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分析
时间:2022-12-24 09:29:36
导语:学生德育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德育教育,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并且对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撑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教育课程授课模式、丰富校园实践活动。
【关键词】德育素质;考核;评价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德育教育在高职中的运行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通过建立了一套德育考核体系,使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具有客观依据。此德育考核将每一名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学习表现以及参与活动表现作为考核指标,每周在班级内进行公示确认,每月一总结,在学期末让学生本人对自己一学期的德育情况根据相关考核指标进行自我考核,由班级评定小组核查,并在全班公示,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通过周评、月总结、自评、核查、公示,使德育考核评价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并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改正和提高。德育考核测评表中基础分值为60分,总分为100分。
一、德育考核评价指标说明
(一)加分项目(加分上限为40分)。1.“班级集体活动参加情况”满分为3分,各班根据本班活动开展情况自行掌握;2.被评为文明宿舍,或在年级宿舍内务检查中表现优良的(登记在册),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2分,最多不超过10分;3.“上课、自习课、实训课无迟到早退旷课情况”符合加满3分,不符合不加分;4.“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情况”必须在“志愿汇APP”上记载,一次(或时长0.5-1小时内)加1分,时长每超1小时依次累计,无偿献血一次加2分,总分不超过10分;5.“参与学校组织活动”,参与牵引动力学院和西铁院组织的活动的,每次加0.5分,参加运动会团体操训练和方阵训练的,加2分,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内的活动,如活动的组织、主持等不加分,总分不超过4分;6.“担任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班级班干、社团干部等学生干部干满一学年的,每人加3分,课代表干满一学年,每人加2分(职位重复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7.“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协助班主任辅导员管理日常事务的,每次加0.5分,总分不超过3分;8.“获得荣誉、比赛获奖”中参与学校组织活动并在其中获奖的不重复加分,计最高分数。获得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次加2分,“年级学习标兵”每次加2分,“班级学习标兵”每次加1分。荣誉类奖项加分:二级学院级别1分、学院级别2分、市级4分、省级7分、国家及国家以上级10分;比赛类奖项加分:二级学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2、1.8、1.6、1.4分,学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3、2.5、2、1.5分,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6、5、4、3、2分,省级特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9.5、8、6.5、5、3.5分,国家及国家以上级特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14、12、10、8、6分。(二)德育考核测评减分项目(减分上限为60分)。1.“宿舍内务通报批评”一次扣5分;2.上课、自习课、实训课迟到早退旷课情况中,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旷课每次扣5分;3.“违反课堂纪律”,上课吃东西、玩手机、睡觉、说话被老师批评,每次扣2分,顶撞老师扣5分;4.旷宿每次扣8分,晚归每次扣5分;5.考试舞弊/无故旷考,每次扣5分;6.抽烟,宿舍有烟头,落实到个人,每人每次扣5分,发现一次则在助学金评定中直接取消评定资格;7.校园不文明着装每次扣5分;8.酗酒打架斗殴每次扣8分;9.其他违反校规校纪活动:参与偷盗活动每次扣10分;赌博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音像制品扣20分;非法传销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扣20分;故意损坏学校设施设备扣10分;未获批准参加游行示威活动扣10分。通过德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意识得到普遍增强,能够自觉地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并且能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高职德育考核评价的环境支持
高职德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是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高职院校还应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撑来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一)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德育骨干队伍是德育总体计划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德育骨干队伍是由学校中层以上的党政领导、党团专职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组成,以德育为自己的主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加强对这支骨干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在德育领域的科研探索与实践能力,使这支骨干队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而且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为德育的实施和发展发挥骨干作用[1]。(二)创新德育教育课程授课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及德育课组成,上课形式上主要由教师讲授为主,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是从“知”到“行”的实践升华过程,如果只集中在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上,不仅达不到德育实践的目标,而且枯燥的宣讲还会使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恶排斥心理。因此,应该创新德育教育课程授课模式,加大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践行和反思道德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三)丰富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地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如通过志愿服务APP发起志愿活动或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实习基地进行社会考察、勤工助学、技能服务等。突破学生固定自习课模式,多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用社团活动凝聚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各类知识技能竞赛、文艺演出、讲座创造健康活跃的文化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2]。
参考文献:
[1]林韧卒.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朱毓高,高万宇等.关于高职学生德育评价及考核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作者:黄旌芮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大学德育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 下一篇:如何培养数学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