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时间:2022-05-07 09:15:36
导语: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当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吉林省涉农高校着力于开展有关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的相关发展工作,但就目前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构建出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德育;生态体系;研究
德育即道德教育,在个体身上再现为道德品质,涉及社会、社区、学校和家庭等各个层面,从其本质而言就是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就学校层面来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品德培养的活动。高校德育融合了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等多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1],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农业类院校以其特有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始终以培养全方位人才为己任,大力推进德育建设。在此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构建起涉农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对高素质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涉农高校德育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涉农高校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由多项体系和内容构成,包括目标、内容、组织、主体、途径、方法、评价等各个要素[1],并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生态观与学校德育教学的构建模式相融合,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学校”“人与文化”等多方面的统一。1.1树立德育初心,构建目标内容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了新时代,世界变局之大百年未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新时代不忘初心,构建内容目标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新时代培育全方位人才。所谓德育初心,便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德育工作者首先立身要正,做好表率作用,这也是构建德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怀揣信仰与情怀,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人;二是要恪守高尚职业道德,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三是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自尊自重、自珍自爱,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总结起来便是所强调的一个“德”字,以此育人,言传身表,构建起系统性的德育教育模式,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等,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新时代具有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便是整个德育教育体系的目标及内容。1.2引领明德风尚,明确组织管理体系。吉林省涉农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的工作运行机制就其本质意义而言,便是根据省内农业类院校的实际办学情况所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不断调整德育体系方向,行为准则,活动方式以适应改革发展之下不断变化的形式和要求,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中存留的问题,开拓创新型新道路,从而更好地构建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在德育管理体系中起决定要素的是高校领导机制,要形成从党支部到团委,从学校领导到各院系导师的德育工作领导系统,从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育人模式。此外,还要注意不断强化管理体系,由校长负责,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设立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下设政教导员、组成政教处,依据相关德育政策及实施计划,每周召开例会,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并付诸实践,提高德育实效。1.3推进德育教育,完善方法评价体系。高校德育教育生态化方法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目标及内容体系的进一步实施,是对整个德育生态体系的补充与完善。而传统的德育模式易形成流于形式或者说是只注重过程而不在乎结果或效果的教育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想改变原有模式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德育生态化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需要建立并进一步完善科学化、系统化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体系[3]。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体系包括授课教学、社会实践、制度管理、传媒引领、环境影响等。专家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实现德育教学,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德育熏陶,并加以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对非道德化行为加以约束。此外,还要加强网络传媒的管理,正确引领舆情导向,挖掘网络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积极效应。评价体系则包括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机制、评价的实施以及评价结果的呈现,为了使体系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动态性、简明科学性、综合性以及可比、可操作、可量化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德育评价体系的主体可以包含教师、学生、家人等分不同场合、不同角色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二是评价范围的广泛性,新时代下的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的评价范围应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评定;三是评价结果的完善性,德育评价体系不能止步于一个公式化的等级,而是要对学生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更是对体系建立过程的严格性把关,这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构建。
2吉林省涉农高校德育教育生态化的实施途径
新时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建设,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从而储备更为优秀的人才力量,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2.1突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指出,要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历程,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及其内在逻辑,弄明白历史性成就背后所凸显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从而更好地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在大背景的影响下,顺势而为,突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有全球化、大格局的视野,新时代下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更多的可能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更为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统筹管理能力,以便进行更加有效化的教育指导;二是要对德育内容进行完善,将最新的世界动态、时事政治、热点新闻、理论政策等信息内容与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相融合,进一步丰富和扩充资源体系。三是要创新大环境下的德育生态模式,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拓展德育内涵,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增强德育内容的趣味性,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使教育更贴合实际,从而使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践行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优化德育队伍的结构层次。在当下,高校德育队伍主要包括各院系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者及管理人员。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从宏观角度出发,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优化高校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的结构层次:一是打好基础,明确德育体系的目标及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建设一支贯穿整个德育生态体系的队伍,时时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夯实德育基础;二是巩固好中坚力量,发展中层团队。通过中坚力量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发展德育体系的中层团队,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并结合自己擅长的领域,适时地引导学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三是强化德育队伍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高效率的专业德育队伍,即聚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国际视野、国际认知的高素质高能力的顶尖人才队伍,能够对热点时事、重大事件、理论政策等内容进行高效准确的分析研读并以此迅速、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不同的价值体系及矛盾冲突[4]。2.3展现德育内容的丰富性。高校德育教育是由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成长等各个因素所集合而成的生活化、社会化、实践化的育人模式。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德育生态体系的完整性与协调性。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来讲,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中德育资源的协调共进,有利于德育内容及德育观念的不断丰富。新时代下,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互动方式、价值取向、意识认知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主要是大环境促发了大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改变了大学生与外界互动的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也必然要顺应时代的步伐,不断推进、发展,更加趋于多元化。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在明确德育目标、内容、主体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构建起独立、开放、成熟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昱.高校德育创新的现实要求与路径实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19-20,29.
[2]樊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6):30-31.
[3]任昱垠.浅析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发展及实践[J].现代交际,2019(05).
[4]吕小亮,时晓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01):1-6.
作者:孙明丽 唐少勋 单位:1.长春建筑学院 2.吉林农业大学
- 上一篇:高校德育建设价值与实现途径
- 下一篇:电子商务农技特岗生开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