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

时间:2022-04-02 08:52:01

导语:高校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大学生德育困境探析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现实困境

我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渐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德育培养模式,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修养的建设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速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现实状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要求改变现行的德育模式显得越加迫切。由于各类因素的相互挤压等现实困境阻碍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进程。

1.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消极影响颠覆着新生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理念性困境。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资本全球化的运作,虚拟市场的推广,一方面市场经济把人的物欲、满足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扩张了人们发展的空间,前所未有地解放和张扬了人的个性和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西方的消极价值观念也悄然进入我国高校,新生代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思想认识,腐蚀大学生纯净的心灵,弱化了高校德育的力量。一切生产至上,一切以财富作为价值的评价标准,这种强调个人利益之上的本位思想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和道德疏远等的错位;一切消费至上,极大地刺激着人们的物欲,社会奢靡之风盛行,这种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关系、新环境和新消费品味让人迷失,精神生活被商品化、市场化,人们目标方向错位、精神生活空虚、情绪浮躁,价值观趋向功利化,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物欲横流,恶念丛生,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恩格斯指出“人处于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而且这种空虚,对宇宙的永恒事实的不相信,会一直存在下去。”[1]在这种极端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出现了郁闷、烦躁、寂寞、空虚等消极情绪,生活失去了目标、根基,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低下,价值观迷失,而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功利化、工具化,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更多的致力于智力和知识教育,致使道德教育被放任自流,形成道德放任机制的事实。这种道德教育放任机制在我国各高校盛行的表现就是教师应付式教学,学生应付式学习,师生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学分,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导致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不高,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

2.新的德育理念层出不穷,传统德育断裂和新的德育缺失的社会性困境。当前我国进行全方位改革开放,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交流的增加,西方道德理念和价值观不断渗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促使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另一方面,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逐渐演变为意识形态渗透和话语权的争夺,不断冲击占领着我国德育文化的领地,传统的德育并未能实现根本转型,现代文化德育理念却扑面而来,现代文化形态的德育尚未完全生成,后现代文化价值理念却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悄无声息地蔓延[2],主张从个体差异性、语言未定性、理论无限性、意义多重性来把握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后现代主义,从差异性、离散性和不可沟通价值性对现代的理性道德、伦理改造、价值规训、教育标准进行了挞伐。这种强调话语的异质性、价值的多元性、道德非本质性和非连续性德育理念,抑制了德育形态的差异性、道德伦理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相对性,弱化了我国社会的主流道德形态,导致我国德育文化陷入相对主义的纠结和挣扎中。[3]各种新的德育理念层出不穷,不断冲击我国社会的德育体系,致使我国的传统德育理念在现代化社会中断裂丧失,逐渐淡化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形态的继承与发展,导致传统社会安身立命甘于清贫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生存发展。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处在转型夹缝中的人们失去了传统伦理的参照,但又找不到新的伦理的依托,为人处事的是非标准缺失,给人的思想和价值带来了困惑,人们陷入了情绪焦虑、认同丧失、价值分裂的道德困境。这种价值理念致使我国高校德育地位受到冲击,无形中弱化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同时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低,辨别能力弱,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张扬西方的思想,不断挑战着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进程。

3.片面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德育价值观的认知性困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基础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以突出强调政治形态为核心,以一元化和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凸显来推进改革实现发展,直至今天人们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过渡强调政治性和理性的世俗精神,强调高扬集体主义却又贬抑了个人主义。在误解和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的同时,我国传统的文化根基,儒家思想被全盘否定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传统的德育价值理念的丧失,信仰缺失,导致社会道德虚无茫然道德沦丧。相应地,出现在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结果就是传统的理想化德育中的伦理理想被政治理想所代替,形成了泛政治化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的模式过度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否认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普遍性、独立性,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带有强制性的色彩,个体缺少了主体性和自我性,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和发展。学生表面上恭恭敬敬地认同和努力学习,但是内心却不认可甚至质疑。这种现象本质不一的现实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进程。

4.传统教学模式和高校德育自身的内部性困境。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培养模式长期保持在过去的传统培养模式中,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目标片面化,过度强调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忽视学生自身对社会的需求;德育内容陈旧化,抽象化;课堂教学采用单一的方式,雷同的德育课程的设置[4],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轻视内在动机和需求。这种教学实践注重大学生德育认知水平的培养,以课本解读和课堂教学来实现大学的德育活动,缺少实践性活动,忽视了大学生德育的真实感受和德育体验,导致大学生道德的认知和道德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德育实践活动失去了它的价值和生命力。这种课堂教学理论和社会实际脱节的德育教学模式弱化了德育的功能,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德育改革进程滞后。在现代工具性、理性和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整个教学环境“重科技、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公选课”,[5]同时进一步引发的学生信任度低、权威性差和说服力弱现象,高校德育改革面临重重困境与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辩证关系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高校大学生德育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目标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是结果和原因的辩证统一,是形式和内容关系的辩证统一,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理论源泉,高校大学生德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方式,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大学生德育的高度发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建设的理论源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动力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切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只是为了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6]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不仅包括自然属性的发展,即人的最基本生存保障和满足,也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发展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都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未特定化的①②,人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无限过程,无止境的发展,是在不断反观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反观自己和对象性活动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既包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无限性、超越性和创造性在内的主体性发展,又包括人的民族性、规范性与开放性在内的社会化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人的社会化发展是人的外在发展,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9]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人的才能和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0]以及个性的充分发挥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马克思说:“人类全部力量发展为目的本身”,[11]大学生德育活动的本质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大学生德育活动是属于人类精神性的活动,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终极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活动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调控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引导大学生对精神性生活的追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12],实现大学生的个性解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以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在进行德育活动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

2.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手段和方式。所谓高校大学生德育,也即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13]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是置于社会生产实践中,是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修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它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价值,关注的是人生的意义、思想的发展。德育活动的本性是超越,是对人现实的超越[14],所以高校德育就是要促进大学生不断超越当下的现实道德,使之成为一个道德上理想的、应然的自我,这种理想和现实、实然和应然的实践活动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着高校德育向至善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通过坚持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目标。通过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和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从工厂制度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力和体力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佳手段和唯一方法,不仅能实现提高人的科学技术能力、人的素质修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发展人的个性目标,也能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的发展。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砝码和准则则需要德育来衡量,德育教育就是要引领人过超越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功能。德育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提高了人的德育水平。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实现路径

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发展,培养21世纪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终极目标,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一种重大的难题。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应该坚持理论性、实践性、全面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将深化理论认识、转变教学模式和完善工作体系相结合起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特殊化、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发展。

1.理论路径: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导,深化理论认识,更新高校德育理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高校大学生德育是相互促进的,我们需要坚持阶段性目标和终极性目标相结合,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实现贯彻到阶段性目标的过程中,以阶段性目标推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深化理论的认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

(1)核心路径:坚定政治素质培养和意识形态的导向,保证高校德育改革方向。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的导向,是保证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中不变质不错位的核心要求。德育活动本身是具有阶级性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6]德育活动作为统治阶级渗透意识形态的活动,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是为政治服务,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对人价值理念、理想信念引导的活动。而高校德育在实现政治意识形态的培养上起到关键的核心的作用,保证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政治导向不变,高校德育以培养政治化的理想个体为目标,突出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倡导列宁的灌输理论,向大学生宣传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既定的道德规则或价值立场,通过榜样示范,制造舆论氛围,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以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促进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提高③,坚定社会主义的立场,进而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认识路径:将马克思主义人学和我国传统仁学相结合,构建高校德育新理念。马克思主义中的德育价值理念本质上与我国传统德育理念是相一致,共生的④,我们需要通过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和我国传统的德育理念的关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是一切围绕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本质看成生成,这些思想即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原来已有的东西也即原有的文化意识形态指引着我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以儒家德育资源为代表的传统德育在价值取向上以仁为本,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性的内在价值,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两者在生成和仁爱之间形成了共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我们需要从原来已有的传统文化中去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继承和沉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理念,以传统德育价值理念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德育理念是我们促进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校德育改革的认识性路径。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传统德育理念相结合,促进高校德育特殊化发展,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关键路径:扭转对个人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推进高校德育改革进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人的本质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强调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占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所谓的个人主义是指个人利益包容于集体利益之中,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独立的基础上,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协调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和发展,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要求个人的利益服从社会的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社会利益也要关注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和价值不能忽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德育的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价值的取向上坚持义利兼顾,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高校大学生德育是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的,是服务于政治建设的,要坚持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人价值,关注学生德育情感,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才能更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4)必要路径:吸收西方德育精华、掌握高校德育规律,推进高校德育改革。当代我国已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发展中,而后现代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家族的一员,其力量正在通过思维范式的变革、文化意识的反省、道德观念的更新等途径或明或暗地释放出来,牵制着高校德育的改革。后现代文化反对道德的本质主义,倡导道德多元主义,反对道德的整体性,倡导道德的局部和边缘;后现代化主义突出道德的差异化、边缘化,反对单一整体化研究,注重道德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和动态化,摒弃单一化、静态化思维;重视话语分析和叙事教学的研究,祛除单纯的逻辑分析与理性教学的行为习惯,[18]对于我们进行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有效利用西方文化,方能实现我国高校德育的有效改革。同时,西方价值理念的渗透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理念的可取性和对大学生影响的规律性,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特殊规律是思想品德的社会规范性和外部影响的广泛性,思想矛盾转化的自觉性,各种心理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要求的同步性,以及德育过程的多端性,品德形成的实践性,品德发展的渐进性、反复性和阶段性,更强的社会性,更高的自觉性,即成性和可塑性的统一,理论升华和实践升华的统一。[19]社会价值理念的变迁,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规律,要求我们将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规律结合起来,实现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有效性。我们要坚持德育主体的自律性和客体的他律性相结合,以他律促进自律的有效性,以自律实现他律的实现性。实现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核心路径、认识路径,关键路径,必要路径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高校德育改革进程。核心路径保障高校德育改革的方向,认识路径更新德育理念,关键路径转变高校德育的认识,必要路径是扩张高校德育的空间,只有四条路径的相互协调促进,才能有效推进高校德育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实践路径:将生活和德育相结合,实现高校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模式。高校德育归根结底是一门“人为”和“为人”的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建设发展的,高校德育的改革要坚持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将大学生生活和德育结合起来,将现实融入大学生德育培养中,促进高校德育生活化发展。把德育的过程还原为人的生活和实践当中,实现生活和德育、情感和需求的有机统一,实现个体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关注学生的知行合一,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感受,把学生已有的认知走向实践,以现实发展推进理想目标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需要扭转传统德育理念中对人冷漠的价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的指导,将其全面贯彻在高校德育的实现活动中。消除榜样教育的神话色彩,回归榜样原型的日常生活的基础,走出绝对理性主义为道德教育的抽象逻辑以及由理性主宰的种种不宽容和专制行为,高校大学生德育目标和教学的研究应实现这种变化,从道德的差异性、多元性、共生性上探讨道德教育的一系列现实问题,[20]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21世纪人才。改革德育教学的内容,丰富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内容。把握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和有效性,通过增加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和升华。增加以网络为教学工具的大学生德育课程,运用现代的传播工具和通讯手段、视听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综合采取演讲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教学方式[21]实现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坚持虚拟发展和现实发展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强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构建大学生发展的虚拟平台,利用和发展网络能产生巨大的舆论和宣传效应,打造一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网络平台,引领网络舆论潮流的发展趋势,可以更有效地服务学生[22]。同时加强心理咨询,了解学生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水平。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尊重个人差异性转变,坚持教学活动双主体互动。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榜样忽视了道德生活的真实性和主体差异性,实施男生女生差异性教学⑤,强调道德教育应在尊重学生认识的差异性和道德价值选择多样性的前提下,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道德意识,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统一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高校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化德育的教学模式。

3.工作路径:以党建促德育,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完善德育的工作体系。坚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社会实践,通过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批判的能力,提高明辨善恶是非能力。加强大学生党建促进德育工作完善,引导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是以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为主要目的,对大学生德育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坚定的政治素质的培养起到十分关键作用。构建大学生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对正处于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大学生思想素质阶段起到了引导、启发和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目标。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意识、坚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有专业素养的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德育队伍,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规范与发展,是保证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是实现高校德育改革的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进程正在逐步推进,但是面对现实困境的阻扰,如何争取快速和有效地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进程是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难题,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国家、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相互协调共同推进。

作者:丘小维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