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网络下老子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分析
时间:2022-06-29 08:39:00
导语:小议网络下老子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老子思想中蕴涵着一些与之相适宜的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和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网络老子大学生德育
随着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文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让网络对高校德育发生了诸多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这些都是对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挑战,也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1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社会认知、情感和自我意识也正处在向成熟过渡的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1.1政治方面
网络具有开放性,一个开放的空间,没有国界和疆域。通过网络,各种文化形态、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渗透,不同文化间的交叉传达使大学生德育面临着一个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时代,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通过网络而加剧渗透,导致大学生主导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
1.1.2思想方面
西方的消极文化在网络环境的高度开放下无孔不入,多元思想文化汇流导致价值观念抵触和多元化,激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舆论导向控制力受到极大削弱,因此难以保证社会倡议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发生有效引导,从而导致局部大学生的思想混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网络上大量“垃圾”信息也极易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使他失去其他兴趣喜好,沉溺于网络色情,人性发展扭曲,迷失理想信念。
1.1.3法纪方面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过度异化和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大学生在上网时出现了一些极不道德的行为,从而派生到现实生活中而犯法。目前,大多高校就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校园网络犯罪。如网络侵权、网络作弊、非法侵入网络进行恶意破坏、盗窃他人电子银行账户、网络赌博,通过网络传达色情、暴力等违法信息,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1.1.4道德方面
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在一定水平上弱化了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的环境下,人性的弱点便会得到极大的纵容和暴露,借助网络的高度虚拟性,人们敢于说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的话,敢于做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做的事,甚至于网络犯罪。与此同时,网络环境污染严重,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黄色、暴力信息,由于大学生的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而很难抵挡一些带有新奇、抚慰性的有害信息。这就使得网上不文明行为泛滥,大学生道德约束力弱化,大学生激进美德弱化,道德失范严重等现象。
1.2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给大学生德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借助网络进行大学生德育,其作用显而易见。
1.2.1德育内容
网络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全新的传输平台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德育内容更具有了现实性与开放性。网络的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拥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包罗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成果,也拥有多种信息传达功能。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最新信息对教育的内容进行相应补充;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交流和共享等多种渠道,自主的网上搜索相关的政治、思想、法纪、道德教育等资料,这使得网络德育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得到扩展和增值。
1.2.2德育手段
网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介手段和快捷的交流沟通方式,这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网络互动交流和多元的文化是提高大学生德育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的呈现,使得大学生德育方法由传统训斥、封闭、代替、单一、激进逐渐向疏导、开放、自治、综合、创新转化。保守的高校德育教育普遍采取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单向灌输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师生得以利用聊天工具、博客、论坛等新平台进行有效地双向沟通,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全面、快速地了解受教育者的道德困惑和思想动向,及时进行引导和疏导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与教育者或其他受教育者相互沟通探讨,通过这些方式使其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了
1.2.3德育效果
与传统的德育模式相比,网络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网络可发明一种比较活跃、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寓教于乐,感染力强,大学生通过接受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升华了思想,加深了认识,使德育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入、广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极大发挥,德育效果明显。而网络的自主互动也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有力保证,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培养德育的自主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1.2.4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得益于网络的平等性、互动性,大学生德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已发生改变,师生关系由依赖转向平等,而教育过程由单方面灌输转向相互影响,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形成了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双主体关系。网络的互动性,可以促进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道德判断、分析、选择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充分表达。
2从老子思想看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下文《老子》皆只注章节道”发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发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发生中和之气,这三种气就产生万物,万物俱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摇荡就成为了和气。老子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思想相符:矛盾是普遍存在对立统一的网络作为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一样,自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给人们带来便当的同时也就肯定带来相应的一些不利影响,这种矛盾会一直存在并且这些有利影响也是由于网络的便利而产生的并不能因为网络带来的有利影响而害怕和抵制这一事物的发展,因噎废食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网络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要顺应这个规律,不能强制妄为。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尽量减轻网络的消极影响,并且以网络的积极影响来中和消极影响,达到大学生德育的最佳效果。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相适宜的老子思想及其启示
3.1德育观念
德育主体观上,激进德育过分地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许多教育者的意识中德育对象仅仅被视为消极主动地接受“灌输”教育客体,这样就使教育过程中失去了本应倡导的民主性、平等性、沟通性,导致德育过程中的强制压服、一味灌输,使得受教育者在德育中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地挫伤,极有利于德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然也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取得。所以,必需转变这种德育观念,教育者和德育对象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要使大学生德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的观念。行不言之教”二章通过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能动性,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启发、点拨等,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动身,适应他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德育对象的自知”三十三章即独立思考、选择与应用,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达到明”目的完成相应德育的正确判断选择及内化与外化,使得德育取得效果。
3.2德育目标
完善德育目标,培育和发展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实现从他律品德向自律品德的转化,律道德判断是自愿的依靠外在力量和外在价值的制约,律品德行为不是出于个人自愿,而是外在规范的约束。自律品德基于个人的品德需要,品德行为身手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老子强调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也就是强调德育要以培育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为重要目的而激进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要发展人的主体能力、塑造人的主体人格、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要做到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章》即是指怀抱着自己的尊严、价值和品格以及高尚理想、蔑视世俗荣利,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品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客观、清醒的自我认识从而做到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可以充分发挥他能动性、自主性、发明性等,德育内容和信息才干更易为德育对象接受、内化。
3.3德育过程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为基础形成的太极图,来描述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受教育者在网络消极信息的环境下,以自身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各方面的修养为基础,对消极环境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并通过自身品德践行努力去改善这种消极环境;网络的积极信息的环境下,通过内化来弥补和巩固自身的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各方面的德育知识。德育知识更多的靠品德实践中的感悟与内省,更多的来自于社会生活和个人践行,这个过程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在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斗争中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过程,教育者在网络环境的推动和科学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自主建构品德价值理念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3.4德育方法
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征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不再习惯于主动接受德育,变得反感和排斥“填鸭式”硬灌式激进德育方法,不再喜欢简单地接受某种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要求能主动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和取舍。针对以上问题,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符合网络环境下大学德育特点的积极的合理的方法:如疏导法、内省法、典范示范法、情感法、践行法等
4结语
网络作为一种环境和工具,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乐观的看待网络,借鉴老子合理的德育思想,转变德育观念,充沛的利用网络,综合运用多种有效地德育方法去渗透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形成自律道德,强化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品德践行,以达到大学生德育的目标。
- 上一篇:大二下学期期未小结材料
- 下一篇:地下水卫生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