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课堂德育渗透分析

时间:2022-05-29 04:43:22

导语:小学武术课堂德育渗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武术课堂德育渗透分析

【摘要】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需要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能传授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做好育人工作。教师在组织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充分地挖掘武术课在德育教育上的优势。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武术了解,也让学生体会到练习武术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小学武术;德育教育;教学研究

中华武术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注重内外兼修,是我国具有民族特性的体育项目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增强体能训练,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进而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德育工作与体育教育都是学校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要能够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日常的武术教学活动当中,真正做到“寓德于体”。

一、德育教育渗透到武术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说过“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要注重发扬起文德,更重要的是注重发扬其武德。”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武术教育中是具有着较高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教师有效地组织体育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以及技能的训练,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于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授,会进行大量的简单的机械性、重复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仅没有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与方法,更没有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能够清楚的意识到,体育的教学并不是进行简单的训练。而是要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参与,并且能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其体育道德品质,增强其思想意识。如果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武术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轻视其道德品质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具有再高的武术技能与水平,也是失败的。学生要能够感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竞技精神,有利于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让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从古至今,学习武术的人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习得了武术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将传统武术的道德与涵养传承了下来。

二、教师应注重学生武德的培养与提升

教师在组织武术教学时,不仅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掌握一定防身的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武德修养的训练。教师要能够结合武术教材的内容,将传统的武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具有高尚理想信念,以及道德情操的人。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能够正确地看待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性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训练。要让学生在学习武德教育的过程当中,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张扬,培养学生拥有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三、德育教育在武术教育中的巧妙渗透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能够认真地研读教材,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武术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要能培养自己自强不息、永不服输、谦和忍让等道德品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较为直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渊源历史。不仅激发了他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习武的内涵。特别是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武术影视片,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激起他们浓厚的爱国之情,树立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二)规范的教学示范。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相对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要能够进行准确的示范。将动作进行分解式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刚柔并济。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他们起到积极带头示范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武术热情,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夯实基础。(三)正确的教学术语。学生刚接触武术时,会自己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会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动作,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一些口诀,便于学生对动作进行记忆。教师所创编的口诀不仅要能够体现出武术的特点,还要言简意赅,易于学生记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观察武术动作的形态,然后另取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记忆动作。(四)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师顺利地开展好武术教学活动,就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化的教学训练。比如,在教学五禽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习的观察自己所做出来的动作,能够与自然当中的景物或者是动物形象生动地进行结合。从而对“立如鸡,站如松。轻如叶,重如铁。快如风,转如轮。”等,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能够正确地掌握体育的技能。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能够向学生讲解有关武术当中的传奇人物以及动人故事,弘扬武术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而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能够巧妙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习武的过程当中提升意志品质与武术思想。教师的“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师需要不断地优化武术课堂教学,力争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强健体魄、高尚道德品质、完善人格的新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1999.11.

[2]李传武.曾水志;论中华武术的价值[J].高教体育论坛,2005.11.

作者:王尚青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