,变幻莫测的云。你看,同学们像小鸟一样,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又飞到那儿,一会儿又围在我的身边,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同学们脸上充满了阳光般的灿烂笑容,沉浸在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喜悦中。有的画面,像孩子的脸笑着;有的画面,像脚丫子,调皮的向你伸脚指头;有的画面,像小床,她躺在上面进入了酣酣的梦乡,描绘自己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大家在轻松、快乐地获得艺术知识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关注、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完善与发展。

3.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均比平时活跃。因此,我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个性特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些趣味盎然地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地情趣,活跃学生地思维,陶冶学生地情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均有益处。例如导学《请你认识我》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活动,说:“CCC,ABC,大萝卜头,小萝卜头……”的游戏。再引导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互拍手,以“CCC,ABC……”为开头,再填歌词。(CCC,ABC,妈妈生下我,就有你我他。同在一个蓝天下,我们是一家……)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有二人一组,三人一组,还有的四五个人为一组,他们的手相互交织着,还有的小组同学把脚上的动作也加进去了,在欢快的气氛中,孩子们认识了你、我、他,并且很快记住并理解了歌词。同时,学生了解了自我,也关注了他人,体验了合作的乐趣,他们开始与同学交流,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了对听到、看到、感到的外界事物用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同学们一边“玩”一边按节拍读歌词。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记,看能记住,做才会。这样,同学们在玩中情感充分得到了表达,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大胆实践、探索的能力。这样,教师上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解难答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孩子们在活动中、游戏中感知、体验、学习艺术知识。同时,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4.在表演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地精神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感性地事物,他们有着强烈地表演欲望,常常为自己能干什么,或者干好什么而感到自豪。在艺术课地导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地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例如:在学习《音乐里的声音》这一课时,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敏锐的听辨能力。我特意在学生欣赏配乐故事《金色的小提琴》前,先安排学生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根据同学们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且百听不厌的特点,我将它排成音乐剧的形式表演。课前,请同学们每人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头饰。上课时,先请同学们戴上头饰欣赏一遍,熟悉音乐和调动他们的情绪。这时老师顺势说:“谁扮演小兔子、小乌龟,还有森林里的大树、花儿、小鸟……”音乐响起后,“小兔”和“小乌龟”分别亮相,其它“花儿”、“草儿”、“小动物”等都围成一个圆,静静的躺在地上,手不停的上下抖动着。预示着一个祥和、宁静、阳光明媚的早晨。当得知“兔子”和“乌龟”赛跑时,大家都随着音乐欢快的跳着,奔走相告……。就这样,随着音乐的起伏,同学们不但努力的表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们还注意协调整个台上氛围,大家配合的相当默契。这样一组一组上台表演,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参与表演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面向全体的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表现意识。

5.赏识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分角色表演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更是学生获得艺术经验的最基本方式和基础。只有在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才能表现他们的独创性和个性,他们才能积累经验,他们的想像力、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展。例如在欣赏配乐故事《金色的小提琴》一课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争取人人都能参与,分成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并设立最佳表演奖、优秀表现奖和文明观众奖,分别奖励金色小提琴、小红花和小红旗。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利用听觉器官与视觉器官接受信息,形体器官与言语器官输出信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声音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声音的世界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故事。

6.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都需要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一年级艺术《我喜欢的玩具》这一课时,请同学们每个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上课后,老师把同学们带的玩具全集中在讲桌上,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些玩具遮住,然后学生再睁开眼睛。教师问:“现在大家看着桌上遮住的这堆玩具最想做什么?”生说:“想找回自己的玩具。”师说:“可以,但必须有秩序的摸一摸,看谁又快又准的找到自己心爱的玩具,老师给你们记时。”你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想第一个上来快速的摸到自己的玩具。这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活动,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室里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孩子们阳光般的笑容。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捕捉身边的教育资源,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好动”优势,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乐于学习的精神。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每一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做中学,从合作中学,在学中合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完善、创新。是课改的核心。

【摘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在表演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地精神;赏识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分角色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欲望;感知;体验;面向全体;团结协作;关注;赏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