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时间:2022-04-01 01:44:17
导语: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展开,在德育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重要性和意义也越来越显明。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才能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报效国家与服务社会的高尚精神品格。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
高校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品格,也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德育建设,对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国家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新要求新形势下,要想使高校志愿服务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需要充分认识高校志愿服务的意义,正视和解决当前高校志愿服务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德育视角下构建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构建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高校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和进步为核心理念,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高校志愿服务之所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有效元素,是因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人群作为社会群体中最有活力和生机的代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和影响力,非常有助于形成和谐、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这种活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高校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也缘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广泛性。高校志愿服务将社会发展中应具有的共同理念集于自身,以服务社会、帮助别人、完善自己为精神动力,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把自我的志愿精神与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相互统一,有利于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和影响他人,传递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有利于德育工作取得更好效果
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要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把德育的精神和理念贯穿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过程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以德育规范自身的行为。所以,高校志愿服务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志愿服务理念的倡导下,大学生为社会奉献自己,开展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融入社会、服务他人的实践能力,又使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换言之,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取决于在课堂中学习知识,还需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高校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创新形式,是德育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促进了德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又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志愿服务的教育实践意义。
二、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不完善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还不完善,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如有些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应当不计报酬,应该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这样理想化的想法对高校志愿服务缺少现实性的思考。因为高校志愿服务如果没有基本的经济支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就会受困,志愿服务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也无法发挥。过于理想化的志愿服务理念与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产生较大错位,挫伤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削弱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和作用。再如,有些大学生是带着很强的功利目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或者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给自己加分的一种形式,以积累评优评先的条件和资本,这就完全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理念。这样的想法和认识,改变了志愿服务自身的性质,脱离了志愿服务应有的意义与价值,导致不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产生思想困惑和矛盾。究其根本,是对高校志愿服务的理念认识不清使然。
(二)缺少对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的系统专业培训
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是有效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实践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性的现象。大学生在参与高校志愿服务前缺少系统和专业的培训,缺少对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把握,导致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下降。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缺少长期有效的培训,使得大学生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只能单纯依靠个人的经验来组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缺少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基本而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影响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高校志愿服务缺少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对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意识到激励和保障机制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却缺少对参加志愿服务学生的激励和保障,或者是不少高校只注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激励,但缺少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必要物质保障。通常在大学生完成志愿服务后,学校会颁发荣誉证书或者加分,却没有对志愿服务团队的经济支持。更有甚者,有些高校的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需要自己承担相关费用。长此以往,高校志愿服务的前景堪忧。
三、构建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高校德育管理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特定的德育理论作指导。为此,高校要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到德育管理的内容中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第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志愿服务观念。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应当引领大学生在五个维度上来落实,即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服务学习性和效率性。以这五个维度来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克服自身的弱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完成自身的德育实践,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品格,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第二,要引导大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之一就是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贯穿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引导大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其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观能动性,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唯有如此,大学生志愿者才能树立起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的清醒意识,深入领会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和内涵,进而用自己的实践行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规范高校志愿服务培训工作
面对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亟需完善和强化高校志愿服务培训工作,以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做好这项工作,宜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的培训机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需要自身的综合素养,还需要具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也就是说,这种专业培训一定要结合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和独有特性,并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实际情况相契合。高校相关部门在对大学生具体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建立每个志愿者个人的培训档案,将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养考评的重要依据。在培训内容方面,要确保全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统一性,高校可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编写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教材,强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技能性和专业化的指导。其次,要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志愿服务两者的合力。国外高校已多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估机制。在这方面,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共识。因此,高校应善于借鉴国外一些大学的优秀经验,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层次和水准。最后,要实现志愿服务与择业就业的互惠。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的优势作用,加强大学生与企业之间、与地方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通过搭建志愿服务与择业就业相融合的平台,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志愿服务经验作为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促进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
(三)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应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创设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以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评价反馈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标准。除了要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必要的精神奖励外,也要重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经济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主要体现为志愿服务的物质保障和经费保障。在志愿服务的经费上,高校要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投入。同时也须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此调动企业与各类团体的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起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必要费用。唯此,才能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有效、持久地展开。总而言之,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创新形式,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必须要提高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加以大力支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报效国家与服务社会的高尚精神品格。
作者:马一冰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参考文献:
[1]张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化、项目化创建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9):144-145.
[2]李明,周玉成,孙净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科技视界,2013(31):17+63.
[3]狄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33-35.
[4]王苏莉,汪丽丽.后世博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学理论,2011(6):152-153.
[5]黄欣“.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6-207.
- 上一篇:《弟子规》对国学教育中德育的现实启示
- 下一篇: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