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途径

时间:2022-11-08 08:50:21

导语:积极心理学下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积极心理学下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途径

[摘要]五年一贯制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由于其生源构成复杂和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美德、积极乐观、发觉人的内在品质等,与德育教育的要求相吻合。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积极心理学

五年一贯制教育是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需要创办的一种切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新型办学模式,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形式不仅实现了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优势,有利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有利于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党的报告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更提出“人人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使得被称为“打通人人皆可成才通道”的五年一贯制教育发展势头更显勃勃生机,也对五年一贯制德育课程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现状

(一)德育教育基础不牢

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建设成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德育工作,但在贯彻过程中,部分五年一贯制高校还存在对于德育工作思想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强的问题,很多学校还是有所“偏科”,更加重视教学成果、技能大赛等能够而且较容易出成绩的教育内容,而德育教育无论从师资配备、教学体系、教学氛围还是最基本的教师素质方面都没有明确要求和基本规范,更难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渗透中体现,在众多专业教师眼中,德育是两课专职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的任务,与专业教师无关。

(二)德育教育课程简单空洞,实践匮乏

教育部2008年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将“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四门课程定位为德育必修课,“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五年一贯制院校学生在低年级时便开设了与大学一致的“修养”与“概论”两门课程,而高年级的德育课程呈现真空状态,且专门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德育课本少之又少,更无贯穿性和承接性可言。再加上两课课程对尚未成年,且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多不适用,授课内容多是空洞的说教、授课教师多采取填鸭式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非常普遍,这就使得教学效果极差,实效性极低,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微乎其微。

(三)家、校、社会德育教育合力严重不足

家庭教育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是一项关系到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重大工程,所以培养孩子、塑造孩子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根据调查,笔者所在单位很大一部分五年一贯制学生家庭状况复杂:学生家长不仅不能充当很好的教育模板,还将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态度和观念灌输给孩子;家庭内部不和谐,离异家庭数量增多,家庭教育缺失,孩子要么无人管教,要么过于溺爱;多数学生家长将孩子的教育寄望于学校,自孩子进校起就做起了“甩手大掌柜”,跟孩子的交流也仅局限于每个月的生活费到账时间和数量上;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仍采取与中学阶段相同的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多停留在批评、说教层面。因此,家长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调整对其评价的标准,做出合乎事宜的要求,极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主动与学校进行联系沟通,积极了解和掌握孩子在校情况,并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全社会也应高度重视五年一贯制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各级社会团体如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工作部、新闻媒体等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五年一贯制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平台;净化网络风气,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四)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性差

目前在校的五年一贯制学生主要是“零零后”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思想道德状况在主流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他们成长在国家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外来文化观念在他们身上冲击不断,网络时代的深入影响使得他们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难以招架,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模糊、道德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网络文化影响深重、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等现象。同时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德育教育就是说教,跟自己关心的就业、前途没有关系,主观上存在着不想学,没有用的思想。

二、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寻求“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发展新途径

“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德育内容,为德育途径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德育工作者应成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楷模。德育工作者意义广泛,教书育人的教师都是应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德育教师”,都负有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如果教师把学生置于不是被动接受德育的对象而是主动成为有德之人时,便意味着每位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导向和示范,赋予了每个教职工更为神圣的育人使命;教师应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成为自身品德养成的真正主人,而不是被动和消极的接受者;而教师自身则应该成为学生为之效仿的楷模,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应用积极心理学研究引导学生提升积极情绪,帮助学生看到自身优质资源。积极心理学强调应增强积极的情感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首先,增强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事件的感知力,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点滴快乐的事,并以此放大与强化,提升幸福感的同时,加强感恩教育,对今后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状态,教育中强调造成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认知的态度,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其次,五年一贯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批评的多,获表扬的少,自我认同感小,常因小事而全盘否定自己。而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人自身具有大量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此类教育工作者因善于发现五年一贯制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积极关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接纳自身的不足,学会扬长避短,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

(三)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探求德育第二课堂,提升德育教育的生动性与有效性。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及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其更贴近生活、贴近学习、贴近社会,从而既解决了理论教育的空泛问题,又使教育过程具体化,能够解决和回答学生的认知困惑问题,使德育实效得以显著增强。积极心理学要求构建积极地组织体系,对于五年一贯制学生来说,应构建起积极的外在环境,这个外在环境,对学校而言,即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成绩相对薄弱的五年一贯制学生而言,丰富且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是必要的,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结合历史性事件、重要节日、庆典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在活动后升华并让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组织与社区、特殊机构的社会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认同感。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去探索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对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者来说具有变革性意义,不仅有利于教学,更对教育者自身提出更高要求;而对被教育这来说,提升学习的兴趣,提高德育学习的质量,并潜移默化至对一生的影响,进而呈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良好社会景象。

参考文献:

[1]郝晓,王全英.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启示[J].教育论丛,2016(4).

[2]朱颖.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职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12(23).

[3]王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德育评价[J].心理学研究,2015(12).

[4]孟晓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

作者:肖虹 单位: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