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之下的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20 04:47:00

导语:扩招之下的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扩招之下的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

摘要:高校扩招以后,特困生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本文对特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困难形式作了简要论述,并对如何更好地解决特困生问题及其扩招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招生并轨以来,高校特困生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社会及高校自身也为解决该问题作出了不少努力。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费的不断上扬,特困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加大,他们愈来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扩招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高校特困生因何而“困”?

特困生,就是“在校期间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本人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无法支付的学生,称为生活特别困难学生(简称特困生)”。特困生是在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和收费制度改革以后才日益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

现阶段高等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期望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有一个大发展,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但大发展就必须大投入,而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缴费上大学就成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选择。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决定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又明确指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1]。

实行缴费上学、扩大招生规模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又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但伴随而来的必然是特困生的出现及其人数的暂时增加(见表一)。

表一我校96级—99级招生人数及特困生比例

年级

项目

96级

97级

98级

99级

招生人数

1840

2040

2150

2550

特困生

6.4

7.2

9.5

11.3

注:表中所列数据均为96级—99级学生进校时统计数据,所列比例均为百分比例(下同)。

第一,1994年开始试点、1997年才全面推行的高校招生并轨收费制度,使得近几年才把教育储蓄作为投资方向的许多家庭措手不及。如果说每年二三千元的学费多数家庭还可以承受的话,那么现在每年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则使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中国农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10元,减去消费支出1617.20元,仅剩下482.90元。而一个大学生每年的消费(包含学费和生活费)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其间的差距可想而知。

第二,高校扩招,提高了录取比例,降低了大学门槛,更加激起了本来就较为强烈的“上大学”的社会心理需求,当前人们普遍认为“上大学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子女前途的开始”[1]因为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大学学历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对那些“财力十分有限”、”绝大多数是一些平民小户人家的子女”而又“力图通过参加高考改变命运的人”[2]来说,上大学就更为迫切。这就使得一些原本可以尽早分流、就业解困的经济困难学生也选择了上普高、考大学的道路。这几年的职高冷、普高热现象就足以说明这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的扩招,必然会相应增加特困生人数。

第三,农民增产不增收、城镇下岗职工增多等社会因素使一些家庭收入下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在校特困生比例的提高。

以上是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特困生的产生和暂时增加的原因。具体分析来看,特困生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家庭贫困。1996年招生并轨以后,为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每年11月份我校都对全体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其在校月收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全校特困生进行走访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特困生主要来自下列五种类型的家庭(见表二)。

表二我校96级—99级特困生家庭经济贫困类型

类型

年级

经济落后地区

多子女

父或母下岗

单亲或孤儿

灾害

其他

96级

50.7

22.7

7.2

1.5

2.8

-

97级

55.1

20.1

8.5

1.9

2.1

-

98级

53.4

18.4

10.4

1.8

3.5

-

99级

50.5

17.1

13.7

2.1

2.7

-

1.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好,乡镇企业不发达或者尚处于空白,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低下,无力支付孩子的上学费用。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约占特困生总数的54%。

2.农村多子女家庭。目前农村两孩以上的家庭仍然比较普遍,造成了子女在就学方面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几个子女同时上学,家庭的经济困难就更大。这部分特困生所占比例也不小,约占20%。

调查数据表明,前两种类型家庭的特困生比例虽然目前较大,但在逐年降低,这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力度的加大和农民生育观念的进步。

3.城镇下岗或单位效益不好的职工家庭。这些家庭仅靠政府的救济金或单位每月百元左右的工资来维持日常生活,根本无法供养孩子上学。这部分学生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特困生中约占10%。

4.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亲戚或单方父母无力解决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5.发生天灾人祸的家庭。这些家庭本来经济状况尚可,但由于遇到自然灾害或家庭成员突患重病等,使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经济状况突然恶化。

二、特困生“困”在哪里?

特困生的困难首先是经济困难,但经济困难又导致了特困生在学习以及心理方面的困难。

1.在校生活状况艰难。特困生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况。我校特困生中月收入低于80元以下的占l/3左右(见表三),这点钱使吃饭都捉襟见肘,更无从谈及其他消费了。

表三我校96级—99级特困生月收入状况

月收入(元)

年级

120-110(含100,下岗)

100-80

80-60

60以下

96级

26.8

31.4

28.5

13.3

97级

30.6

32.1

25.7

11.6

98级

30.3

32.8

26.4

10.5

99级

37.7

35.6

22

4.7

这些同学平时也很少花钱买衣服,穿的往往大一时的军训服装或运动服装。他们一学期的生活费用就是开学时从家里带来的二三百元,有时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用说拿钱去看电影、郊游和交朋友了。因此,丰富的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并不丰富,他们只盼望着早一点毕业、早一点工作、早一点挣钱。

2.学习成绩不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除极少数特困生学习成绩较好外,大多数特困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我校每年的“三好学生”评比中,特困生获奖比例不到3%;在1998年我校开展的首届朱敬文奖学金评选中,241名获奖者,特困生只有5名;而在首届朱敬文助学金评选中,由于规定学习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结果有3个班级21名特困生无一获助。造成特困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除了学习方法不当外,主要是平时营养不够,致使学习效率不高;经济负担转化成了思想包袱;忙于勤工助学致使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等。

3.心理问题不少。从整体上讲,特困生有优于其他学生的一些心理品质,如吃苦的精神、坚韧的毅力、独立的自理能力。但从个体分析来看,特困生的心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3],这是特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这些学生大都是在一种比较艰苦的环境下考上了大学,他们的成功往往能受到家乡父老的赞许和同龄人的敬佩。这种成功、赞许和敬佩使他们赢得了自尊,这种自尊又驱使他们在新同学面前追求一种平等,甚至超过他人的心理需求。为了这种平等,他们有时隐瞒自己的家庭情况,以免引来同学的同情眼光;有时宁愿暗地吃苦,也不愿求助他人,更不愿意接受自认为是施舍性的帮助。而与此同时,由于特困生多数来自农村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家庭,上大学前的生活环境或学习条件都比较落后,使他们在知识面、信息量以及实践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之经济的拮据、学习的困难,自尊心又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常常陷于极度的自卑之中,表现为内向孤僻、自我封闭。

二是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艰苦的环境使特因生较早地品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使他们不得不独立地面对和解决人生历程中的一道又一道难关,因此他们上大学后往往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遇到困难时也习惯于独立地去解决和处理。但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依附性。这主要表现在对父母、学校和国家的要求上。如没钱了往往会求助于父母,认为父母供养自己上大学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父母怎么筹钱则很少考虑;总是希望学校多给点困难补助,而没有树立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或参与勤工助学的意识,有时甚至认为国家减免学费也是应该的。

三、特困生如何解“困”?

特困生的出现和增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扩招本身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想更好地解决特困生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继续完善“奖贷勤补减免”的特困生资助体系。首先是建立“双轨制”的奖学金制度。正如上文所述,特困生由于经济压力大、思想负担重,多数学习成绩很难与其他同学相比。因此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用于奖励特困生的专项奖学会,把获奖条件放宽些,尤其是学习成绩降低些,使特困生有更多的获奖机会。因为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它能使困难学生在经济上得到资助的同时,更得到一种精神的激励。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是通过勤工助学补助特困生,将勒工助学和困难补助结合起来。如果说国家提倡勤工助学的初衷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目前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资助困难学生。把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使特困生有更多的助学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劳动拿到助学金,有利于特困生克服依附性心理的产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再次是适当减免部分特困生的学杂费。学杂费减免是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一个配套措施,但由于学杂费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这项政策有些学校根本没有执行;有些学校虽然执行了,也只是“蜻蜓点水”。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特困生即使获得了奖学金或助学金。也仅能解决日常的生活费用,而一年又一年的学杂费却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他们的心头。因为他们无力支付高昂的学杂费,再加上学校不时催交,不仅学习受到了影响,心理上更增加了压力。减免学杂费,可以解除特困生的思想负担,创造一种有利于他们成才的宽松的育人环境。

2.借鉴国外办学经验,改革高校现行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即学生在取得入学资格后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分阶段完成自己的学业,只要拿满学分就可毕业。这种“同进不同出”、“宽进严出”的学制和学分制,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学生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一些特困生提供了自己解困的条件。他们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学习一段时间,以打工挣得的钱支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也可以缩短学习年限,在短时间内拿满学分,降低学习费用。

3.精神解困[4]——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是解困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困生产生种种问题的根源是物质贫困,而由物质贫困引起或诱发的往往是思想或心理上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特困生所受的精神困挠往往大于物质困挠”[4],因此解决特困生精神方面的困挠是我们开展解困工作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育特困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对个人面临的困难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尚不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有些特因生认为贫穷是一种耻辱,自认为“矮人一等”;也有的特困生把这种贫穷归结于家庭,乃至国家的现行政策而产生埋怨情绪;更有权个别虚荣心强的特困生为了解决暂时的困难而自甘堕落。因此,必须教育特困生正确看待目前自己遇到的困难,要让他们认识到这种困难不是自己的过错,没有必要因此而自卑,更没有理由埋怨父母和家庭;这种困难只是暂时的,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党和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因此萎靡不振,更不能产生抵触情绪或绝望心理;要正确对待他人的帮助,互助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注意勤俭节约,克服攀比心理,要洁身自爱,不卑不亢。

其次,加强特困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上海对某高校500名学生作了一次挫折调查。发现71%的人遭受过挫折,其中学习和生活困难是学生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5]。而当代大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社会磨炼,尤其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抗挫折能力更是令人担忧。要教育特困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眼前困难和一生发展的关系;要利用一些逆境成才的事例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要教育他们辩证地看待经济上的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压力变成动力;要教育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精神,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等。

再次,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活动,对特困生进行心理疏导。特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特殊,心理疏导必须具有针对性,如在方法上注意给他们倾诉渲泄的机会,以缓解心中的压力和苦闷;鼓励他们参加正常的班集体活动,开展必要的人际交往;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问题;引导他们完善自我人格,克服不应有的自卑心理。培养具有内在价值感的自尊,真正成为一个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合格大学生。

四、解“困”对扩招的意义

1.促进高校扩招根本目的的实现

高校扩招,现阶段对正确引导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扩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就要求高校要更多更快地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比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扩招当然要加大教室、宿舍、实验室等硬件建设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扩招以后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改革教材教法等手段来提高育人质量。另一方面就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来确保在校大学生都能成为“合格品”或“优等品”。这其中包括建立“奖贷勤补减免”资助体系,为特困生提供一个与其他同学平等的成才环境。因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有60万人是特困生,特困生比例近15%左右”[6]。而且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学费的增加,特困生的人数增多和程度加深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如果这样大比例的特困生因为上述各种困难没有得到解决而未能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那么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浪费,高校扩招的根本目的就无从谈起。

2.确保公民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面前的公正和公平

高校要继续扩招就必然要提高学费,因为如果收费标准远远低于实际成本,那么招生越多亏损就越大。扩招肯定难以为继。但在国家目前对高等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收费标准是必然的事情,而这必然会加剧竞争的不公平性。因为“按1997年高校学费标准,当学费增加10%时,约有ll%的学生会因负担不起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7]。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8]在使个人获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绝不能因为经济的困难而将贫寒子弟拒之于高校门外,否则教育法赋予人们的受教育权利就成了小康和富贵人家子弟的特权。这既违背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初衷,又有悖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更何况世界各国都把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更要遵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原则。重视和解决特困生问题,一方面可以为在校特困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成才的环境;另一方面而可以使家境贫寒的学生在上学前就可以预测可能得到的资助,不因经济困难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从而同样享受扩招带来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公民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面前的公正和公平。而“公平性才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前提”[8]。

3.消除高校扩招中的主要外部制约因素

高校扩招既有内部制约因素如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也有外部制约因素加大学生的就业等,但目前主要的外部制约因素就是民众对大学收费标准的承受能力问题因为收费标准如果超过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是否上大学或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在1999年招生中,以往很少有人报考的农林医师出奇地热门,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类学校或专业收费较低且有专业奖学金。这不仅直接影响了高校扩招的生源,而且对“高校学生的社会构成”[9]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按目前的收费水平,各省市虽有差别,但据云南等省的调查情况来看,大体上有20%到30%学生的家庭已经很难承受”[9]。而恰恰是这些国家决定大开发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为了弥补高校扩招的人才培养成本,必须提高收费标准;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高收费而将优秀的贫寒子弟拒之门外。解决这两难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在提高收费标准的同时,重视和解决特困生问题,使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学生家庭多数些学费,而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又能得到资助,从而消除高校扩招中的主要外部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许祖华,厉正宏.有待和谐的扩招“三重唱”[J].半月谈内部版,1999.(10):16-23.

[2]歧喻.作为学生家长的隐忧[J].高校理论战线.1999.(10):12-13.

[3]哀敬伟,董丁戈.高校生活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分析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9,(4):84-85.

[4]严峰.精神解困:贫困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1997,(12):53-54.

[5]刘秀兰.加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1999,(2):56-57.

[6]张慧洁.切实加强高校特困生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1999.(5):66-67.

[7]本报记者.高校学费面面观[N].南方周末.1999-917(6).

[8]王新亚,张惠.是是非非话扩招[J].半月谈内部版.1999,(10):10-13.

[9]张孝文.教育产业化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1999.(10):14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