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时间:2022-07-09 11:08:00

导语: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在教学建议部分又建议“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情感教育和引导。写作应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现在学生作文过多的捏造事实,就事论事,人云亦云,缺乏写作的兴趣,写不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保持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体会,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动之以情: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写作感情

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只有爱一行,才能专一行,写作也一样,如果学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自然写不出感人的篇章。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就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强调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情感的潜移默化作用,现在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一种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写作纯粹是一种应付式或者应试式,并没有多少学生真正对写作产生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激情和兴趣没有激发出来。所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是当务之急。

1.因势利导,激发情感,提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加强,学生生活面和接触面越来越广,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所好各异,但总的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写作如果很好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这很有可能就是一篇动人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绪,抓住引导契机,至关重要。比如在以“喜欢”为话题的写作中,老师先谈自己的喜好,由喜欢的玩具运动、音乐电影、作品作家到抽象的某种精神,学生自有他们的喜好,滔滔不绝的就说了一通,然后再问他们讨厌什么,为什么讨厌,这样对比,思路打开了,情感激活了,学生兴趣来了,洋洋洒洒的自会下笔千言。

2.多种方法,丰富情感,提高觉悟

情感是写作的心理基础。“为情而造文”、“五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写作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如以“石头”为话题的写作中,可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上课带来一块石头,学生的联想就多了,砸在脚上是痛,铺在路上是福,横在路上是祸,《石头记》里是怨,贾平凹的《丑石》是美,然后播放形态各异的石头,放在不同位置的石头,学生自然产生的不同的联想的和感情,文章自然有真实感情言之有物。

3.正确引导,培养美感,提高修养

中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沓而至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因而思想教育在作文情感教学中首当其冲。文章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反映,学生对某事或者某种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就如前面的话题“石头”,有些学生就是觉得他丑,面目可憎,毫无美感,“喜欢”这个话题中,有些学生以拥有绚丽装饰品为荣,以获得异性的青睐为傲,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以审美的情趣欣赏人生,保持平和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正确的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追求高尚的情操,文章才能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二、导之以情:采取多种方式,诱导写作激情

作文重点在于实践,再多再高深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教学现代化的发展为作文教学实施情感教学提供了教学优势。

1.以情激情

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写作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有高涨的热情,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引导中,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演讲,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传导着教师真挚的情感,会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2.以境激情

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载体的激发,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潜力,激发情感的共鸣。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避免捏造事实,千篇一律。上课时采用多种方式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比如春天带学生游公园,激发学生对美景甚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组织学生观赏当地的文化景点,激发学生对文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考;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播放《黄河颂》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讲述社区互助友爱的故事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到自己居住的小区搞活动,激发学生友爱互助的热情。学生有了自身体验和间接的感受,自然有了诉说的欲望,就有真实感情。

3.以社会激情

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培育于真情实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白居易在《策林》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因此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尤其时社会热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针对“北京奥运”、“希望工程”、“打工潮”、“香港巨星的陨落”、“中国足球的失落”、“亚洲飞人刘翔”等热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曾把“希望工程”和顺德的义工组织联系起来讨论,学生有一些参加过义工活动,体会到义务助人的自豪感,讲述起来颇有感染力,学生自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写出来的文章少了以前的矫揉造作。

三、评之以情:搭建情感舞台,展现创作才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满怀激情精心营造一篇文章之后,自然希望得到肯定,这时候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肯定,能够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

1.赏识性评讲,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中传导的语言、行为和个性、情感等信息进行处理后,做出的一定的评价和指导。不管学生这篇习作质量如何,总有他自己觉得得意的地方,老师如果恰当地点出,适当加以鼓励,学生自然觉得受到老师的赏析和鼓励。所以在评语中,以鼓励为主,以商榷为辅。

2.互助性点评,鼓励学生取长补短

一般来说,学生的鉴赏水平要比写作水平要高一些,首先肯定他们的鉴赏能力,给以他们评改的信心,然后在引导学生掌握评判的标准,也就着“欣赏为主,商榷为辅”的原则,学生在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同时,也期待着自己被人家肯定,这样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就能保持对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3.共享性展示,提供作品发表舞台

学生能对写作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感情,总得有点成就感的激励和期待。提供发表的园地、举行多样的展示活动更能直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比如评讲课上朗诵优秀作文,黑板报上刊登优秀作品,利用班级的刊物《二楼风景》发表优秀诗文和日记,利用学校网络建立班级作品展,举行班级作文竞赛,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在文学网站上投稿或建立自己的专栏,有几个学生就在顺德的青青草文学网站建立了自己的专栏,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不同的园地出现,获得名种嘉奖,自然有种成就感和信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挖掘,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真实的体验表达出来,文章才能言之有物,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