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使模块化教材前途光明
时间:2022-05-25 11:54:00
导语:弹性──使模块化教材前途光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模块化教材结构蕴含着弹性
弹性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移植到教材方面则称之谓教材弹性。在模块化结构的教材中,通过模块的变形和组合,可以充分地表达职业教材的灵活性和伸缩性,即模块化教材具备教材弹性的基本性质。
二、职业教材弹性化是现实的选择
有教育专家认为:“教科书应不应该有弹性,不是凭主观臆断,而是应从我国地域广阔,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的实际出发来考虑。有弹性,更适合国情,更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例如:由于高职学生来自于普高和中职,鉴于初中后三年教育的差异,同学间的基本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别,在他们进入高职后,合班上课,课堂教学的情境可想而知,倘若在“一刀切”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倒也“无话可谈”,因为教材弹性没有生存的条件。但在如今国家经济走向市场化,“适应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多规格人才的需求”的条件下,就不能再无视职业教育中的不和谐,也不能漠视师生们的感受和困惑。
每个老师上课时,只有一张嘴,他不可能同时使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都达到共鸣,倘若通过教材内容的选学、说明、注释、引导及技能训练中的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教学环节弹性的设计,亦可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各得其所来缓解此类教学矛盾的激化。为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职业教材也必须适应生源多样化的客观现实,而模块化结构应是其最佳选择。
三、教材弹性化是发展的需要
如今,人才在流动、生产在发展、技术在飞跃,用人单位的多元化,用人单位“够用为准”的人才观及人才投资策略必然会催生订单式教育的来临。订单式教育是选择式教育,是遵循市场经济法则的市场行为。因此,我认为呆板的传统教材结构(传统百货店式)将会从职教领域内淡出,而具有大量职业技术基本理论的、职业技能基本功的、反映时代进步的新技术、新工艺、可供选择(弹性)的(现代超市型)模块式教材一定会达到较快的发展。
四、教材模块化具有延续性
教材本身是一个发展概念,当今时代,技术爆炸,但对教材来说,内容和篇幅要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模块化教材为模块链接,自然淘汰的结构,它的长度一般为常量,其内容则始终跟随课程最基础、最本质的内容,同时也追逐着时代的科技应用,而不是在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堆砌新的砖块。现在的教材往往都系统性太强,章节前后逻辑相邻,“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因局部的变更,将导致整书系统的紊乱,而CBE教学思想要求教学模块始终处于微小的调整中,以适应市场连续的变化。由于模块间相互独立成篇,且调整模块的幅度不大,这样,对办学者而言,实训器材的办学投资可分期计划投入,资金压力不大,并能维持设备的先进性。对教师而言,在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又能跟随时代技术的进步。对出版社而言,不仅使组稿的成本降低,随着日月的流逝,教材千锤百炼,更容易创造长远的品牌教材。
五、教学(材)弹性的限度
图1
学过直流稳压电源的人们都了解,都能看懂图1的含义:即该电源在交流电网波动10%的条件下,稳压电路都能保持输出电压U0不变,稳压电路作为一个弹性体发挥了作用,但交流电网的波动如超过10%的设计范围,那么稳压电路不仅失去了调压的功能,而且会损坏,即稳压电路失去了弹性。
类比职业教育,可以画出图2:
图2
不难理解,中、高职生源分数线不能低于一定的程度,否则传统的中、高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高职教材、教学条件都会失去自我调节的功能,即失去弹性。近年来,有部分中、高职院校,招收注册生(没有分数的限制)或招收分数线极低的学生入学。从而造成正常的教学过程难以进行,师生们怨声载道。
古人云:“有教无类”,即对无论哪一类人都应给予教育,但不应忽视的是: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标准,若没有标准,则方法不存,教育无果。
我最近看到无锡市教育中心的一篇文章,在很多方面都有同感,照录如下:
“近五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就我们学校来看,“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教师一年苦过一年”的感慨与“学生越来越不听话,教师越来越不会教”的抱怨就是这种背景状况的具体写照。
对于中职教育大背景的认识,我们应该达到二个层次的境界:正视现实与学校共命运;迎接挑战,为国家肩负使命。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使命。在九十年代就已经从精英教育“降格”为普及教育了。尤其经历了九八年开始的三年滑坡。中职校自身的生存受到了无情的考验。在生存问题面前,谈何“身价”?所以每个老师必须尽快断绝一切对中职辉煌时期的怀念,“死心塌地”地正视现状。大家必须一切围绕现有的学生实际去展开教学。
我们还应该试着去正面认识中职教育的“降格”,这背后实际上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所以当我们跳出中职教育这个狭窄的视角去看待国家教育格局的变化,还是应该值得庆幸的。“降格”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分工,我们应该欣然接受这种分工,并主动迎接挑战,为国家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出我们的贡献。”
宋理学家朱熹指出:“圣人之道,粗细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材而笃焉。”讲的就是因材施教,如果以上阐述真实的话,那么中职教育的核心──中职教材的难度就需大大的降低,以大大的降格来达到教学双方的和谐,恢复教学的弹性。在我们的国度,自古以来就有轻视实践的思想,“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上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成绩差的去职校”,某些中学老师更直截了当教导学生:“你再不学好,只有去读职校了。”综观世界各国,让成绩差的去学技术,也许不是一种最佳的设计,也许正是这样的精英教育政策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