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内容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16 11:49:00

导语:高校德育内容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德育内容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正确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当前流行的几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社会适应性不强,其根源在于它们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德育适应经济与德育适应社会等关系时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由“八个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正是为了克服当前模式的缺点、增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适应社会;反思;构建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面向社会”为宗旨的德育内容改革已经在高校全面启动。[1]在各种教改方案中,“德育须适应社会”的呼声不仅甚为强烈,而且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然而,综观热闹非凡的德育内容改革,许多改革成果是挂“适应社会”之名而露“不适应社会”之实,德育内容不能面向并引导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对“适应社会”的把握偏失,以及对现有德育内容安排缺少社会适应性的深刻反思恐怕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基于此,如何在“适应社会”的正确理解中构建出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使高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德性需求就不仅仅是一种热切的期待,更是一种急迫的追求。

一、“适应社会”的涵义

概括地讲,所谓“适应社会”,是指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断地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过程。其具体涵义有三:

第一,从途径来看,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在角色扮]中恰当选用顺应或同化的社会互动途径来完成。个体在扮]社会角色时,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期待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冲突关系,他一般要通过顺应和同化这两种社会互动途径来进行,其中,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原有的行为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2]。而同化则是指个体“过滤或改变社会现状以推行自身行为模式”[3]。至于何时采用顺应途径,什么时候又采用同化途径,一切要以“能否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关系”为选择尺度。如果所采用的社会互动途径不仅让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又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社会关系所采用的途径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无视角色扮]的社会适应目的,滥用顺应或同化途径如随波逐流、谄媚迎合式的被动顺应社会,以及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的强制同化社会并不能带来个体的适应社会。

第二,从过程来看,适应社会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个体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恰当处理虽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的表现,但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社会化伴随个体整个一生等客观实际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适应社会不等于进入社会,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对社会关系──合适应对社会关系──再面对新的社会关系──再合适应对新的社会关系”的循环不已、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

第三,从结果来看,适应社会的结果是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当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时,表明他扮]的社会角色从性质上讲要么是一个反省自身、及时改过而积极顺应社会的向上型角色,要么是一个求新祛旧、勇于超越而自觉地正面同化社会的创新型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融入社会,抑或通过抢先引领社会来取得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不良的个体来说,适应社会者恰恰就是因为占有了这些社会资源,他们由此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

二、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

透过以上对“适应社会”内涵的剖析,我们不难理解,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下列三种流行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便是其中的代表,需要高校对此作出深刻反思。

其一是“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深刻影响,我国高校德育普遍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科学预制并要求学生予以行为外化,推行用考核规范识记和观察行为的办法来检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反映到德育内容的安排上,重道德行为规范轻道德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就成为多年难改的积习。无论是打开教材,还是走进教室,充斥书本的规范堆积与弥漫课堂的规范灌输到处都昭示出规范教育的至上性与心理教育的可有可无。显然,高校这种“惟道德规范是育”的做法既是对“道德行为源于道德心理”这一德行发生规律的漠视,也是对大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的机械规定,其不适应社会之处必然无法掩盖: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没有了对大学生道德感知和道德思维的关注,使得大学生基本上过着一种“你规划、我遵守”的只有服从没有分析和判断的“空心”型道德生活;另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疏忽了对大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意念因素的重视,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通常是一种无积极道德意向参与和推动的勉强行为,而且当大学生面对诸如假公济私、权钱交易、坑蒙拐骗等丑陋的道德现象时,他还容易因道德需要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冷漠和道德意志的动摇而随波逐流。

其二是“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众所周知,出于为社会培养大人、圣人、君子等仁人志士的德育目的,传统的德育在内容建构上总是超乎现实地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理想教育。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想化德育仍在一些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其通常表现就是无视大学生丰富多样和多层次的道德生活方式和目标,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唯一追求,高校德育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被定格为培养大学生崇高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社会理想的超级成人规划,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道德关注和追问则被遗憾地视为“小儿科问题”而不屑一谈。然而,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在于它以“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即道德不仅源于社会实践并为社会实践服务,而且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既要体现其直面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现实需要以利于他们积极顺应社会,也要彰显它超越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理想性,使大学生在道德理想的追求中能够合理同化社会。因而“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实质上是一种肢解道德本质、弱化德育功能的德育,其操作的结果必然要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社会症状。

其三是“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这是一种在当今高校最为常见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其特点是整个德育内容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律令的阐述都侧重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经济生活的适应。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在展示其社会适应性上只利于大学生在经济领域恰当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并不能帮助大学生在非经济领域赢得其生活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受经济机制的内在制约,经济道德只能在经济领域这一特定范围内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生活,高校如果一味强调经济道德的价值取向,那么,仅以“经济人”身份去参与社会生活的大学生就难免经常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同“家庭人”、“公共场所人”等社会人的价值选择相冲突的道德困境,并在对非经济领域道德现象的毫无准备中而一筹莫展,显得十足的道德无能。

三、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当前高校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种种表现反复告诫我们:问题不在于德育是否已经影响了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生活,而在于怎样积极影响他们的道德生活。鉴于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根源在于高校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道德的经济适应性与道德的社会适应性等关系上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那么,提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就有赖于高校克服以上模式的肤浅与狭隘。如下由“八个一”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构建模式正是为此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1.树立一个课程学习目的──适应社会道德生活。这是为引导大学生自觉反思并优化其道德需要而安排的德育内容。道德需要是指个体在内心产生的对一定道德体系的倾向性。作为人的需要系统中一种高级形式,道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和充实着作为社会关系的人才有的独特本质。而且没有道德需要,个体不可能进一步产生“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而努力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动机和行为。因而阐述道德需要的产生、发展和作用,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进行“为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目的牵引等就应成为德育内容的首要安排。

2.掌握一个价值取舍方法──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辨善明恶。这是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安排的德育内容。行以知为基础。道德认知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善恶辨识尺度对道德范例进行价值分析,从中获取稳定而清晰的道德新知的过程。该过程既体现了个体于辨识道德范例中获得正确价值取向以化解其道德困惑和冲突的能力,也彰显了个体对道德新知的适应条件和范围予以理解的思维力量,因而是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准备。针对很多大学生在“具有陌生性、间接性和变动性等性质的现代道德关系”[4]面前迷茫不已或是非难辨,所以,为帮助那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能够辨善明恶,使他们能够避免或减少道德迷糊和道德无能,就成为当前德育的重要任务。只不过高校在传授道德认知内容时应明确地把道德范例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同时强调“三个代表”在辨认道德范例价值上的参考作用,并以从认知道德范例中获得能够恰当处理道德关系的价值取向为目的。

3.认识一个道德生活瓶颈──只有具备积极且深厚的道德情感才能自觉地扬善弃恶。道德实践活动不是理性因素的单一作用所致,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或好恶等方面的心理反映。道德情感的性质和表现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在特定道德情境中其道德行为能否得到及时的催化与自觉的协调,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防范“知而不愿行”、“明知却故犯”或“行而不尽力”的重要心理保证。在这点上,高校有必要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向大学生阐释其对自然、他人、社会、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和幸福感,使道德情感在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催化和调控功能。

4.懂得一个道德实践常识──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履行好道德义务。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往往是知而难行或行无始终,其根本原因是他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缺乏排难抗惑的决心和毅力,即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鉴于此,科学分析道德意志这一道德心理因素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概括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的特征,总结大学生锤炼道德意志的途径和方法等同样不应游离于德育内容体系之外。

5.解决一个现实道德问题──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从各国高校德育实践来看,无论怎样提倡崇高的道德理想,其基本着力点仍在于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因为是以其能够内化、践行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对法律规范的坚守)为重要标志,故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从来就是高校德育的应有选择。高校不妨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对这些涉及公共场合、家庭和职业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予以详细解读,[5]使大学生能够借此操作而顺应社会基本要求。

6.关注一个时下道德热点──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意识的发展。这一内容主要是指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掌握和更新的道德法则、原则、理念和规范。它包括“公平竞争、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生活法则、“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6]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全球化生活理念[7],以及进取、尊知[8]、爱国[9]、合作[10]等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在道德意识的发展中通过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与社会、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等关系,成为当前反对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狭隘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的积极同化时代者。

7.学会一个心理调适手段──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道德调适。安排这一内容的原因就在于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社交、结友、恋爱和择业中普遍伴有心理失衡,而作为辅导大学生心理之主力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求新、自信、宽容、自制和务实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就既是辅助大学生克服消极性心理失衡的必要手段,也是牵引其自觉地化心理失衡为心理平衡之新起点的根本方略。

8.收获一个人生思考心得──人才不是人材。出于对大学生将“人才等同于人材”这一错误人生观的矫正,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提醒智商较高的大学生:人才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可以做事,甚至是做“大事”的人,而人材则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乏良好的人际知识和技能,因而是一块可以做事、能做好事的有用之材。人材的行为不仅仅只具有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予以物化的工具价值,而且还在社会道德尤其是科技道德的自觉遵守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美化自我人生的目的价值。所以,时刻拥有一颗“努力学习、奉献社会”的公心,处处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理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正如德育不是万能的一样,上述德育内容的构建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也不是万能的。它所针对的更多的是那种不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操作,期待我们在德育实践中结合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增强德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使高校德育在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失它应有的精神支撑和行为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本文所讲“德育”特指“道德教育”,而非指专业以外集政治、思想、道德、法纪等“两课”内容在内的涵义广泛而模糊的德育。这样界定的目的是避免把德育内涵无限泛化后将专业教育同德育对立起来。

[2][3]社会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328,208.

[4]邓泽球.论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新发展[M].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3):262-268.

[5]夏伟东.解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伦理学研究,2002(1):11-12.

[6][8]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J].当代青年研究,2002(4):8-9.

[7]王大龙.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J].光明日报,1995-11-10.

[9]顾蓓熙.全球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3(3):55-56.

[10]夏伟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