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时间:2022-09-17 10:08:51

导语:大学预科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预科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理论文化学科,除了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发挥育德功能。大学预科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作为语文教师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以外,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渗透德育。那么如何在大学预科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巧妙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预科;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预科阶段相当于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时期,在学生三观没有完全定型前,很有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学会与人合作,有集体荣誉感,有爱国主义思想,有爱心,心中有双亲,懂得感恩父母,有理想有目标,积极进取,养成这些良好的品质,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预科学生的定义

大学预科学生是指年龄介于14-18岁之间,因为中考成绩不太理想没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有些是初三还没毕业,没有参加中考,或初中毕业后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学业,考虑到自身长远的发展需要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由于不想进入中专或技工类学校就读,而是想实现读大学的愿望,还有些是从中专技工类学校转入。大学预科是在校全日制就读,参照大学的管理模式,通常读三年。初中毕业档案不转入预科部,三年过后升入本院其他系读大专。

二、大学预科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进入大学预科部的学生由于初中成绩就没那么理想,出现厌学的情况,相对来说学习能力比较弱,缺乏学习动力,对人生也没有规划。大部分学生学习是老师推一下才动一下的,只有少数同学能够做到自律,会主动学习。在选用语文教材时,预科第一年选用的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预科第二、三年选用的是高职语文教材。中高职教材里有些文章和普通高中的一样,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教材文本进行处理,在选用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了解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最好难易度适中。每节课所设计的教学任务不宜过多,依据上课时长和学生接受程度而定。

三、大学预科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预科学生由于年龄尚小,三观还没完全形成,心智还没发育健全。以前在初中时成绩不理想,也没特别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重视,中考没能考上高中,很多预科学生有自卑心理,对人生前途也感到迷茫,觉得自己天生成绩比别人差,缺乏自信。自信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甚至以后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信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任务。因此德育教育在预科学生中就显得相当重要,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未来保持期待,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未来是美好的,靠自己的努力通向自己梦想中的罗马。

四、大学预科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精选教学内容,在教学情境中正面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部分预科学生比较自卑,缺乏自信,这一切尽收老师眼底,但不能总是挂在嘴边,否则会让学生更没自信,教师要有语言引导,多鼓励,精选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在学习《我很重要》这课时,以提问的方式导入课程,你们觉得自己重要吗?学生的回答各有不同,有些觉得不重要,会说我长得不漂亮,我长得不帅,我没什么特长,我没什么能力,因此我不重要,在这个世界人才那么多,我只是宇宙中一个籍籍无名的存在。有些觉得我很重要,有爸妈的宠爱,有众亲友的关爱,有好友的力挺。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因为你是跑得最快的,你干掉了其他“竞争对手”。我们没有理由不看重自己,无论你是天生丽质还是相貌一般,无论你是阳关帅气还是大众化相貌,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着特殊使命的,你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承载,是爸妈手心里的宝,明确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学习《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了解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初中文凭,中专还没毕业,通过一步步努力,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着重学习华罗庚在文中提到的三劫,在那么困难的环境都能坚持自学成才,对比现在的你们,环境比他好多了,是不是更应该好好珍惜这样好的环境,努力学习,发愤求进。从华罗庚身上我们悟出,不管之前我们是怎样的状态,趁你们还年轻,还有不断试错的机会,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不晚。保持积极的心态,多参与学校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找到自信的法门。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微笑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感受前人爱国行动中渗透爱阅读点国主义教育

爱国情感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我们的先辈们一直把爱国奉为民族大义,哪怕舍生也要取义。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例如“在李公仆同志被害后,闻先生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在李公仆遇害后,闻先生在群众大会上慷慨淋漓大骂特务,他不但说了还做了,他昂首挺胸走到游行队伍的前面,最终以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践行了他的“言”和“行”。这正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素材,在感受李先生和闻先生这两位前辈的强烈爱国行动中,引导预科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在学习《荷花淀》这篇富含诗意的小说中,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作者没有给这群妇女取名字,是作者的疏忽吗?”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作者要刻画的是白洋淀妇女的群像,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和热爱生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领悟先辈们的爱国情感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新中国的诞生,我们今天安定团结的民族以及我们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的心理想法: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国家的荣誉,维护国家安定团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三)巧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理想教育

没有理想的人生漫无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尤其对预科的学生要进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为完成目标,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例如学习《十八岁和其他》时,预科学生很快步入十八成人礼,心理和身体应同步成长;在讲到读书的苦与乐时,借用作者劝勉儿子读书再苦,作为父亲很同情孩子却不能不鼓励孩子尽力争取的故事。引导学生要吃得下读书的苦,读书的苦吃不下,以后可能吃更大的苦。在讲到青春时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梦想和雄心,同时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四)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观念

在21世纪,是提倡合作的社会,应鼓励预科学生和别人合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的力量再大都是有限的,需要与人合作借助别人的力量方能形成合力,实现共赢,这就要有集体主义观念。大学预科语文选用的教材里不少篇章是关于戏剧的,例如《雷雨》《窦娥冤》《茶馆》《威尼斯商人》等。多角度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氛围。课前布置任务,叫学生熟悉文本,熟悉剧情,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教学影片。在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表演,剧组的同学相互磨合,形成合作。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确只有合作才能呈现出精彩的表演,才能实现共赢。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我们现在是一个班集体,我们也要爱护我们的班级,要有集体荣誉感。

(五)品读文学经典作品,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魅力的过程中渗透感恩亲情教育

父母之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爱,歌颂父爱母爱的篇章也不少。如何在品读文学经典作品中渗透感恩亲情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学习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是一篇读了能催人泪目的小说,笔者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情不自禁地湿润了眼眶。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理清小说脉络,课上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加深预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精读“家里经济再怎么困难的情况下,母亲都要在年三十晚带孩子去吃年夜面,过年的仪式感不能少,仪式感是对节日和人的重视,也是母亲对孩子们深沉的爱。”“突然遭遇家庭变故的母子三人相互关爱,相互支持,母亲很努力地工作赚钱偿还因车祸已故去丈夫生前欠下的债务,大儿子帮忙送报补贴家用,小儿子做好家务不让母亲操心。”十年后,两个男孩已初长成,并且都很优秀。母子三人相互鼓励、支持,这是亲情的力量,在困难面前,是亲人的相互支持,对生活的追求,永不言弃的精神,使这个曾经陷入困苦的家庭越来越好。在课程结束前播放一首《感恩的心》。借着这个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父母爱我们,为我们付出,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无私的关爱,我们要懂得适当地回报父母的爱,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关爱父母,回应父母之爱,感恩亲情。

结语

综上所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宗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为他们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预科语文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文本的深层含义,适时引导,不断渗透,在春风化雨中,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陈雪梅.浅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题·经验·反思,2020,(10):1-3.

[2]周明燕,吕玉波.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德育研究,2020,(44):87-88.

[3]全晓雯.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0):43-45.

[4]黄朝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03):14-15.

作者:肖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