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建设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25 04:59:00

导语:和谐校园建设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校园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师生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机统一起来,努力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关键词]和谐校园稳定发展改革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师生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机统一起来,努力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一)校园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保证

高校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我们要清醒看到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高校总体情况看,虽然大局稳定,但是也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各种安全隐患仍然不少。主要有“五个不容忽视”:国外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不容忽视,“四个多样化”对师生道德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挑战不容忽视,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维护稳定工作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维护校园稳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注重采取措施,切实把维护稳定工作落到实处,这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保证。

1.加强领导。要成立维护稳定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校维护稳定的日常工作,并按照教育教学规律重点加强和建设好四支队伍:第一支是以各级党组织为主导、以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的理论教育队伍,强化和优化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第二支是以外聘教授和专家为骨干、以“教学督导、质量投诉、绩效管理”为主要形式的育人督教队伍,规范和优化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和行为。第三支是以加强学生党建为核心,以思想教育、操行评定、班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着力提升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纪律素质。第四支是以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群众组织为纽带,以学生社团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作用。让这四支队伍形成一个纵向成线、横向成网,多层次、全方位的维护稳定工作组织网络,为切实加强维护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健全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把维护稳定工作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教学评估体系。第三,要建立检查督办机制,学校维护稳定领导小组对维护稳定工作的各项任务,定期进行检查督办,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第四是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情报信息网络、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多渠道、立体化的情报信息收集、反馈体系,建立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预案。

3.强化措施。注重做到“四个一”:第一是每年组织一次大型问卷调查和理论研讨活动,进一步摸清大学生思想政治现况和学校维护稳定工作状况;第二是每年举办一次维护稳定研讨会,研究和探讨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新时期维护稳定工作;第三是每年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维护稳定工作的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行;第四是每年总结一批学校维护稳定工作典型经验,表彰一批全院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二)加快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永恒主题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要和谐,也离不开学校的发展。

1.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相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与职业岗位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社会需求更具有高度的定向性,与人的发展更具有高度的相伴性。因此,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失去了就业市场,职业教育就必然失去存在的价值。回顾这几年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就在于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的迫切需要,精心打造了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充分表明:只要坚持就业为先,高等职业教育就会呈现巨大的发展活力。.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人才类型。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不是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摇篮,而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这种人才类型要求的不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是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其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以职业技能养成为核心。但是,每个职业院校都不可能开设一个专业建造一个工厂,更不可能把最先进、最前沿、最精密的技术设备和工艺都搬到校内。这就需要每个职业院校必须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方面,由于其与行业和企业的天然联系和纽带,企业办职业院校具有其他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能更直接有效地利用企业人才、资产、文化、信息资源,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这充分表明:企业办学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3.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坚持发展特色,提高质量,最大限度满足求学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这种基本特点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人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但任何一所职业院校都不可能兼备所有的服务功能,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彰显特色,凸现优势,通过为人们提供富有特色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求学者的需求。回顾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近年之所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关键就在于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发展的理念、定位,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人民群众对好良好教育、快速就业的需要和地方政府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这充分表明:只要坚持特色立校,富民为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就能得到全面释放。

参考文献:

[1]车仁美,李万忠.职工教育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

[2]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