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师范生品德》研究的思考

时间:2022-02-19 09:12:00

导语:评价指标体系《师范生品德》研究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评价指标体系《师范生品德》研究的思考

多年来,师范学校一直比较重视师范生的品德评价问题。因为师范生的品德的水准、质量,不但是关乎他自身,而且关乎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问题。但由于评价研究和操作中的思想、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评价的随意性比较大,系统性、科学性不强,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导向作用不稳定、不明显,甚至“倒向”,当然也难于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对多年研究与实践的利弊得失的总结,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充分注意了“兴利除弊”,构建了适于我校的、比较理想的师范生品德评价体系。

一、构建评价体系中,分解目标采用的方法

目标分解是建立《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分解目标时,综合运用了几种方法。

首先,在一级指标的确立上,我们充分考虑一级指标的全面性,采用了“从列出被评教育客体的属性入手,把对他起作用的全部要素作为项目”,建立起一级指标。就是说,一级指标包含了师范生品德的全部基本要素。我们认为,如果一级指标残缺,那么整个评价体系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科学性。只有一级指标的全面,才能使二、三级指标有所依附,从而有可能保证其科学性。

其次,在二级指标的确定上,我们充分考虑了二级指标的本质性。采用了“从内涵分析入手,抓住被评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把这些属性确定为评价项目”,建立起二级指标。就是说,二级指标的确立,是在抓住一级指标内涵中的本质属性,经过选择而确定的。它应该是在这些本质属性中居于最主要的地位,有“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力的。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基本达到一级指标的要求。

再次,在三级指标的确定上,我们充分考虑了三级指标的概括性和可测性。采用了“从被评教育客体的属性入手,把对他起作用的全部要素列出来”,然后加以适当的概括,建立起三级指标。这里,三级指标不能具体到列出十分具体的言行、表现。因为“十分具体”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操作性,但难以达到“简明”。从另一角度说,它也失去了可操作性,也难以达到二级指标的内容要求。因此,我们认为,确定三级指标,“具体”的“度”要把握好,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要有一定的可测性。

二、构建《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所坚持的基本原则

对师范生的品德评价,它应起的作用是正确引导、强烈激励,而不是被动的管理、消极的制裁。所以它应坚持的最主要的原则应该是导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其次,还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德育目标是制定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依据,离开了这个依据,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科学性要体现在实现这个目标上。围绕这一目标,针对现实和师范生的实际,以寻求最好的“效益”为出发点,科学地确定各项指标。

第三,坚持代表性、简明性原则。指标体系不能把品德行为的所有细节都罗列出来,只能选择、优化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本质的项目,少而精地加以界定,以保证测定实施的可行。

第四,坚持可测性原则。品德的可测性,一般指外在表现能直接观察和测定的。但人的外现行为不是人的品德的唯一表现形式,因为它还有一部分无法显现和显现与实际不相吻合的内容。因此,可测性原则还应包括小部分间接的分析评定。这样才能使测定近乎于科学、准确。

〔《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师范生品德评价他(互)评表》附后〕

四、评价操作的设计

(一)评价显现形式:显现形式为相关联的三种形式

1、量化等级评价;

2、量化后的语言评价(定性评价);

3、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示意图。使用的工具为计算机及相配套的应用软件。

(二)评价的显现形式的简要说明

1、量化等级评价

以“月”为测评的基本时间单位,以学期为终结性评价时间。“月评”每项的权重值的平均分值之和为每生学期分数。

等级确定: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量化后的语言评价(定性评价)

操作的一般方式为:

⑴以二级指标为基本评价语言;

⑵以三级指标为显示个性特点的基本项目;

⑶以一级指标做为评价突出者和差者的评价语言。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

⑴以三级指标为评分的基本项目,同一个二级指标所属的三级指标之和为二级指标的分数;同一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之和为一级指标的分数;

⑵用二级指标作为评价语言标准(加等级语言)。

A、二级指标分数为6分的

5.5分以上为"优"——5分以上为"良"——4分以上为"一般"——4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级指标分数为7分的

6.5分以上为"优"——6分以上为"良"——5分以上为"一般"——5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级指标分数为8分的

7.5分以上为"优"——7分以上为"良"——6分以上为"一般"——6分以下为"不及格";

B、二级指标皆为“优”者,直接用一级指标语言表述;

C、其它情况用二级指标加等级语言表述;

D、三级指标分数少0.5分以上的,要显示三级指标相关的语言.

如:二级指标“政治信仰”里三级指标中“崇尚科学”一项,如获1.5分,而二级指标合成分为5.5分或5分以上,那么等级评语为"较好"。显示三级指标加评语为:“有较明确的政治信仰,但在崇尚科学上,需加强”。

3、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示意图

人的行为特征是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统一。这也是青年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在一学期内,量化等级评价、语言定性评价都难以直观明晰地显示学生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稳定与不稳定性。所以,为更好地分析每个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切实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指导,我们在品德评价显现形式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示意”,具体设计的操作方式为:

⑴以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每月测评分值为基础;

⑵以三级指标为横坐标点,以每项分值为纵坐标点;

⑶每月按分值形成一份个人当月品德形成发展示意图(各月的示意都在同一坐标内,便于比较)

(4)每学期以“量化等级评价”的各项评价分值为基础,在同一坐标内形成一份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示意图。这个示意图就是学期终结性评价示意。

4、评价的主体操作

采用三级评价的方式:

⑴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同班学生互评两类,以三级指标的分值为基础。自我评价的权重为0.25,互评的权重为0.15。

⑵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分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两类。班主任评价以三级指标分值为基础,权重为0.4;任课教师的评价方式与⑶中的第一类相同,但权重为0.1。

⑶管理人员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分为年级德育组及直接管理人员和团组织及其他相关人员两大类。评价都以二级指标为基础,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但除定为“及格”档次外,其余三个档次要附有主要事实依据。年级德育组及直接管理人员评价权重为二级指标分值的0.06,团组织及其他相关人员为0.04。

师范生品德的评价研究,我们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尝试。此次是经过全面总结、认真研究和虚心借鉴兄弟学校的优异之势而成。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是我们构建的品德评价体系的基本过程。至现在为止,我们感到比较满意。但事物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实践中还会发现新的问题,还会有新的内容、新的技术需要研究、需要开发。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拿出让自己、让研究同类问题的专家真正满意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