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概念下情境教学应用探析

时间:2022-04-23 10:15:00

导语:新课程概念下情境教学应用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程概念下情境教学应用探析

摘要: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学科知识,注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因此,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设计游戏、展示实验、借助媒体和联系生活等角度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教学理论,落实“三维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情境激趣启思

与旧课程相比,现行的新课程在许多地方都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但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新课程更加注重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学科知识,注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如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与政治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的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各种资源,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自己逐渐建构、生成的。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按照“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的三步曲进行教学,我发现这一做法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相比,确实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游戏,模拟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虽然高中生已经不再是儿童,但是他们的童真未泯,玩游戏,冒险闯关仍是他们共同的爱好。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领悟学习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如在讲高二《生活与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框时,教材本身的内容枯燥无味,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备课时,我费尽心思,曾设计了多种方案但仍不满意。最后,我根据哲学本身的逻辑体系,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把哲学比喻成一座大厦,老师的身份是导游,学生的身份是游客。由扮演导游的我带领学生参观哲学大厦,但是每到一个景点,学生都必须回答有关问题,层层闯关,才能顺利游完全哲学大厦的全程。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我先介绍师生各自扮演的角色,然后进入正式的游戏环节。

在哲学大厦的门口,贴着一张《游客须知》,上面写着:

“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游客必须发挥聪明才智,层层闯关,答出有关问题,才能顺利游完全程。祝你成功!”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接着,我带着学生进入大厅,在大厅上设了第一关的问题:

校长问两个学生:“如果你们做了一件好事,你们愿意校会表扬,还是愿意接受物质奖励?”

学生甲:“愿意接受物质奖励。”

校长:“为什么?”

学生甲:“因为我是唯物主义者。”

校长问乙:“你呢?”

学生乙:“我愿意接受精神奖励。”

校长:“为什么?”

学生乙:“因为我是唯心主义者。”

问题:你同意这两位学生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为什么?

这一关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明白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及其根本观点。如果学生答对了。这时,在大厅的两边就会露出两个楼梯口,于是,按国际惯例,我先带领学生走右边的楼梯口,在右边的楼梯口上出现了第二关的问题:唯物主义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第二关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学生答对后,就可以进入一楼的房间参观。这里设了第三关的问题:

这间房里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哲学家,他们正在发表自己的见解:

范缜(南北朝):“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王夫之(明):“气者,理之依也。”

《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

泰勒斯(古希腊):世界万物皆来源于水,又复归于水,水是万物的本原。

思考:

(1)上述观点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2)简要说明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这一关,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学生答对了,就可以上二楼的房间参观,在二楼房间设了第四关的问题:

“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伽森狄

“自然不是别的,它是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物质事物的总和。原子是世界的本原”——霍尔巴赫

(1)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2)简要说明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这一关,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学生答对了,就可以上三楼的房间参观,在三楼的房间,设了第五关的问题:

猜一猜: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什么?

这一关,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性。

参观了右边的房间,回到大厅,接着走左边的楼梯口,在左边的楼梯口上,设了第六关的问题:

⑴王守仁(明):“心外无物”。

⑵贝克莱(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⑶宗教: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认为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的变化,支配着社会的发展,操纵着人的“命运”。

⑷:“我总以为人生在世……无论你有否宗教信仰,也无论你对宗教的观念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宇宙之中,是一位神在冥冥中为之主宰的。”

上述观点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答出第六关的问题,就会出现两个平排的房间,房间的名字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两个房间之间,设了第七关的问题:

考考你:唯心主义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这一关,一是要考察学生能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明白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二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最后,在大厦的后厅设第八关的问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话

辩证法:老哥,我跟你斗了几千年,可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相比,它们是老大,我们还是老二呀!

形而上学:可不是,这太不公平了,我们去找参观的同学评评理去。

同学们,你能讲清楚,为什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具有从属的意义吗?

这一关,主要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即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当时,这节课是作为对外教学开放日的公开课来上的,上述的设计理念,得到了教研员和听课教师的充分肯定。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一新颖的设计形式,也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因为,通过创设游戏闯关的情境,环环相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紧张而刺激的思考状态中。闯关的过程,既是学生的知识掌握、合作探究、提升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过程。

二、展示实验,导入情境

也许有人会问:政治课也能做实验?答案是:当然可以。看起来,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似乎与实验毫无关系,但是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在有些教学内容上,巧设实验情境,也能使政治课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如讲《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这一目时,我做了一个“筷子插入水中”的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这一实验在初中的物理课上做过,很多学生明显地流露出这样的一种心态:真是小儿科,拿这个实验来考我们,真是小瞧我们了。因此,在观察时往往粗心大意。我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心理,把实验过程在全班巡回展示完毕之后,抛出以下的一系列问题:

师:你注意到筷子插入水中的变化了吗?

生:注意到了,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象断了。

师:那你注意到杯子外面有一个什么图案了吗?

生:……(都怔住了,然后互相询问:是什么呀?)

师:(这时,顺势引导)大家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会注意到一些东西?又会忽视一些东西?这说明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生: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

师: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筷子在水中看起来会象断了吗?

生:因为光的折射导致的。

师: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感官的眼睛”看到筷子在水中象断了,又通过“思维的眼睛”分析其象断了的原因。那么,“感官的眼睛”和“思维的眼睛”在对事物的反映上有什么不同?

生:“感官的眼睛”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而透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说明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师:据《考古纪原》记载:陕西扶风周原60号西周墓发掘出土阳燧(铜凹镜),据此证明中国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已经掌握了光的直射、折射原理,并应用于制镜取火。人们能根据历史文物、古书记载等方式了解过去。这又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生:这说明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师:根据光的折射等原理制造的哈勃望远镜,帮助人们深化了对宇宙的认识,如证实黑洞、暗能量的存在。尽管如此,诸如“暗能量的性质和成份是什么”等问题对人类来说目前依然是个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宇宙中的这些难解之谜终将为人类所认识。

那么,为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宇宙中的这些难解之谜终将为人类所认识?

生:因为: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师:单靠个人的力量能全部解开这些难解之谜吗?为什么?

生: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但就整个人类而言是可能的。因为就每个人来说,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是无限的。

从上述实验情境出发,既可以把相关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串在一起,把知识点讲清讲透;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媒体,营造情境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左脑偏重于逻辑思维,右脑偏重于形象思维。平时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偏重于左脑的使用和训练,往往忽视了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能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情境,就能把教材抽象的文字化为十分具体化的形象,起着启动形象思维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有如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中领悟知识,启发思维,提高觉悟。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的“文化塑造人生”这一框时,我播放了《千手观音》的视频,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发出了“哗!哗!”的赞叹声,显然他们已经陶醉其中并深受震撼。趁此机会,我提出了这些问题:“你知道表演这一节目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演员吗?你了解这一节目背后的故事吗?谈谈你欣赏完这一节目后的感受。”经过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交流,学生对教材中所讲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体验式的直观教学,是老师单纯的语言描述所无法相比的。又如在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框时,我通过图片展示“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播放中国、德国、俄国等国不同风格的民歌等方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既领会了课本的知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又接受了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充分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学科特色。

四、联系生活,分析情境

正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所说的,政治新课程不再单纯地注重学科本身的理论逻辑,而是以生活逻辑为主线,立足于社会生活,注重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课本理论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到《文化生活》的民族节日的有关内容时,我先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组收集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其起源和庆祝方式如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同样,讲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我也要求学生先分组收集和调查我们东莞当地有哪些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在课堂上交流与分享,进而引导学生在含义、地位、影响、表现等方面对上述传统文化进行比较。讲完后还把学生的成果贴到报栏上公开展览。这种处理方法,既锻炼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又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做好生活经验上的铺垫,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建构中的“同化”与“顺应”过程。

又如,在讲高二哲学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知识点时,我以学生都熟悉和关注的东莞“禁摩”行动为背景材料,提出了这些问题:(1)结合材料一分析,东莞为什么要“禁摩”?这体现了什么哲理?(2)你认为东莞“禁摩”后可能会产生哪些新问题?(3)请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为解决东莞禁摩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建议。可见,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际,体会知识就在身边的道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第3、4期

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