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资源在高职德育的运用

时间:2022-07-10 03:28:31

导语:岭南文化资源在高职德育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岭南文化资源在高职德育的运用

摘要:本文根据岭南文化开放与兼容、开拓与创新的鲜明特征,论述了岭南文化资源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开发,并基于此,分别从学科建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三个维度,提出了岭南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路径。以期利用独特的岭南文化,引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岭南文化资源;德育;开发;运用路径

广东位于岭南地区,而岭南文化是基于土著南越文化,将中原文化作为主体,同时汲取其他各族与地方文化的精髓,经历几千年的整合、改革、交汇以及升华而逐渐形成的特色区域文化。岭南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是内陆农业文明与沿海地区商业贸易文化交融的成果,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广东当地的高职院校来说,运用自身先天的地理优势,充分将岭南文化渗透到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从而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这对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岭南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有效开发

(一)开放与兼容。岭南民间风俗文化对内先后共经历了四次移民,对外从汉朝起就接受了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文化,这让岭南民间风俗文化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内核,赋予强大的包容性,铸造了岭南文化显著的开放与兼容性特点。对于各地高职院校来说,面对这样复杂的多元理论,想要实现教育特别是德育基础理论课程的积极功能,就需要提高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明体现出来的是文化,它的价值取向与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对此,文化素养以及文化价值理念是德育教育的基础与核心。也就是说德育教育只有依托文化这一有效载体才真正具有意义,德育教育事实上属于文化教育的范畴,而文化教育需要依据特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超越特定知识迈向另一个精神思想境界。文化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文精神建设,人文的根本意义首先应是人学,即人自我反思、自我审视之学。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作用中的充分发挥,正是利用不同地方文化来实现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积极能效,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和提高广大学生的自身素养,有效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强劲动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1]。(二)开拓与创新。岭南文化的诞生及发展,和历代移民的印记密切相连。岭南文化实际上属于一种移民文化,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开拓与创新,从汉朝起就对东南亚、美洲以及欧洲等国家展开了贸易往来,这使得岭南文化具有了海纳百川的不凡气度。漫长的中原移民以及对外贸易历史构成了岭南独特的民俗文化,它基于古代南越民族文化,融合了中原与西方文化的特色内核,逐渐具有了强大的包容性和接受能力,对新鲜事物极其灵敏,可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对源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文化元素缺少良好的整合力,导致岭南文化形成了多样品格。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的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意味着第三次浪潮即将掀起,生活在创新社会中的人们,因中西两国社会体制从原有的对立转变成了相互包容,传统与先进价值观在不断撞击中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过去的理想、信仰以及信念均面临着巨大挑战,部分人开始丧失了坚定的信念与信仰,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针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德育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索并利用岭南文化的海量资源,强化历史文化教育,挖掘岭南文化,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切实做好文化典故整理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对外文化互动,汲取其他国家先进文化成果,以此来提高岭南文化的综合影响力。从个体精神内涵层面上看,建设精神家园的本质是构筑人们信仰和理想信念,德育作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阵地,主要宗旨是积极帮助人们确立科学合理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探寻人生的真正意义,关注发展目标,解析生命价值,从而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2]。

二、岭南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运用路径

(一)运用在学科建设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存在较多的核心理论知识,而真正靠近大学生日常生活、被他们喜爱的内容却极其有限,教学模式固化僵硬,课堂氛围沉闷,缺少浓厚的生活气息。德育教育想要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就应将理论问题与现实情况进行有机结合,让广大学生根据现实来思考问题,以此弥补自身不足,促使个人修养的提升。由此能够看出,处在不同地区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在创办学校的过程中将区域文化、风土民情、人文精神等思想理念融入校风与学风中,可有效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并且也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为课堂氛围增添更多活力。除了开展地方文化特色方面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外,在常规课程中,可根据具体现实引进乡土和地方文化的有关内容。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直接传授历史文学、当代文学,还可适当融入一些民间文学,引导学生简述自己出生地流传的经典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传说以及民歌等,或是组织他们现场表演。通过灵活多变的育人形式,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德育知识变得生动且充满趣味性,真正促使学生在思想认知的同时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毅力和品质得到提升与培养。在广东当地,要将岭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岭南特色音乐、粤语以及粤曲等都可成为艺术鉴赏的重要资源,此外,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可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是社会大众热议话题,运用自身所学理论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因此,结合地方文化开展教学,既能激发学生探究家乡建设框架与模式构建的欲望和热情,又能在教学中探索德育教学的经典素材,无形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渗透和引领,让理论知识学习和精神思想实现同步提升。而在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不管是从社会发展需求还是地方文化保护与继承上看,都将变成一种必然趋势[3]。(二)运用在第二课堂中,深化校园文化内涵。第二课堂蕴藏着大量的信息,储备丰富的潜在因素。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知识比赛、专题报告、主题讲座、图片展览等,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动展现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与风土民情,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目光。岭南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雅俗并茂,既有高雅文化,也有市井文化,并且还具备与众不同的风土民俗文化,如不落夫家、自梳女等都有浓厚的地域特征。纵观我国电影行业,岭南是最早传入电影的地区,我国影视行业的奠基人郑正秋便成名于岭南。岭南的艺术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特色,采茶戏、潮剧、客家山歌、粤剧、汉剧以及潮剧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宋明时期盛行创办书院,宋代的潮州府共创办了三所书院,分别是岭南手工艺书院、医学书院和农技书院,它们在我国均占据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带出现了我国最早生态农业——桑基鱼塘,当地人种田如绣、精雕细琢,其中《农桑易知录》就是描写古代农业的经典古籍。我国西医生、西医学院、西医院等,也是诞生于岭南地区。此外,还有岭南当地的饮食文化,极具地方色彩,也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内容。上述罗列的知识点可纳入第二课堂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现实条件自主挑选主题活动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校园文化,也能促进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知识比赛、专题报告、主题讲座、图片展览等校园活动既能丰富学生日常生活,又能充分活跃教学氛围,增加学生对岭南文化的认知、学习等,能够让他们的思想受到良好熏陶与影响。(三)运用在实践活动中,来促使学生思想成熟。高职院校大学生通常在寒暑假期间会返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时他们可以更加敏锐深刻地感受家乡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若是大学生具备问题意识进行实地考察与访问,积极探索家乡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风土民情、民族文化、社会秩序等,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便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形势,更好地推进学术研究。例如,在探索广东地区重视商业发展的历史传统时,广东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地理位置,在唐宋时期就已发展成为我国至关重要的外贸区域,以韩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为核心不断向四周扩张,特别是清朝中后期,国际市场对我国茶叶与丝绸产生了浓厚兴趣,随着其需求量的不断上涨,带动了该地区商品经济的良好发展。它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影响文化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逐渐形成了岭南文化实事求是、注重商业发展的倾向。直到今天,广东依旧存在浓厚的商业风气,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广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调查家乡和搜集相关文献带来了许多挑战。但毕竟是学生的故乡,相对于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环境,并且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场所,能为学生提供部分所需信息。比如,高职院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要求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参加社会实践,直接与当地人接触,深切感受独特的乡土文化,挖掘乡村的实际问题,以此来增强广大学生的责任感,深化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岭南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陶冶性情,还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真实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群体生活的道德规范。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岭南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开发其文化资源,并将有利的文化资源融入学科建设、第二课堂以及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整体质量与学生思想境界,促进德育教育与学生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贤.弘扬岭南文化追求特色发展[J].中国德育,2019(19):60-62.

[2]杜丽娟.新岭南文化与广东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研究——以潮汕文化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175-177.

[3]卢薇,刘社欣.岭南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广东高等教育升级研究[J].高教学刊,2016(7):265-266.

作者:邢通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