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诚”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时间:2022-01-22 10:47:55
导语:传统“诚”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其中“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诚”的理念引入到德育中,让青年大学生将“诚”的精神文化内涵,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动力,可以助力大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高校德育的理念与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路径中,传统“诚”文化的精神价值也得以实现。
[关键词]诚;高校德育;思想道德修养;传统文化
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高校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但在时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改革并完善高校德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就势在必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此语警示着我们对传统文化保持一种创造性的认识。中国自古有德治的传统,道德在社会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德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一条可取之道。而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诚”沟通着“天之道”与“人之道”,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它注重从“人”的本位出发,对个人自身品德修为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对我们现今高校德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诚”文化与高校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培育人、教化人的效用,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来开展教育工作。作为儒家文化重要概念的“诚”,是大学生品德修为过程中必须秉承的,因此,对我们高校德育教育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关于“诚”所谓“诚”,在《说文解字》和《尔雅》里的释义都是“诚,信也”;《中庸》中“诚”的概念有“诚者天之道”“诚者自成也”等说法,朱熹解释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说“诚在道,为实有之理,在人为实然之心”等。可见,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它不仅可以解释为诚实守信、真实不虚假,亦可看作天道的属性,甚至是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等意思,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而无论是何种释义,我们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诚”的高尚境界,及其启示我们的一种宝贵精神。“诚”的这种宝贵精神,在儒家文化中是“修身”的关键。儒家经典《大学》里就指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由此可见,修身的前提在正心,而正心的前提在诚意。所以,从儒家文化的视域来审视自身品格的修养,其关键在于“诚”。“诚”作为传统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其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本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其精神文化内涵也更易被广大的学生所接受和认同,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自觉。因此,用传统“诚”文化来指导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无疑为我们高校德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二)“高校德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立德是高校育人的根本,它回应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宋朝司马光就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精辟论断,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行。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来推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同时也会通过思政课、文化课等课程教育,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向上向善,起到一定道德规范与教育的效用,但德育中的本位,即“大学生”这一主体,并没有充分得以体现。因此,在道德实践陷入困境时,学生们鲜少反思自我,缺乏自我的责任意识。这不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与培育,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很大挑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们观照自我,则需从强调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着手。在纪念100周年时,教诲新时代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就是对大学生自主进行品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大学生的品德修为,是学生个体通过自身修炼达到的某种境界,是个人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它应该是在自主进行崇高目标选定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中的不断锤炼与奋斗养成的。而传统文化中的“诚”,作为“天之道”的属性,是一种崇高的存在;又有“自成”即自我完成的意思,是一种不断完善的过程表现。这种集境界与方法为一体的内涵属性,使“诚”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这一主体存在,在德育课堂上引导大学生思考、讨论,并依“诚”的精神理念激发学生内在道德种子,让大学生将“诚”文化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诚”文化缺失下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困境
现今,很多大学生不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体会并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层智慧。这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缺乏厚重文化底蕴的支撑,带来一些学生品德素养中的问题。而“诚”文化的缺失,使我们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在缺乏一股向善向上的动力,外在缺乏行动的自觉。(一)“诚”文化缺失下高校德育的现状。在高校德育中,由于未能将“诚”文化精神真正引入德育教育,我们所指导大学生进行的品德修养成效常不尽人意。它从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形成了以下现状:首先,在思想方面,信仰是指引大学生前行的明灯,是学生们积极进取的动力。《说文解字》里说“信,诚也”,“信”被视为“诚”。而“仰”是脸向上,有敬慕之义。因此,“信仰”一词指的是信奉敬仰。在大学生道德修养上,“信仰”指的是对崇高道德的追求。反观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能较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表征良好。但我们不能忽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较为模糊的情况。一方面,大学生处在三观的塑造期,同时经受着中国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市场经济冲击等考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丢失自身道德操守;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部分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价值取向上更趋功利化,有时会枉顾社会道德而追求名利。其次,“诚”从心理方面来看有真心、诚意的意思,而要做到真心诚意,首先要在追求人性的理想时,观照自己内心最深层的良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过程中,如果不对照理想人性做自我检查,缺乏对自己真实内心的审视,只依据外在评判条件践行道德,做表面功夫,那离修养目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道德修养中做表面功夫,是一种浮躁心态的反映,浮躁心态容易使学生在品德修养中受外在利益的诱惑。如在志愿者活动中,很多大学生会根据活动是否加分,是否有助于评奖评优等,来确定是否参加。此外,在思想道德修养上做表面功夫,也会使学生在道德践行中存有侥幸心理。例如,学生们参加考试前签署了考试承诺书,证明自己会诚实守信,而在考试中仍会试图带小抄,他们侥幸地认为,万一没被发现,自己在他人眼中还是如承诺书上所证明的是诚实的。另外,在实践方面,大学生因对“诚”的信仰不够坚定,容易忽视自我内在修养的提升,使品德修为打折扣。例如,中国儒家文化对人格修养提出的一个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警醒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关爱他人。这也是一个人身上具有美德的一种体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虽表现出较高的关爱他人的意愿,但行为处事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或是因为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蛮横暴躁、无理指责他人,或是由于自身的自私心理而不尊重他人的意愿与选择……都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这些在实际行动中不能坚定奉行“诚”,不能自觉对自身的局限加以克制,不能努力超越性格中的弱点的行为,无疑影响了自身品德的塑造,给高校德育带来很大的挑战。(二)“诚”文化缺失下高校德育的困境。“诚”文化精神对于个人的品德修为来说,是内心对道德信念的一份坚守与外在行动对道德品行的一次次执着。而在缺乏“诚”的引导下,大学生很难真正保有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与行为方式,甚至出现道德危机。因此,他们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往往表现出如下的困境:第一,青年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方面存在脱节。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知易行难。大学生在认识事物的道理方面比较容易,而能否做到则是另一回事了。比如在诚信方面,学生们都认可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这个观念,他们也知道通过作弊的行为取得成绩是不对的,但还是会有学生明知故犯。甚至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也会犯错。这不正是因为他们偏向于智能的成绩,而内心未能真正领悟并认可“诚”之精神,忽视自身内在素质修养导致的吗?第二,自我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大面积缺失。在现今网络媒介发达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言论表达、信息获取、社交沟通、娱乐生活等活动范围也更趋开放性和自由化。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少,在很多法律管制的真空地带,他们可以任性地在网络空间窥探他人隐私、不实讯息,甚至通过网络平台抹黑谩骂他人,宣泄自身不良情绪……大学生们在享受网络媒体带来的便利与自由时,忽视了对自我行为的责任意识,导致对自身行为管理的懈怠。而这种懈怠也使他们不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诱惑。在此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意志不断地被消解,道德底线不断地被突破,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低,道德也逐渐被异化。
三、“诚”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现实路径
《中庸•第二十三章》有“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指出唯有达到极致之“诚”方能化育万物这一理念。“诚”的这一强大效能,为我们高校德育的困境提供了解决路径。“诚”文化不仅可以为高校学生树立道德的风向标与终极意义,发挥道德主体作用,使德育从他律走向自律,形成一股坚忍不拔的道德意志力,而且可以促进德育的知行合一,使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一)依“诚”文化建构自身理想人格。大学生的德育,本质就是要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而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有指引方向的“灯塔”。这个“灯塔”可以引导人朝着永不可企及的目标不断前进,使人不断完善自我以靠近那个最高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就充当着指引道德人格发展的灯塔作用。在儒家文化中,“诚”被视为“天之道”,即天的本质属性,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它就是一种至高至善的精神与人格的存在。正如北宋周敦颐在《通书》中阐释的,“诚者,圣人之本”。而作为人要达到圣人的境界,需要“诚之”。《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与“天之道”的“诚”不同的是,“人之道”在于“诚之”,即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去通往合乎“诚”的境界。如果说,天道之“诚”是一种无法企及的最终理想状态,那么人道的“诚之”则是一个不断朝理想状态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它启示我们青年大学生将“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按其本质建构起自身至高至善的理想人格,并不断朝理想人格努力奋斗。因此,依“诚”文化建构起的理想人格,使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了风向标的指引,使大学生终身道德观念的树立有了动力源泉。而当这种理想人格被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时,它便成为一种“信仰”,决定着人格发展的走向。正如曾将“信仰”形象称作“总开关”那样,也说明了信仰在整个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缺失、精神迷茫,那么所谓的道德教育也将无从谈起。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英雄人物、时代楷模的塑造与宣传不可或缺。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依“诚”文化精神唤醒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以此拧紧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这一“总开关”,让他们时刻以至高的“天之道”为理念激励自己,以不断追求圣人的境界鞭策自己,从而规范他们在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中的判断与选择。(二)在“诚”文化精神引导下的反求诸己。道德修养需要有道德理想的支撑,而道德理想的实现也离不开个人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坚持。思想道德修养重视主体精神,强调个体对自身的完善。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肯定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形成中的自觉性、主动性。道德自律,不受外物约束,也不受情感支配,是一种遵从自己内心对道德追求的意志存在。这种道德自律能力使人在道德实践中能反躬自省,变被动的服从为主动的践履。而这也正是传统“诚”文化的精神价值所在。《中庸》有“诚者,自成也”的说法,认为“诚”就是自我完善。它启示我们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中,要从自身出发,在不足之处用自己的意志力加以克服,从而更好地引导自己的道德实践,使自己的品德日臻完善;而不应该被自己的情绪、喜好或外在的奖惩所左右,影响道德的行为。这种不假外物、反求诸己的道德要求,与我们传统文化对圣人的期待如出一辙。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孔子也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代思想家们认为,要端正品行或具有崇高德行的君子,在事情做不成功的时候,都是从自身寻求原因。他们通过不断的解剖自己、认识自己,并进行自我的教育来达到“诚”。所以,反求诸己,是作为儒家立身处世中心思想的“诚”文化,传递给我们青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只有真心诚意地将外部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时,才可能真正地对自己产生约束的作用。(三)以“诚”文化规范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顾名思义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大学生品德修为中,既需要有道德认知,也需要有道德实践,只有将“知”“行”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诚”的境界。而传统的“诚”文化也在“知”“行”两个向度上给予我们启发。《大学》中有“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指出要达到修身的基础“意诚”,先要求真知。而要认识事物的真理,朱熹告诉我们“惟诚时,方有这物事”,在努力求知时,我们只有不断抛开个人的偏见与狭隘错误的认知,才能让本真的道理得到解蔽而呈现出来。如此,我们才能对事物达到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理解。在此,“诚”是一种德性,也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桥梁,它既是目的,又启示我们做事的方法。因此,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我们首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尚品德,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而不是机械地给大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如此之后,我们需进一步指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曾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不论是何种认识理论,其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实践,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亦是如此。真知需要通过行为来表现,而“诚”告诉我们人应该真诚地行其所志,自觉地践行道德,如此才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真君子。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将道德认知外化于道德行为,比如通过志愿者服务、服务基层等活动,向他人传递自己内在的那份爱心与善意。此外,《大学》也说“致知在格物”,一切真知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对事物的研究认识的基础上,都是通过实践对事物不断解蔽之后获得的。这说明真知固然指导了实践,但也来源于实践。由此可知,“知”与“行”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因此,在品德修为中,大学生应将“诚”的文化精神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以“知”来引导行,从“行”中获得真知,并持之以恒地践行道德行为,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的“诚”,是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精神指南。从“诚”文化视域出发,我们审视了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弊端,也启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新理念与新路径。“诚”作为“天之道”为大学生人格理想树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也为“人之道”,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途径与方法。在这过程中,“诚”文化的精神价值得以展开,大学生依据其精神理念成己成物,从而推进自身品德素质渐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33:31.
[2]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周敦颐.周子通书[M].徐洪兴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77.
[6](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7]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49.
作者:陈晓燕 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 上一篇:地质灾害矿管股工作计划
- 下一篇: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