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毕业焦虑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3-31 08:23:23
导语:硕士研究生毕业焦虑影响因素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5名硕士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利用质性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个人因素、毕业因素、就业因素、专业因素、发展因素、人际因素是硕士研究生焦虑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构建了硕士研究生毕业焦虑心理影响因素模型,为进一步探究硕士毕业生心理健康以及研究生培养管理提供支持。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毕业焦虑;影响因素;扎根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技能要求、综合素质等要求不断提高,面对毕业的各种未知因素以及各方面的压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都面临着毕业焦虑的困扰。黄希庭、郑涌(1999)[1]等在一项调查中对全国528名大学生进行了SCL-90测查,最终结果显示,低年级同学在焦虑项上的心理障碍检测率明显低于高年级。蒋春雷[2]分别在2006年3月、2007年3月、2008年12月,连续三年对大学生毕业期间的焦虑情绪进行了调查测试,结果显示,2006年至2008年毕业生焦虑情绪的占比分别为25.9%、37.3%和49.8%,毕业生心理焦虑的情况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毕业生心理焦虑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目前已经成为毕业生最严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研究方法于1976年由著名社会学家BarneyGlaser和AnselmStrauss提出,这种方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3]。研究者深入情景通过实际观察和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资料文本进行数据比对,从数据资料中提炼相关概念和范畴,寻找出能够反映某种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4]。考虑到本研究的内容具有“情境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故选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来探究硕士生焦虑心理的实际状况及影响因素。(二)研究对象。根据专家的建议,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硕士毕业生作为访谈对象,选择对象为硕士应届毕业生。通过便利抽样与标准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上海某高校35名硕士毕业生作为访谈样本。样本编号按照受访时间先后排列,分别从01到30(研究预留5个的采集样本用于饱和度检验)。(三)研究工具。1.访谈提纲。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访谈样本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请被访谈或被调研的同学尽量多地说出或写出在毕业期间经常使他们感到烦恼、担心、忧虑不安的主观问题或客观事件。我们对每一个受访者进行40-60分钟的访谈,访谈地点确定在相对独立且不受外界干扰的房间内,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资料结合文字笔记整理成文稿。2.分析工具。NVivo是一款被广泛运用的定性分析软件,NVivo能够对非数值型或非结构型的数据文本进行组织和分析。本研究将规范化处理后的word文档导入NVivo11软件中,采取开放式编码(opencoding)的形式对访谈样本内容贴标签。(四)数据收集。访谈结束后,对访谈的音频内容进行文本资料转化,最终形成原始文本达20万字。35个受访样本量中,30个受访样本的有效访谈内容被用来进行开放式编码,剩余5个受访样本的资料被用来检验理论饱和度。
三、数据分析
(一)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研究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揉碎”和“整合”的过程。本研究尽可能保持开放性,使形成的概念最大程度地反映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开放式编码就是把样本数据不断地缩小范围,总结概括,把内容概念化、范畴化。经过多次整理分析后最终确定出就业形势、就业意向、就业信息、单位要求、地域问题、职业发展、毕业氛围、专业情况、专业需求、专业技能、论文进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期望、父母观点、家庭支持、个人期望、个人能力、个人性格、个人感情、个人规划、自我认知共22个范畴。(二)主轴编码。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的基础上进行更加聚类的分析,从而形成更大的类属,进而探究各个类属之间的关系。从本文研究的经验资料和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编码,把开放式编码形成的23个范畴,进一步归纳概括为6大类关系(6个主范畴)。各主范畴的内在关系见表1。(三)核心编码。核心编码是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对主轴编码归纳发现的概念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将前期分析归纳的数据放在同一个理论体系中,从而使数据编码获得的众多概念和范畴能够呈现出较为清晰的逻辑结构。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个人因素、毕业因素、就业因素、专业因素、发展因素、人际因素6个影响因素是硕士研究生焦虑心理的直接影响因素,它们各自关联着其他若干因素,共同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状态。(四)理论饱和度检验。本研究对实现预留的5个受访样本数据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对这5个人样本数据采取同样的三级编码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并,没有出现新的范畴且与之前构建的模型中的范畴一致。因此,本研究认为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得到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焦虑心理影响因素”在理论上达到了饱和。
四、研究结果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从访谈资料的众多概念中整理出22个基本范畴,进而凝练出12个副范畴(性格特点、能力品质、就业局势、就业意向、专业价值、知识运用、毕业条件、导师指导、社会资源、职业发展、亲朋关系、婚恋情况)和6个核心范畴个人因素、毕业因素、就业因素、专业因素、发展因素、人际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硕士毕业生焦虑心理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一)个人因素方面。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是硕士毕业生产生毕业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前文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期间对自我的能力评估不足,出现过于胆怯认为自己能力性格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就业心理预期过高两个极端情况。妄自菲薄或者期望过高而自身能力又达不到要求时,毕业生就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二)就业因素方面。高校不断扩招,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需要到人才市场自主就业,毕业生增多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加之学生自己本身对学校辅导、指导工作并不重视,许多学生在毕业期间职业规划、就业选择等诸多问题上迷茫、困惑。(三)专业因素方面。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学术理念的培养,实践活动并没有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同步,培养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偏低,自主性较差。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缺少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跨学科的、实践性的培养环节,专业不能为毕业生未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是硕士毕业生产生毕业焦虑的重要原因。(四)毕业因素方面。许多同学在繁忙的毕业季面对实习、就业、毕业等一系列事情显得手忙脚乱,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由于科研能力不足,导致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遇到瓶颈或者在毕业期间与导师沟通不顺畅。这些问题都使得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遇到很多写作问题和情感障碍,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五)发展因素方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将进入新的人生阶段,除了勤奋、能力之外,丰富的社会资源、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决定了毕业生未来人生的走向。有调查显示,城市、家庭是否能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的社会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毕业焦虑情绪的程度。不可否认,良好的家庭背景、社会资源会大大减轻学生迷茫不安的焦虑情绪。(六)人际因素方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增强内心幸福感,保持个性健康,减少心理疾病。硕士研究生毕业期间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身边的不确定因素骤然增多,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与身边人的相处模式会在高压之下变得微妙,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从而使得整个人处在焦虑状态。
五、结论
硕士毕业生产生的焦虑情绪,是社会转型、社会评价标准、社会人才需求、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减少硕士研究生毕业焦虑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个人调试能力;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改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竞争力;提升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完善导师指导方式;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环境,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平衡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兰.大学生气质性乐观、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吕文璇.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的实务探索[D].郑州:郑州大学,2017.
[3]李晓凤.质性研究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
[5]王宏,余建红,李雷雷,许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062-2065+2072.
[6]翟立武,代永霞,崔瑛.大学生焦虑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7981-7983+7987.
[7]杨玉森.大学生焦虑问题成因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51-53
作者:回胜男 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 上一篇: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 下一篇:新课改下中学数学作业批改策略