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时间:2022-06-05 09:22:11

导语: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发展是安国之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是高校绩效衡量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如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文章以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为出发点,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能力培养;就业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74万人,其增量、增幅均是近年之最。2020年,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共同组织召开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要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健全部门衔接、资源共享、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将更多优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资源向校内延伸。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一定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顺利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从社会地位上来看,高等教育已日益凸显;在教育层次上看,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随着此后连续数年招生政策的变化,2020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已达2000年的八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业问题。这一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万千家庭,关系着国家稳定,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在1909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指个体拥有和持续保持工作的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数是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绩效衡量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和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索与分析。在2002年首次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取的从事社会工作的综合能力,涵盖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范畴[1]。其中,基础能力是前提,专业能力是关键,差异能力是核心。培养大学生就业素质能力,尤其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综合能力与素质突出的应用型人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难题的根本方法[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学校来说可以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品牌效应与价值,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学生而言,提高就业能力,是顺利就业的关键;对国家来说也是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3]。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研究

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研究状况,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专业背景、专业技能缺口

首先,随着全球步入经济大发展的年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应用,带来的是部分热门专业需求旺盛,传统的学科则表现冷淡,专业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这种现象必然导致部分专业学生出现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由高中时代具有升学压力的学习状态转变成大学时代自主学习状态,这种压力状态的转变也让部分学生不再追求好成绩,将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化作唯一目的—应付考试,这种学习动机迟早要面临就业能力不足的后果[4]。

(二)专业信念、职业素养缺失

职业素养是职业者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大学生迟早要步入社会,成为一名职业者。但部分学生由于对职业认知不足,进而导致其职业意识淡薄。一部分学生在报考专业的选择上缺乏专业情感,自我定位不明确,缺乏对报考专业以及未来职业的兴趣和情怀。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在面对择业时仍处于“懵懂”状态,对择业目标、方向和岗位完全不予理会。例如,有人因虚荣心驱使盲目攀比追求大城市和“上档次”的岗位,认为“高工资、待遇好”就是好工作的唯一标准;有的人迫于生活压力想要尽快解决就业问题、提早挣工资,致使招聘会上未经深思熟虑随意递简历,随便谋求面试机会,盲目追求,对工作毫无热情和责任感。

(三)综合素质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高素质综合化复合型人才是社会需求主要群体。高校要适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适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广泛、实践运用能力强、素质全面的科学创新人才。对于学生而言,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同时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现在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新的工作目标,但培养成效并未真正形成,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任何一方面能力的欠缺都会直接导致就业能力的下降[5]。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不仅关系大学生的个人问题,也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发展前景。所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全社会综合努力的结果。

(一)科学的就业观念培养

目前,高校基本上都已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但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培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没有相关教育背景,一般由辅导员代授。所以建议高校就业部门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对授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完善教学大纲,更新数据资料,掌握最新资讯。对该课程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管理,对授课内容进行专业化指导。通过该课程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我定位等进行专业指导,充分进行自我剖析,面临就业选择时有能力制定职业目标,并找到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式和路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并知晓职业的任职要求,在校期间可以根据自身素质的优劣,进行有针对性对自身能力进行挖掘,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奠定良好基础,也为大学生确定个人的人生发展方向和规划提供良好帮助,源源不断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动力。

(二)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众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给我们的启示是高校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将近50%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当前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思维开发为一体的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开放式的思维开发和技能培训,以及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培训与提高[6]。高校应根据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专业及课程设置,例如开设通识课程,增多不同门类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道:“健康,不光是指身体健康,现在学生学业压力大、就业压力大,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目前,各大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素质,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不仅对大学生的择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他们适应工作和融入社会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首先,应加强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形成课程体系建设完备、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培养目标明确的课程建设团队,以专业的理论指导教育引导学生;其次,丰富校园实践活动,让活动成为学生思想交流和能力锻炼的平台,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社团活动使学生养成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人才需求来看,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用人单位通过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和个人实际的工作能力作出判断。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校和学生本人做出努力,也需要社会为在校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实践的机会。用人单位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无薪实习岗位,这样既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让在校生提早参与实习活动,提前适应社会,使其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性强的专门人才,在实践中实现成长进步,这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策略。

参考文献:

[1]姚二军,李凤英.新时代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6):185-186.

[2]周建伟.利用校友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4):72-73.

[3]尉民.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J].智库时代,2019(03):65+67.

[4]张璐斯.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人文之友,2020(01):88.

[5]李劲.高校培养方式的改革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知识文库,2020(07):3+5.

[6]解方文.高校培养方式的改革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6):144-145.

作者: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