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分析
时间:2022-08-24 10:55:00
导语: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德育显示课程和隐性课程是当今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两种最基本形式。二者各有优势,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尤其要促进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也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得以强化。
关键词: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
高校德育显示课程和隐性课程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两种最基本形式。目前,德育显性课程是主渠道,德育显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德育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越来越大,要加以重视,尤其要促进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加以实施。
一、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德育显性课程是目前我国高校德育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其主要是高校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教,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过程。显性课程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其具有系统性。比如在高校中会系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教育目的非常明显,从课程的名称也能看出。在课程讲授中也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要求学生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德育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清楚自己要学什么。教师也非常清楚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其目的明确。因为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其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国家、社会要求学生掌握的德育内容,达到一定的德育水平。德育隐性课程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思想很早就出现在相关的著作或典籍中,比如我国北齐时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慕贤》中曾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指的是人的思想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感染、影响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晋时的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说明客观环境在人的成长中影响非常大。这实际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隐性课程的思想。在西方,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注意到班级育人作用,实际上体现了班级隐性教育功能。进入近代,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其在1968年《教室生活》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现在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指与显性课程相对,它是指学生在学校开设显性课程之外,学校教育目标或学校教育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单独地或伴随着显性课程或活动而获得的兴趣、爱好、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但起到的作用是长久的。隐性课程因为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场地,所以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政策和制度、校园文化、校园人际关系、第二课堂等都蕴含着德育隐性课程。因为德育隐性课程不是采用课堂灌输的方式教育学生,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方面,因而具有渗透性特征,而这些隐性课程一旦被受教育者接受,它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观念等的影响是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
二、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艺术院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思想活跃,且个性很强。专业基础比较好,但文化课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有时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力。有时甚至与集体对立、我行我素,不能很好地处理集体与个人、民主与集中、纪律与自由的关系。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不良文化以及艺术圈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艺术生的德行品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艺术院校学生是未来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其德育水平直接影响未来整个艺术界的德行修养,影响到德艺双馨艺术家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艺术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仅仅通过艺术院校德育显性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加强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同时也需要不断促进德育隐性课程的显性化,以提高德育效率和效果。
三、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的途径
1.艺术学科中的德育思想显性化。学科中包含有育人思想,尤其是美术、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学科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艺术学科中包含的理念、价值观、学科思想等内容,以及艺术学科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组织,甚至师生关系等课堂表现,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艺术院校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其中德育元素,挖掘其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发现美的意境。比如在艺术学科教学中可以有意加强学生之间团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在这些艺术课程教学中总结德育思想,并形成一定的范式,使其在课堂上形成一定的规范,让学生能感知到,使其逐步显性化,达到育人目的。2.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显性化。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物质文化包含学校建筑设计、空间布局、活动场所等。“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在总结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后,提出了五个‘E’新的教育模式,即采取‘榜样’、‘解释’、‘劝解’、‘环境’和‘体验’五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新产物”[1]艺术院校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要利用设计类相关学科,营造非常好的校园环境,时刻体现艺术院校的特色,把物质文化显性化。比如南京艺术学院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达到精致化校园,对校园建筑等物质文化进行精细化布局和管理,打造精品、精美校园,突出艺术院校物质文化的特色。虽然其校园整体面积不大,但已经成为整个南京市著名的景点,每天吸引大量的校外市民参观、游览。这无形中增强了在校艺术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发现美、爱护美的自觉性,在这样优美环境的熏陶下,对于学生艺术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艺术院校精神文化是艺术院校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学校所特有的气质、文化内涵等精神面貌。这种气质、内在精神面貌,比如南京艺术学院的“闳约深美”、中央音乐学院的“勤奋、求实、团结、进取”、新疆艺术学院的“传承创新,德艺双馨”等。这些校训实际上都浓缩了各艺术院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大多数都表达了在这些艺术院校中,艺术生不仅要学好艺术,更要用艺术去修养自己的品格、志向等德育元素。所以要把这些精神文化显性化,比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和所有学生日常教育中,围绕各校的精神文化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使其隐藏的德育内容凸显出来,进行显性化呈现。学校的制度是进行学校日常管理的规尺。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坏人无法做好事。”制度文化既要有刚性的要求,也要有弹性和人情关怀。制度文化要在日常管理中凸现出来,特别是艺术院校的制度要刚柔并济,用制度育人,把制度中隐性德育要求通过显性课程体现出来,通过他律而达到道德自律。3.艺术院校校风、学风、班风德育功能显性化。艺术院校校风、学风、班风是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风、学风、班风对学生学识、敬业精神、道德风范以及艰苦奋斗作风的形成非常重要。艺术院校学生有其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专业比较强,但文化课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就更需要强化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并且要常态化。比如定期开展文化和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标兵”、“进步标兵”、“纪律标兵”等学习典型的评选活动,并明确相关奖励措施。“运用典型人格来教育人,运用动人事迹来影响人,能够使我们的大学生在接受榜样范例的潜移默化中认同社会主流道德的原则、要求和规范,自觉追求道德楷模所崇尚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价值取向。”[2]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具有感染力,通过榜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氛围,激发你追我赶的学风、班风,使潜在的隐性课程变得显性化,让校风、学风、班风成为能感受得到,无时无刻都在学生身边的力量,达到德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俊珂.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109.
[2]张伟强.论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载体[J].教育与职业,2007,(20):84.
作者:吴同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 上一篇:学校德育品牌建设路径
- 下一篇:技工学校数学课程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