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

时间:2022-03-04 10:45:00

导语:论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

我国的艺术类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时间较短,许多专业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还不十分准确,譬如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声乐方向,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在继续参照或者沿用本科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职业教育重点突出“应用型、技能型”特点的现象。如部分教师“自开工厂”,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上推销不出;声乐教学依然采用“一对一”形式,既不利于节省教学成本又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对比,容易形成“自我膨胀”;课堂教学比例过重,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能力薄弱,缺乏舞台演唱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毕业生综合能力弱等。针对以上若干现象,笔者经过实践研究提出以下三个方面改革措施。

一、加强办学定位宣传,促进教师思维转型

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为特色,其定位是以基础教育服务为中心。而高职声乐教学是以培养高职生的音乐基础教育为宗旨,强调艺术实践是高职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大部分从事高职声乐教育的教师是高职院校升格前中专的教师,或者是升格后从本科院校引进以及本科院校毕业的部分新教师,这些师资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但大多数人对高职教育的真正内涵还是一知半解。因而要想真正有别于本科院校在高职声乐教学上形成特色,首先要对从事高职声乐教育的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使其思维转轨、转型,甚至“把职业指导作为教职工业务考评和专业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而使教师在思想观念认识上发生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声乐教学理念。

二、突破传统教学形式,使“集体课”“小组课”与“个别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的声乐教学多以“练声——唱歌——布置新歌”三个环节进行,声乐教师好像都不大习惯上“集体课”或“小组课”,也不大习惯去其他场合上课,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小琴房里上“一对一”的“个别课”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本科艺术院校声乐教学过去多采用“个别课”形式。近些年,由于扩招使学生数量猛增,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本科艺术院校逐渐增加了“集体课”和“小组课”,既降低了教学成本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这种授课方式高职艺术院校应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艺术院校的授课对象与本科艺术院校有别,学制较短只有三年,就业渠道也有所不同,因而在采用“集体课”和“小组课”形式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既不要全部改为“集体课”和“小组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不要固守传统模式只进行“一对一”的声乐教学。

从声乐教学的客观规律而言,可以把二至四人共同上一节课定为“小组课”,四人以上共同教学定为“集体课”,“一对一”授课形式为“个别课”。超过四个人还按照“个别课”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效果不会好,少于四个人却按照“集体课”形式来进行,从教学成本角度而言属于浪费。只有结合实际,从高职声乐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对授课形式进行合理改革,才能使声乐教学科学发展,良性循环。

涉及到声乐教学中具有普遍规律的理论基础知识,如“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基础”“人声分类与声部划分”“歌唱心理要素”“歌唱语言”“歌唱的不同唱法分类介绍”“歌剧及艺术歌曲名作欣赏”等内容,就适合于“集体课”教学,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教学。除了声乐理论基础知识外,声乐教学中的训练方法也有许多共性内容,如侧重练习“气息和声音的结合训练”内容时,不但有很多体会性的练习,还有许多需要通过某些母音的发声来听辨的练习,如果采用二至四人的“小组课”,既可以互相观摩交流又可以从相互的练习中得到“灵感式”的启发,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从长远的就业角度而言,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看到教师给不同学生授课时针对不同问题实施的解决方法,长期耳濡目染,学生能学会因材施教的教学本领,对于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毕业生而言是最佳的学习途径。另外,“小组课”还非常有利于“对唱”“重唱”等演唱形式的授课内容。对其中的发声训练部分都有共性部分的讲解和个性部分的针对性训练,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调整、科学编配。

“一对一”的“个别课”是各类艺术院校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声乐教学形式,也是大多数声乐教师最擅长、最习惯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存在具体问题和富有个性化的问题,最适合采用“个别课”形式的声乐课来解决。

无论“集体课”“小组课”还是“个别课”,都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大大减轻声乐教师的教学负荷,赢得时间从事教科研活动。

三、“量体裁衣”,系统地编写艺术类高职声乐教材

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中使用的声乐教材大部分还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次出版发行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共八册),另外还有中国音乐学院郭祥义编写的《民族声乐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俞子正总主编的《声乐教学曲选》(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温恒泰主编的《男中音教学曲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胡钟刚和张友刚编著的《声乐实用基础教程》。类似的教材还有很多,这些教材在艺术类本科院校也被广泛使用,内容属于普遍意义上的覆盖,通用性较强。如今新的教材仍在源源不断地推出,但针对高职类艺术院校声乐方向“量体裁衣”而编写的声乐教材至今仍未问世。笔者通过对高职教育的研究发现,要想编写适合于高职声乐学生使用的教材,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学制特点。目前高职艺术院校的学制只有三年,声乐教材的内容首先在量上就不能过于繁杂,教材盲目追求“概而全”,在内容安排上面面俱到,学生每个学期都无法按照教材顺利完成,在心理上有重负感、愧疚感。

2.高职学生的就业渠道特点。高职声乐教材在编写上要适当考虑本区域学生的就业市场特点,学生毕业的流向岗位特点,无论是教育岗位还是群众文化市场,教材的编写都要因时而动,考虑周详。

3.内容方面的特点。既要注意内容的广泛性,又要有一定的侧重性;既要有西洋古典歌剧和艺术歌曲又要加强民族声乐的比例,尤其要补充高职艺术院校所在区域的民间歌曲内容,对其进一步挖掘和传承。

四、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科学安排艺术实践教学活动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毕业即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真正符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职声乐学生也不例外,通过三年在校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时既要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又要具备在社会各类文艺活动中登台演唱的能力,真正达到社会就业市场对高职音乐毕业生的多方面需求。那么仅靠课堂上教师的精彩讲解、学生的被动练习,显然达不到以上要求,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地安排艺术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实施教学目标,具体方案如下。

1.实行教学实践“一体化”

高职声乐课除了在琴房里进行教学外,还应该把部分教学内容直接移至舞台或讲台,将理论课与艺术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实施“一体化”教学,使二者相互补充、密切配合,最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外,可尽量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歌唱的创造性,让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实践场地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即使出现错误也没关系,只有不断地出错,才能使指导教师有机会现场“纠错”,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增加艺术实践活动的量

高职院校的学制只有三年,对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课堂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减少艺术实践的比例,相反要摒弃“坐而论道”,逐渐加大艺术实践的量才更能切合实际。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对此已有共识,正积极修正教学大纲,增加艺术实践的课时比例,“依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每个专业明确若干个核心技能,整体教学过程围绕核心技能展开,强化为核心技能服务。”改善或拓宽用于艺术实践的场地,积极与校外实践基地洽谈、磋商,从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渠道、签约率以及用人单位的评价而言,证明增加艺术实践的比例已卓显成效。

3.采用项目制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把艺术实践项目分成几块训练单元,如按演唱类型可分为: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按演唱体裁可分:民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咏叹调、歌剧等;按唱法可分:美声、民族、通俗、原声态等。总之,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方案、有步骤、有考核标准、有实践结果。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增强艺术实践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4.增加艺术实践的多样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实训项目中尽量在原有形式上拓宽思路,增加新的形式,同时要改变传统模式中教师一味教、学生一味练的单一方式,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并让学生自己提出节目的策划、排练、演唱等训练方案,让学生学会如何指导别的同学,即使不成熟也无妨。

总之,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习惯,使学生积极思索创造,学会自演或互练互评。以就业为导向在实训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独创性,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学,以社会市场的需要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对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信心,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与社会真正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