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德育探析
时间:2022-11-23 10:52:29
导语: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德育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童话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能够开启儿童对于道德智慧最初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更加自主地构建自身的道德体系。然而目前小学低段语文童话课堂往往注重了德育的理论灌输,忽视了学生主体情感体验,使童话离童心世界越来越远。本文力图从童话的德育价值出发,通过分析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童话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低段童话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问题加以探讨,以期让童话教学在儿童德育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段;童话;德育
低年级童话教材的选编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的,而且每一篇童话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道理。因此,用童话来点亮儿童心中的道德智慧,提升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每一个儿童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小学低段语文童话课堂往往只注重了德育的理论灌输,忽视了学生主体情感体验,使童话离童心世界越来越远。因此,童话的德育功能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童话,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接受童话故事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在德育意蕴。
1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课程思政意识
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首先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的儿童文学素养,应了解童话及其特点,对所教授的内容了然于心,并且拓展对童话的阅读面。教师要想带领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习得道德的智慧,就需要像学生一样亲历童话文学的广阔天地,保持一份童真,爱童话、欣赏童话,用自己对童话切身的体验来引领学生实现道德的健康成长。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知识教学与德育教学并重。教师需寻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结合点,从教材本身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出发,充分挖掘童话中的德育内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教学。由于每一篇课文的基本知识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在不同层面隐含着不同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渗透德育教育。德育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文文本的整体内容上,还隐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因此,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在进行童话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中所包含的德育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把德育工作融于充满道德情感教育的文字之里,如春风化丝雨,于悄然无声中,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品德教育,获得德育渗透。
2多方式实践,激发道德情感体验
首先,强化学生朗读,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充分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在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做好朗读预习工作,提前熟悉文本,养成良好的学习品德。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范读。教师的充满感染力的朗读示范可以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当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占优势,因此强化的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且在倾听与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会将书本上没有生命的文字,领会成一幅幅鲜活、具体、生动的景象,无形中道德情感自然被激发。其次,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会童话中的道德内涵。对于儿童来说,体验就是他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真善美、颂扬好品质。角色表演能把学生引入童话的角色中去,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把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使情感出于内心,而外显于动作。学生通过表演,能更主动地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练习,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通过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体验人物情感,做出道德判断,深化道德观念,在悄无声息中使道德情感在充满情趣的童话课堂中得到熏陶。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讲述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课文只简单地描述了小鸭和小鹰想要学本领,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本领。而其中小鸭和小鹰自主学习本领的过程并没有展现出来。在自己学习本领时他们有什么举动,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如何克服自身的恐惧等等,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表演,活化认识。由于低年级学生想象表演的目的性较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定会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通过想象表演,在学生心里播下“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再次,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提升道德认识。教材选编的课文内容多精练含蓄,存在很多可再发挥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完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一些空白点,联系实际进行合理的想象拓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出明确指令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任务想象,通过想象的任务可以培养想象的目的性,让他们学会按要求自主有效地展开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讲述了丑小鸭因为长得丑,受到了各种小动物的排挤而被迫出走,一路上受尽磨难,始终坚定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最终实现了理想,获得了幸福。这也说明了要相信自己,当别人嘲笑自己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当学生明白这个道理的同时可以适当拓展想象:当完成美丽的蜕变后的丑小鸭再次见到以前嘲笑它的小鸭子、鸭妈妈以及猎狗和小鸟时她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它们又会对蜕变后的丑小鸭说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那只丑小鸭,历经苦难,终于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你最想做些什么呢?学生通过在个性化空间的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对所谓的真正的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了天鹅高贵的外表下那更具善良的美好心灵,不会炫耀自己的外表。合理的想象拓展使学生深化了对原有道德认知的认识。
3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德育渗透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亲睐。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课文童话描写的情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进行情境再现,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所期望的道德情感。例如,在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一课时首先可以播放有关泉水的视听材料,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泉水的声音。通过聆听可以初步感知泉水的特征,并且可以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叮咚叮咚”的泉水声像弹琴一样。然后再睁开眼睛观看视频泉水是如何流淌,经过了哪些地方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体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泉水流过的地方花儿开得更艳了,果实结得更丰满了,鸟儿唱得更加动听了。接着再进入文本,结合朗读与体会以及文中的插图再借以适当的想象。这样,学生可以马上感知到泉水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勇往直前的好品质,无形中德育教育从叮咚叮咚流淌的泉水中展开,把关爱别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的道德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的心间。
4课外延伸拓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在教学童话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书面的解读上,而是要把在习得的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要“引进来,走出去”,丰富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扩大童话在德育的影响面,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还需要学生自己扩大知识面,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学内涵。只有阅读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童话,才能有效掌握阅读的方法,把握故事情节,领会故事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课外阅读是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完经典的童话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再次阅读原著中的文章,深化体验,对文章的道德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平时,教师可以适当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这样可以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此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适当开设一些阅读课或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涵养心境。
参考文献
[1]曾扬明.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08(7):4-6.
[2]洪琼.展示童话魅力发挥育德功能———小学低年级童话育德的有效尝试[J].小学德育,2008(10):26-27.
[3]蔡红.关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78.
[4]商晓艳.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J].科技信息,2013(5):297.
[5]邹一军.走进儿童心中讲童话———简析低年级童话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9):48-49.
[6]黄军荣.坚守阅读本位突显文体特征———谈谈第二学段童话的解读与教学[J].福建教育,2013(Z5):51-53.
[7]潘文琴.以儿童的视角品味童话的“语文味”———低年级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2013(9):116.
[8]李丽.探寻小学童话教学之策略[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3(11):45.
作者:张斌 李云杰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上一篇: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重要性
- 下一篇: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互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