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时间:2022-08-20 04:45:00
导语: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专业;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
摘要: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教学基本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必须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同时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而经常性的工作,是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从全局看,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从学校自身看,它又是一件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中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
一
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1〕(P11)。由此,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专业建设则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1949年以前的我国高等学校大多仿效欧美模式办学,一般只设院系,不分专业,或者说其专业面是比较宽的。1949年以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高等学校引进了前苏联具有浓厚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专业教育模式,专业数不断增多,专业覆盖面越来越窄。1980年我国本科专业总数达到了1039种(见表1)。
表1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本科专业划分数
年份
总数
文科
理科
工科
农科
林科
医科
师范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1953
215
19
16
107
16
5
4
21
13
2
1
11
1857
323
26
21
183
18
9
7
21
12
2
2
22
1958
363
17
37
194
40
40
8
25
9
2
6
25
1962
627
60
79
295
48
16
11
40
25
3
9
41
1963
432
53
36
164
26
12
10
17
10
2
7
36
1965
601
72
55
315
37
13
11
30
21
1
6
40
1980
1039
60
158
537
60
22
29
40
54
8
8
63
专业设置过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那个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其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渐显现。其突出之点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口径狭窄,使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服务领域受到较大限制,工作转移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知识结构单一,使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不足,知识视野不宽;三是统一的培养规格抹杀了校与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个性化注意不够。这一方面违背了当代学科发展越来越走向综合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在于它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综合性不断增强,专业面不断扩大。199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缓解部分科类本专科毕业生供求矛盾的通知》,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统一进行整理。新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类,249种专业(见表2)。
表2新专业目录中的本科专业划分数
年份
总数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1998
249
3
4
12
9
66
5
30
70
16
16
18
资料来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与1980年相比,专业种数共计减少了790个;专业最多的工科由537种减少到70种。这是建国以来普通高校最大的一次专业结构调整。调整后专业设置的突出特点是少、宽、柔,即减少了专业种数,拓宽了专业基础和柔性设计专业方向。设立的专业主要按学科分,各专业均有明确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
1998年后,我国经济、社会、科教文化飞速发展和加入WTO的成功,使得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一条基本规律。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与过去比较,我国的经济结构,尤其是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高等教育上,影响之一就是要求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走势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思想、办学体制和方式、人才培养结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同样,对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等等。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在2001年8月初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于11月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相应地提出了要求,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和推动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工作。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指出: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与内涵改造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2〕(P3)。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走向和整体风貌,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应对国际化大潮,能否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此,教育部强调,本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促进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2〕(P4)。具体地说:
首先要做到“两个优先发展”,即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根据国家和地方当前发展重点和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增加上述本科专业布点,加炔其人才培养。已经设置这些专业的高等学校,要加强专业建设,充实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其次要做到“一个大力发展”,即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设置和建设主要是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
第三,要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有着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视。一定要克服重理轻文的倾向。同时还要优化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在稳定人文社科基础专业并不断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办应用文科专业和新兴人文社科专业,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结合〔2〕(P5),在其结合点上形成新的学科专业方向。
第四,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学科设置本科专业,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以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组进行培养〔3〕(P8)。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支持那些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按照专业目录中的二级专业类设置相关专业或按二级专业类组织招生。
第五,要加大力度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这是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要在发挥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以实现传统学科专业的新发展。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除了要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外,还必须特别考虑人才市场和规模效益两大因素。当今,人才市场已经成了毕业生谋求职业的主要渠道和形式。因此,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一是对什么类型、什么专业人才的要求;二是对这种类型、这种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这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之一。当然,人们对人才需求预测具有不确定性,这势必影响专业设置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加上高等教育的滞后性与市场的波动性以及高校为增强适应性实行“通才教育”与用人部门要求“专才教育”的矛盾等等因素,必然导致“高等教育无效供给”和“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高校在适应经济和市场需求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面对这种情况,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掌握人才市场供给情况,把握政府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加强与有关行业和用人部门的联系,综合分析社会需求情息,并以此作为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
高等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实体单位,应该有自己的适度规模,形成适度的规模效益。所以,高等学校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举办新专业时,除了考虑与其它专业关联程度、基本的办学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外,还应考虑是否有能力使该专业达到一定规模,避免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教育部有关本科专业设置的文件规定,新设置的专业(特殊专业除外)一般年招生规模为60人,国家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规定45人以上为合格,低于这个规模,就很难形成较高的办学效益。
三
高等学校作为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所面临的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必须在科学判断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大势,了解市场需求与各种影响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地研究和安排这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其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的关系。优势、特色专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占据本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成果和所培养的人才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2)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3)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一般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一所高校是否具有优势、特色专业直接影响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重要程度和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空间。所以,高等学校必须在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调整、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优势专业、特色专业。
第二,要处理好基础型专业与应用型专业的关系。高等学校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是社会的“动力站”和“知识中心”。要真正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动力站”和“知识中心”,确保其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问题在于,随着高等学校走出“象牙塔”而融入社会生活中,愈益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应用性人才的旺盛需求客观上促进了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同时,就高校这一办学主体自身而言,对应用型专业的举办也有着强烈的主观需要,因为它实际上是与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生源有保证,对高校来说,也就有了经济效益,有了生存发展的物质保障。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有些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一重一轻”、“一硬一软”的情况,甚至对基础型专业不管不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二者兼顾,同时克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应用型专业的现象。
第三,要处理好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的关系。在专业体系中对那些有多年历史的老专业要采取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调整层次和规模,做到少而精;通过更新其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使传统学科专业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1〕(P14)。新专业的建设要审慎确定生长点,严把质量关,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专业一定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第四,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学科是教授们成长和活动的土壤,一流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例如,美国1999年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而位居第一,主要是因为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世界顶尖的学科〔4〕(P16)。因此,大学抓学科建设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但从本科教育着眼,必须同时抓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专业建设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一般也是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所在。因此,必须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一起来,避免出现就学科建设抓学科建设、就专业建设抓专业建设的情况。
第五,在总体上还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等学校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种数才能满足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数越多越好。一个学校专业数的设定应该综合考虑发展现模、市场需求、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根据需要,量力而行。同时应该不断地开展专业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调整中,一定要避免只重视“量”的增长,忽视“质”的增强的状况,努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以为目前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按如下思路进行,即把社会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与学科建设统一起来,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学科群下的专业群;面对现实,着眼长远,努力形成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走改造内涵以适应变化,扩大外延以适应发展的道路。具体言之,就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如上所述,学科建设对于专业建设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实力雄厚的学科基础,专业就很难上水平、上层次。要办好一个专业,必须要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阵容整齐的师资队伍,还要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好的实验室,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资料等等。要达到这些条件,从抓学科建设入手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从科研切人,形成队伍,积蓄力量,带动专业建设。同样,专业结构调整也要与学科整合联系起来,努力从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群中衍生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群。
一般说来,一个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以及优势和特色专业大多数是基础学科和基础专业。它们历史较长,力量较雄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往往蕴涵着众多新学科和新专业的生长点。正确的做法不是任其自生自灭,而是对其进行改造,找准方向,积极引导、培育,一方面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使其不断衍生出新学科和新专业,进一步带动学科专业建设。
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考虑市场因素。对此,前文已做过分析。需要补充的是,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简单地把市场经济的机制等同于人才培养机制。高校专业建设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又要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
专业教育是通过课程教育实现的。在高等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学科可视为宏观层、专业居于中观层,而课程则居于微观层。对于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而言,学科建设可辐射到专业上,但课程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学科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的是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而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5〕(P36)。国外有一些著名高校,往往并不是以改换院系、专业名称去适应发展定势,而是根据科学文化发展,以课程发展为主线。院系和专业的名称未变而课程体系早已改变,或课程未变而内容早已改变。这种更新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说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国家层面的布局、层次和结构调整,实施校际整合以及学校层面的院系整合,那么今后更要关注的是课程的整合和发展。
总之,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比如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问题,专业设置的变动性与专业建设稳定性的矛盾问题,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人才可能性的矛盾问题,专业口径宽与窄的矛盾问题,如何在学科专业发展上形成自主、自检、自律的良性运行机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如何解决,还需要人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文华,论作为一种专业组织的高等教育系统[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Z].2000.
[3]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Z].1998
[4]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5]张正国,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3—4)。
- 上一篇:高校扩招与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 下一篇:扩招之下的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