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发展人际德育与生态德育

时间:2022-02-09 06:31:00

导语:高校德育发展人际德育与生态德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德育发展人际德育与生态德育

传统的德育由于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被称为“人际德育”。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人际德育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风起云涌,人际德育也越来越显示出作茧自缚的样态,越来越暴露出负面影响。人际德育在承担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高校中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实效性低下。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德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尝试对生态德育这种新型的德育观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德育有所裨益。

一、当前高校德育存在问题

高校德育的本义就在于满足个体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成就德性。但是综观现行高校德育工作,大都是使学生接受某些非此即彼的道德规范。在教学方法上,把德育等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照本宣科、满堂灌仍然充斥高校德育课堂;在德育评价上,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与学生道德实践、道德行为关联度低。所以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松、浅、空、老、软、窄等问题[1],这种分析基本反映了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取性。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内容的狭隘化

从传统德育的内容来看,一方面,高校德育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等,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教育,没有及时吸收生态伦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导致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保护自身环境责任不明确,更无法从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自然。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环境教育就已经起步,但也基本上停留于知识的传授,大部分学生仍没有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另一方面,传统德育注重教会学生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并如何遵守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这种德育调整的空间、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同代人之间,仅限于国家、民族、地区等之内,而真正的普遍意义上的道德并未在人类社会中占主地位。也就是说,作为人的“类”意识的道德并未完全形成。

(二)德育过程的片面化

德育工作不能囿于校内,应广泛存在于学校及社会生活之中,应使德育向社会各层面全方位转轨,促成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然而,用生态整体观审视现代德育,我们发现它的保守与封闭。学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学校的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和“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唯一的变量”。由于对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三)德育脱离生活与概念化

大学中传统的德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的过程,只重视精神主体,把道德教育理想化、英雄化、至善化,割断道德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空洞内容多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少。这种脱离学生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不关心每一个人独特的生长环境,不关心他们的内心潜藏着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冲动所指的方向”,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致使人际德育实效不大。真正有效的德育必须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四)德育对生命的漠视与刻板化

传统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2],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成长为标准模具的翻版。被动性、统一性是现代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

二、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变

传统人际德育虽然也发挥了它特有的功能与价值,但其存在着固有的视界狭隘的缺陷,而且德育的现存样态暴露出负面效应,受到了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冷遇。它的低效度,迫使我们反思现有道德思维的局限性,进而从生态德育的视角拓展人的道德视野,弥补传统人际德育的缺陷。正如有学者指出,“德育如不及时超越自身的局限,从根本上增强其超前引导性,那就可能面临被遗弃的危险。为此,在理论上从生态德育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改革人际德育,不仅具有空前的必要性,而且已经获得了社会历史发展和哲学认识论上的可能性。因而生态德育不仅仅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论,而且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德育实践”[3]。可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并将其纳入到高校道德教育中来,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学生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4]。长久以来,在人类与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行为中存在一系列无法解释和无法确认的棘手问题,生态德育试图将对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从一个崭新的理路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生态德育主张不仅要构建生态道德“规范”,更要转变以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育者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破坏行为。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开展生态德育,更侧重于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德育是对人际德育的扬弃

生态德育是人际德育的含摄与发展。人际德育的德性视野教会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不仅关注人际关系,而且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生态德育作为一个崭新的德育范畴,从存在特性到价值特性形成了与人际德育不同的基本特征。在理论目标、理论特征到实践理路、实践模式等方面,它比人际德育具有了更宽广、更高远、更富于前瞻性的新视界。生态德育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突破了人际德育的狭隘性,从一个更高远、更宏大的视界去观照人际行为。在纵向上,将视界提升到人类“代与代”之间,不仅要考虑本代人的利益,而且要关心后代人的利益,不仅看到个人眼前利益,而且要虑及整个人类长远利益;在横向上,将视界提升到“类与类”、“族与族”之间,即不仅看到个人利益与本民族利益,而且顾及他人和其他民族(类)的共同利益。在类生态视界下领悟不同圈层人际关系时,更加强调“平等互利”、“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德性取向[5]。在人与自然矛盾尚不突出的时候,德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和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而当人与自然矛盾日趋加深之后,时代就赋予德育以新的使命,即把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生物圈中的正确位置;自觉纠正“人是自然之主”的错误观念,改变人的肆意践踏自然的不良行为,逐步养成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良好习惯;学会与自然和平共处、互尊互惠,实现“万物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生存环境,从而将人的道德修养从“尽人之情”扩展到“尽物之性”,从人类社会扩展到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使异化了的人性复归到位。

与人际德育比较而言,生态德育强调教育者应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与环境、自然的关系,关注学生主体的道德需求和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培育主体的道德觉悟和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生态德育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是当前中国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新要求。

(三)生态德育的意义

就目前来说,加强生态德育的渗透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忧患与责任意识,以主动参与、配合环保事业,这是生态德育的基本功能;其次,培养学生学会感受自然美、在自然中陶冶情操的能力,以产生自觉的爱护自然行为;再次,含摄与发展人际道德,有利于学生提升人际道德境界,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最后,可以培养学生个体卓越精神与卓越能力,以引领社会精神、道德面貌的健康发展。比较而言,生态德育是人际德育的继承与发展。人际德育是教会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不但关注人际关系,而且还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

三、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生态德育

生态德育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生态德育强调人的主动性,实践性,是一种开放的、终身的德育过程。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渗透生态德育要面向学生实践生活,面向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多层面、多方位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实践活动,使其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一)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中的一员,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人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这个生存家园,正是自然界这个“无机的身体”孕育和维持了人类这个有机的生命体。高校生态德育就教育内容来说,主要是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和关于环境问题一般知识的教育,使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了解环境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了解环境科学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培养强烈的环境意识,形成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生态德育需要以更高更广阔的视野重新认识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在人、自然、社会的广阔背景上认识和思考问题,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世界观。

(二)强化教育工作者的生态德育意识

教育者的生态德育意识是生态德育目标实现的前提,因此,应切实强化教育者的生态德育意识。由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学习阶段所学习到的生态知识极少,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培训,因而生态知识、生态忧患意识欠缺,生态德育意识不强。所以必须对德育工作者加强培训,丰富他们的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三)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

马克思早就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留给自己的则是荒漠。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生态道德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人类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转换。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花了很大篇幅专门谈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以往对大学生谈社会发展,大多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来考察,而在科学发展观中,加进自然这一因素,确立四位一体的新观念。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突破思维时空束缚,引导学生时时刻刻将自己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相联系,将现实效果与长远发展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应紧跟时代的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挖掘生态道德的内涵,调整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生态道德建设真正做到丰富、有效、持久,促进人类和自然界在动态平衡中的协调发展。

(四)高校德育过程要凸显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应用在德育理论上,表明了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已以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了自主、超越的层次。主体性原则是对人的地位和尊严的承认和尊重,在科学性与人本性结合上,体现着人本内涵。忽视主体性,或视道德为约束人行为的手段,就把人的自主自觉从道德中抽掉,而不代表主体意志的行为,当然无法参与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评价。无视个体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也制约着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主体性标志着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主体性整合原则的彻底贯彻,要求我们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育。

(五)重视和加强人际关爱教育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异化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实质是人与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就是实现人的自由状态。因此,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首先要解放人类,消除人与社会异化的现象。生态德育观指导下的人际关爱教育,是用生态观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凸显出代际之间、种族之间、性别之间的生态共生关系。自觉引导大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认识上代或当代人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及其对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威胁,养成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而自觉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智慧、意识与能力,自觉养成识别与防止人类社会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恐怖与仇杀的智慧、意识与能力。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6]。这既是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也吹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轨的号角,通过高校实施生态德育,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在本世纪中期的伟大复兴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