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22-06-19 10:01:00
导语: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之道,德育为首。多年来,我校特别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以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特别是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根本,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严管厚爱,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拓宽德育渠道,更新德育手段,丰富德育内容,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从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校风、学风得到了根本性好转。良好的校风、学风不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一、超前认识,更新育人理念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我们认为作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德治校,充分发挥德育在育人中的灵魂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确立了“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立身先立行”的德育工作理念。为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们注重将德育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及日常生活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运动”、“学会休息”、“学会睡觉”、“学会做事”、“学会吃饭”等育人警语在校园内随处可见。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法制教育为手段,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己、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确在学校“学做人、学知识、学本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的领导、教师每学期都要向社会、家长、学生做出承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有教师代表结合近期工作向学生做出郑重承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强调“低下头来和学生谈话,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建立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真正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先进育人思想。
前几年,一部分学生养成了一些恶习,说脏话、写脏字、打架斗殴、逃学旷课……教学秩序极其混乱。当时的学校领导受个别家长的要挟,不得不把学生分成快慢班。为了还给学生自尊与自信,学校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分快慢班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快班的学生只有优越感,缺乏进取意识,慢班的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快班不快,慢班更慢。学校领导班子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教师会,反复论证分快慢班的危害,在个别领导班子成员保留意见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将已经分了快慢班的年级重新分班。这样,原来被歧视的学生重新找回了自尊,找回了自信。
二、健全机构,严肃育人制度
落实德育优先发展战略,需要建立一支素质较好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决策和实施。我校自上而下设立机构,逐级负责,进行链条式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副书记——政教处——团总支(少先大队)——年级组——班主任一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为了确保德育工作有实效性的开展,我校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即班主任工作量化评分制度;班风建设“流动红旗”评分制度;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年部主任和班主任例会制度;名师评聘及师徒传代制度;舍务管理制度等。
学校在健全德育领导机构完善德育工作制度的同时,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师生随意出校门要履行请假手续。师生在校时间穿校服、戴校徽,发现没按学校要求做按制度处理。大型活动、集会每个人都要准备一个小塑料袋,班级准备一个大编织袋,确保活动结束后无一杂物。各班的卫生承包区利用课间全天候有人管理,发现个别人乱扔杂物按制度办事。
舍务教师高度负责任,掌握学生生活规律半夜按规律叫醒有尿床习惯的小学生上厕所。就寝前按时清点人数,发现学生夜不归宿,立即组织去街里的网吧寻找。曾经有几次舍务老师找学生一直找到下半夜两点才把学生找回。学生在食堂用餐,每桌10人,由桌长分菜,然后同时用餐,在不浪费粮食的基础上,可以随便吃饭,吃饱为止。住宿生的早操口号阵阵、训练有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间操队列整齐、步调一致,每天的课间操1500余名同学伴随着雄壮的人民解放军“一、二、三、四歌”进行曲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踏着“米”字型的队列行进,气势庞大、宏伟壮观,仿佛是在接受运动会主席团的检阅。
三、学科渗透,拓宽育人渠道
1、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都恰如其分地渗透了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保护环境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做到了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如六年级结合思品课的有关内容,开展“学做小当家”活动,培养了学生勤俭持家的好习惯;七年级语文老师让学生把“皇帝的新装”编写成课本剧,让学生在惟妙惟肖的表演过程中去理解课文的深刻寓意,从而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八年级的“模拟法庭”,教师根据教材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编写案例,同时联系法院,让学生去观摩案例开庭的全部过程,然后邀请法官做法律顾问。经学生认真准备,在模拟法庭中,从开庭到宣判,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教师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要求,对学生进行了指点,演绎了一场“真实”的庭审。学生也从中学到了许多课本没有学到的知识。学校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贯穿在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中。
2、结合依法治校,开展“五自”、“四主”的思想教育活动。
“五自”即自学工程、自理工程、自护工程、自强工程、自律工程。自学工程是指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自理工程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与学校的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学校的主人。自护工程指结合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课,培养学生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及防病、禁毒掌握自救本领。自强工程是指通过运动会、越野赛、军训等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格。自律工程就是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校一日常规三字经》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对照学习的内容找差距,规范自己的行为。“四主”是指形成“礼貌为主”的行为规范;倡导“诚信为主”的交友准则;强化“勤俭为主”的生活习惯;弘扬“进取为主”的创新精神。
3、结合学“洋思”,开展差生转化及互帮互助活动。
差生转化工作既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我们在开展差生转化工作时,采用“两轮驱动”的方法。
一是采用教师“承包”制;学校对差生制定了帮教措施,每个差生都有具体教师或学校领导负责,校级领导专门承包犯错误严重或屡教屡犯的学生。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念,承包人还定期家访,和家长沟通,共同研讨并承担转化差生工作。我校自开展学习“洋思”以来,全体老师不挑剔学生,不选择学生。在“每个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念下,许多差生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热情帮助下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九年级邓某同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差生,班主任在转化她时,坚持从正面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了解情况,谈话交流,放大优点,发挥特长的方法,对这名同学进行了春风化雨般教育。现在,这位同学已经逐步转化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是让优秀学生与差生结对子,即“兵教兵”,“兵教兵”是我校开展学“洋思”以来帮教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在一帮一的过程中,结对子的同学不仅要从物质上、学习上,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上进行帮助。每个班级按以好带差排座位,墙上有三人一组的小擂台竞赛表格,每个小组时刻牢记“我们要一起进步!”通过这种“兵教兵”、“手拉手”的方式,许多同学的不良行为大有好转。五年三班的刘某,原来上课说话骂人,下课抽烟打架,经常旷课迟到,家长、老师都束手无策。班级的学习委员主动与他结对子,他俩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在学习委员的带动和帮助下,该同学彻底地变了样:运动场上有他顽强矫健的身影,双休日主动为班级写板报,看到别的同学打架,他就主动上前制止劝解。在“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中,他表现尤为突出,捐出全部压岁钱。在班会上,他动情演说自己进步的感受,教育了很多学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老师的耐心说教下,在“兵教兵”的帮助下,一个又一个的差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化。
4、结合新课改,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这就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活动更具实践性,实现学生言与行的统一。在活动中,同学们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实地调查,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开展了“学生零用钱的调查与反思”、“学校周围环境垃圾的调查处理”、“不良生活习惯与健康”、“走近家乡名人”、“以礼待人”、“《红楼梦》金陵词、曲与人物命运”等课题的研究。增强了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开展对家乡的名人的调查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大量的家乡名人,采访家乡名人并和家乡名人对话,更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的热情,人人争做未来的家乡名人。
四、营造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暗示着良好的道德规范,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学校创设积极的具有正面效应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注重校园设施建设,创设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
几年来,我校在教育局及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精致的门卫房,宽大壮观的铁艺大门,美观漂亮的铁栅栏,寓意深刻的“双腾飞”汉白玉雕塑,硬化了篮球、排球运动场,铺设了环型水泥甬路,栽种了花草、树木、修建了永久性花坛,达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园林式的校园。这样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正在兴建的高标准的宿舍楼即将竣工投入使用。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电教室等设备达标、超前,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校在整治校园环境,营造德育氛围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画廊等工具进行德育工作宣传。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育人。每学期初,政教处都组织班主任、美术老师、团总支书记、大队辅导员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专题研讨,整体构思,想方设法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性、时代性和育人功能。现在,中小学教学楼内有二百余幅师生作品,剪纸、绘画、书法、雕刻、粘贴等。每幅作品都浸透着师生的心血,作品构思巧妙,栩栩如生。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
3、注重德育基地建设,强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
我校建立了以敬老院、食用菌厂、蔬菜大棚等为主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利用这些基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培养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水准都有了很大提高。
五、寓教于乐,丰富育人活动
1、重大节日、纪念日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利契机。每年的3月5日,结合“学雷锋、树新风”开展送温暖活动。清明节,开展“踏烈士足迹、实现远大理想”活动;“七一”开展《幸福在哪里》主题团会、《知党、爱党、跟党走》少队活动;“十一”开展的《辉煌的55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等。其次坚持办好每周一升国旗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具有实效性。再次还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队会,深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增添富有时代气息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教育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校、家庭、社会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强大阵营。
为了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每学期,我们都定期召开家长会,一方面由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给家长讲解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理念,给家长观看《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光盘,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效率。另一方面,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共同研讨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还经常聘请关工委的老干部到学校为家长讲课,使家长明确了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事,也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家长的支持。为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学校通过定期聘请法制辅导员做法制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火知识的专题报告,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交通安全、防火防盗意识。此外,学校还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青春的奥秘》、《人际同心圆》等光盘。校长亲自为全校学生做安全教育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知识讲座。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杜绝违法犯罪在学校滋生蔓延。
3、正确的导向是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
21世纪是计算机的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入人心,上网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但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交往具有隐匿性,而中小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比较差。加上上网的目的不明确,往往沉溺于网上不能自拔,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或做出有损学生、家庭和社会的事情。我校虽在农村,但网络的吸引力仍比较大。过去许多学生沉迷于网吧,影响了学习,家长反映强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全体教师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上网,带着任务上机、上网,把沉溺于虚拟世界或游戏聊天的时间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和探究上。我们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几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德育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克服缺点,努力把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 上一篇:民宗局副职领导半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一个面试考官眼中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