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会计公正品质情感的培养
时间:2022-06-29 08:46:00
导语:小议会计公正品质情感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客观公正。会计人格的丰盈;决弃道德冷漠,凸现会计人的社会正义感。
关键词:公正公正情感道德内化社会正义
公正,又称为正义,意即“正直,不偏私”公正”应成为会计道德规范中的核心。但在现实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对某些会计职业行为发生了道德的困境,加上现实世界各种利益的诱惑,于是行为上会出现公正的道德解约行为,陷入公正的悖论之中。如何解决会计人面临的职业道德上的困惑?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鲁克在情绪与个性中说到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的培养的结果,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人全部生活中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之中”同时还说“要使人取得重大成绩,就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感”也就是说,会计人公正品质的形成和回归,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公正品质情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会计人公正的道德品质需要情感浸润。休谟提出过“道德来自情感”命题。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脱离情感,道德情感与理性是相统一的
1会计公正品质与情感密不可分
罗尔斯指出“正义论”一种有关道德情感的理论,旨在建立指导我道德能力或更确切地说,指导我正义感原则”道德意义上的公正,说到底是个情理原则。
首先,对会计人来说,对单位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演讲时能否公正,不可能都来一番深刻的道德认识、分析思考,恰恰是由于情绪的激昂、良心的呼唤、义务感的驱使对现实作出的反映,并且只有在强烈的公正情感支配下,才干使过去“聚存”道德认识付诸实践。如果仅仅在理性上冷漠地认识到公正”而缺少公正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的积聚,不能保证其会发生公正品质的必需把股东、债权人、国家的权利当作自己的权利;把股东、债权人、国家的成败当作自己的成败,从而才可能使自己的应尽义务和责任具有自觉自愿性。当他具有高度的公正情感时,才会把公正作为职业人生的价值追求;高度的公正道德情感常驻其心灵,才干使会计人的行为成为真正的公正行为。
其次,会计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评价是以其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为评价标准的一个有公正道德情感的会计人,不但可以对自己的职业行为做出理智评价,还可以做出情感评价。这种对自我职业行为的理性和情感两方面进行统一的评价,就叫做“职业良心”一个会计人当这样评价自我行为从而认识到符合自己的职业行为原则同时也符合善时,会觉得“良心无愧”当有利于雇主、有利于客户的信息被公布而使自己受到领导、董事或合伙人的压力,会觉得问心无愧而“坦然、自豪”能充溢自信与非公正的力量相抗衡。当一个会计人评价自己的行为有悖于公正时,自觉到良心责备”很快体验到不安、忏悔,并使它居于良心发现而自愿改正他行为,顶住无论来自任何方面的阻力。就是这种公正的道德情感使会计人个体对自己的会计行为坚持着心理的推动力和承受力。任何道德如果失去了心理推动力和承受力,那就只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已”
2公正情感培养的目标指向
会计人要具有公正的道德品质,需要道德情感的浸润,这样才干使会计人的行为走向高尚。而建立怎样的公正情感培养目标,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来说深感急切而又朦胧,但有一点是十分确定的这就是个体公正道德观的内化和社会正义感的实现。
2.1公正道德内化,会计人格丰盈
什么是道德内化?就是指道德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道德教化,将社会道德目标、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内在道德需要,形成其稳定的道德人格特点和道德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个体的道德内化具有发展性的特点,走向是由他律向自律向自由的三个阶梯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用道德范畴来表达就是从义务到良心到自由的三阶段。
公正的道德义务是律的阶段。这一层次上,会计的行为规范取决于法律、权威和权力。通过服从既成的规范来履行其公正的义务,常以“必需”履行的形式来实现。这一阶段中,对会计人的品质培养除了宣讲教育外,还应有一定的仪式,让会计人感受公正之神圣化。对新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对新上岗的会计人员,通过一定的集体仪式如宣誓建立神圣化心灵,从而完成认知阶段。但必须明确,这一阶段,会计人虽然认识到应承担公正的义务,但由于未能真正理解所给定的道德规范,未能从心灵上、情感上真诚地认同道德规范,那么他人格上还不是独立而健全的会计行业,人格不健全的表示之一是公正情感的缺失。公正情感的缺失表示就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权利缺乏正常的情感。不少会计人为自己的利益、本单位的利益做假账,提供虚假信息,偷税漏税等,损害他人利益、国家利益,侵犯了人的权利。这种公正感缺失症实际上就是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正常的情感,对他人、对社会毫不关心、无动于衷、冷漠无情,从而成为了利己主义者。
而公正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就是要消除这种情感缺乏症,要使会计人的人格丰盈起来。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使会计人对公正之底线—尊重他人权利抱有崇敬的情感。拉法格在思想起源论》中说,公正的概念用毕达哥拉斯公式表示就是不要破坏天平上的平衡”尊重他人权利的情感就是公正的道德情感。当一个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时,该企业的领导人、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却照样可以坐高级轿车、进高级餐厅、住豪华宾馆,会计人是义愤填膺?或是熟视无睹、事不关己?还是认为对领导工作不能提出异议?这天平上,会计人情感的筹码在哪里?没有公正的情感,就不会尊重企业职工的权利,就会对侵犯职工权利的行为冷漠而无动于衷,甚至于参与其中。
公正内化的第二层次是公正的良心,自律阶段,会计人对公正的价值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并上升为义务感和责任感。当公正的情感强到足以使个人感到要像自己希望受到他人对待的那样去对待他人时,才干达到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公正的良心能够对会计人的行为起到调节作用。行为前起着鼓励和禁止的作用;行为中起着监督作用;行为后起着“法庭审理”作用。这全过程中,公正的良心,同理性、情感、意志相互密切联系的但有时直觉在这之中仍会产生作用,这就有可能使个体忽视义务的律,不顾社会舆论的监督,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乃至走向犯罪之路。会计实际道德生活中,不少走上违法道路的人正是所谓“受骗的良心”使然,这种情况是不乏其例的所以,不能满足于“良心发现”良心还要在实际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中受到审查,而且还应该用公正的道德义务作为意向。当公正的良心和公正的义务相统一,律与自律相辉映,公正的内化就走向第三层次—自由。
自由”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将公正看作是职业道德的肯定性来行为,将公正价值的实现看作是职业需要和乐趣。而实现这种转换,必需是认识上的自觉、情感上的自愿、行为上的自主,三者缺一不可。自由的人格就是幼稚丰盈的人格,从会计来说,自由的人格就是解脱了抵触与压力、解脱了盲从与依附的人格,走向自主、自为、自由的幼稚人格的过程。只有达到这样的幼稚高度,公正才是有效的充沛的而这一阶段更是要依靠情感的自愿。只有情感上的自愿,才有意志,才干真正实现公正的自由。
2.2决弃公正冷漠,凸现社会正义感
决弃公正的冷漠,凸现社会正义感,应该说是会计人职业道德的公正情感培养的最高目标。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终究不是靠“独善其身”就能保证社会健康的个体道德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社会的整合能力,尤其是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社会价值意识的整合水平,已不再完全归因于主流意识形态或某种政治的需求,而是依靠社会制度基础上人们社会公共意识和情感需求,主要是社会公正感的强弱。目前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道德冷漠症,一方面标明了人们道德素质的低劣,同时也表明了社会道德整合能力的萎缩。道德冷漠症往往表示为对“常德”无知、对“美德”麻木、对“失德”无视。现实道德生活中,少数会计人几乎是道德盲”生活在道德真空中,不受任何道德限制,随心所欲、无所不为。如果说这些人仅仅是对道德的无知还可以通过知识来补救的话,那么,对道德的麻木就只能诉诸情感,重新唤起会计人对道德的热情,但这决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有,对失德行为的宽容”问题上,会计行业集中表示在对单位领导的宽容”领导报销的凭证、签字的单据不认真审核,更有甚者是协助领导多贪多占,明知领导的行为是违法,失范、失德,犯罪,但又缺少正义感,这就严重地破坏了社会风气,使人们对社会正义感的建立丧失了信心。因此,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就是要坚决与这种道德冷漠症决弃。
社会正义感是道德情感的最高表示,理应是道德情感培养的最高目标,而社会正义感又来源于社会正义原则及其制度。会计人应维护社会正义原则及其正义的政治制度。因为只有个体德性、政治目的社会制度多个角度实现正义精神,会计人的公正德性才干实现。首先在行为上,会计人应是个遵纪守法的人,遵守国家法律、法令;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敢于与非公正的社会行为作斗争。其次,凸现社会正义感,还要为社会正义增添风采。作为会计人,就是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职业会计师道德条例》中明确指出,会计人会出现道德的抵触:首先是职业会计师经常会面对发生利益抵触的情况;其次是当职业会计师的责任与各种各样内部或外部涉及一些特殊因素也会发生多种冲突。这种抵触中,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要求会计师要有独立性,不只要有形式的独立,而且还要有实质上的独立;要求会计师能公正行事,坚持主观和职业谨慎。
会计人要做到客观公正”但“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比较合适,有时确实是很难决定的要做到这一点,人不只需要智慧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幼稚的生活经验,而且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感—职责情感、正义情感、善与恶的情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将情感灌注其中,让会计人理性之心性与情感之心灵融合,做一个公正的人格丰盈之会计人。
- 上一篇:大学期未班级小结提纲
- 下一篇:农民科学素质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