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策略

时间:2022-09-28 09:44:50

导语: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策略

摘要:在开展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开展人文素养教学,运用综合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以高职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提高人文素质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汉语言文学;人文素质

一、前言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侧重建设学生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文明。但是随着当前高职院校就业环境日益复杂,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社会和单位越来越需求复合型的人才,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只有在成功建立好学生管理体系、完善学生理论基础的前提之下,才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贯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使用价值,侧重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自身的专业价值不止于经济效益,而在于更多无法用数字统计的社会效益。

二、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能够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悠久文化的精髓体现,文学中所蕴含的积极精神对个体终身发展来说有重要影响。高职阶段的个体正处于个人发展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把握好这一时期,运用人文素养教育影响个体的行为养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高职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引导,出现认知偏差,基于汉语言文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体会汉语言之美的同时得到精神熏陶。

(二)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能够有效加深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深度,让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出更强的个体素质引领作用。在文学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人文素养的要求需要配合其他教育手段,为学生营造人文学习氛围,这对学生语文学习来说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语文中人文要素的挖掘,也能够让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加妙趣横生。汉语言文学中的国学部分,也是让学生接触语文不同学习维度的重要内容,国学经典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言魅力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得到的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塑造,也包括心理层面的促进,良好的人文环境下,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更加事半功倍,对于高职阶段的语文学习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一些高职教育当下正面临发展的困境,强调人文素养教育更有利于塑造高职教学的特点。

三、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人格品质

经过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当前有部分学生没有对社会中是非善恶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并且缺乏一定的独立思想,更多的心理是追求自我的利益。近些年,随着经济、文化等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部分学生会受到一些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举止出现在校园中,严重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阻碍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意志相对薄弱,当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萎靡不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一些堕落的思想让原本自制力较差的高职学生误入歧途,为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部分院校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的教学背景下,也同样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当下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侧重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与新媒体相融合,增强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频率,侧重激发、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将实际生活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全方位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教师在专业能力上存在欠缺

一些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聘用的都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教师本身教学经验有限,也缺乏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方法的培养,存在专业素养积累不足的问题。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也没有与时俱进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更新,刻板的教学以及缺乏经验开展教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质量以及深度。从教师本身的资质上看,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及以上头衔的教师仅占教师总人数的20%左右,说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明显存在专业素养较低的问题,需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从人员优化的角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有效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落地。

(四)缺乏人生信念教育

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常感到从高职院校毕业之后非常迷茫、心烦意乱,这反映出学生缺乏人生信念感,一些学生来到高职院校只是为了获得文凭,并不关注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在学校缺乏人生信念教育的引导,导致学生对未来较为悲观、消极。实际上,汉语言教育应当担负起思想引导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通过挖掘汉语言文学中与时俱进的一面,让学生能够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知,走出碌碌无为的困境,找到奋斗的方向。然而一些汉语言教育中对人生观的引导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触达深层的内核,学生能够得到的信念引导不够,导致学生迷茫心理的出现。

四、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强化学生的人格素养

针对当下高职学生存在人生信念、心理素质差等缺陷问题,教师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以及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汉语言学习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更能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强化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增强挫折抵抗力,从而在进入社会之后以更加平稳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及就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业技能。对此,教师要注重对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挖掘,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以及名人轶事的分享,让学生能够跳出课本,站在更高的高度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成功必备的品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考虑到高职阶段个体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例如举办辩论赛、写作大赛或者组织朗读等,让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强化人文素养学习。人格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挖掘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些生动案例,如岳飞精忠报国、屈原不屈的精神等,通过案例解读让学生受到高洁人格的熏陶。

(二)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内容较为陈旧,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滞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要针对当下阶段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剖析,优化和调整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专业特征以及教学目标,删减一些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要让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加和学生的专业“对口”,或者通过增加一些和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转变传统语文教育中教师经常采用的说教式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融入微课或慕课等,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情境创设以及角色扮演的方法,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探索活动中掌握汉语言中的人文内涵,强化感悟以及文化底蕴。例如,当教师在教学小说节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将文本的内容课本表演出来,学生会在揣摩角色和台词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心理的理解,从而领受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以及思想,得到人文底蕴的丰富。

(三)创设教学情境,以景化人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参差不齐,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創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切体验中提高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讲到中国古诗词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朗诵会,利用《朗读者》这一模式进行教学,鼓励每个学生进行古诗词才艺展示,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绪,用发自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养成正确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局限于理论学习,指导学生组织成立汉语言文学社团、诗词或者成语社团,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交流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设一些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书法比赛等。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重新认识汉语言文学,感受它内在的魅力。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结语

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个体终身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要能够增强对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视,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文的熏陶以及思想品行的塑造,从而在进入社会之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人生。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强化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人文精神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维度的人文熏陶,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上升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洁絮.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9(5).

[2]李佩霖.汉语言文学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9(20).

[3]何谯.汉语言文学教学在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消费导刊,2018(32).

[4]陈淑芳.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7).

[5]姚静.我国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6(33).

[6]贾晓霞.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J].高校论坛,2018(33).

[7]王燕.论人文素质教学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19(7).

[8]刘洁絮.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结合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29).

[9]林志坚.论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及对策[J].汉字文化,2019(6).

作者: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